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人们总结了几个“二次”法施工工艺。1.二次投料法传统的投料法是将砂、石、水泥、水和外加剂一次倒进搅拌机内,干水泥颗粒被砂石夹裹着,水泥不易均匀散开,遇水后,部分水泥结成小团粒,无法充分水化。二次投料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简易的方法是预拌水泥砂浆法,即先将砂、水泥、水和外加剂倒进搅  相似文献   

2.
砼二次投料搅拌工艺目前主要有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净浆裹石法、净浆裹砂石法等几种,这几种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砼强度、改善砼性能,并可节约水泥。与常规搅拌工艺相比,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只需改变一下投料顺序,操作仍很简便,也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因此在实际中推广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公司从1985年5月开始,选取二次投料搅拌工艺中较适合于现场搅拌的裹砂石法,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外混凝土工程界都在致力于混凝土搅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如,七十年代末由日本首先研究和开发的水泥裹砂法,预拌水泥净浆法及预拌水泥砂浆法;丹麦所采用的水泥净浆法;我国的二次投料法,改进裹砂法及净浆裹石法等等。这些混凝土新工艺,同我国长期沿用的工艺相比,均能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是,这些新工艺的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混凝土二次搅拌工艺的优势,针对双螺旋轴搅拌机的一次投料法、先拌水泥砂浆法、水泥裹砂法的搅拌工艺,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混凝土搅拌工艺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5.
砼二次投料法(这里指裹砂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工艺,操作简便,不需要增加什么投资,只需改变一下传统的投料方法,就能获得提高砼强度和节约水泥的明显效果,弥补了常规拌合料的不足。裹砂法的投料顺序如下。先将全部砂子和20~30%水泥重量的水加入搅拌机内搅拌10~15s,砂子表面达到充分滑润,然后投放水泥搅拌15~35s,使砂子颗粒表面粘有水泥,形成一个水泥外壳,接着将全部石子、剩余的水、附加剂一起加进去,再搅拌35~45s;糊化搅拌后即可出料。  相似文献   

6.
<正> 沈阳市第一建筑公司对预拌水泥砂浆二次投料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在实际工程中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这项工艺是先将砂、水泥和水一次投入搅拌机内,经过一分钟左右搅拌后,再加入粗骨料进行搅拌,制成混凝土。试验表明,采用预拌水泥砂浆二次投料法,可节约水泥用量15%左右,比不减少水泥用量的常规搅拌法,能提高强度  相似文献   

7.
干硬性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硬性砼同塑性砼一样,在制品生产中的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使砼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保证制品质量,几年来,我们在搅拌砼质量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干硬性砼质量能不能提高,搅拌工艺起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改用二次投料法,提高混凝土质量目前有不少单位,一直沿用一次投料法,该法不适应现行工艺的要求,阻碍着砼质量的提高。如改用二次投料(裹砂法),砼各项指标将有大幅度提高。现将几家圆孔板生产厂的对比试验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搅拌二次投料法,也称先拌水泥浆法,或水泥裹砂法。即制备混凝土时水泥和水首先进行充分搅拌制成水泥净浆;或水泥、砂子、水首先进行搅拌,制成水泥砂浆,然后在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中投入石子,再进行搅拌。这种搅拌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二次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针对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粗细骨料全造壳法等二次搅拌工艺,研究了不同工艺流程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匀质性、抗压强度指标及功率消耗,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在对不同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普遍使用的双卧轴搅拌机的点,提出了提高搅拌速度的等速二次投料搅拌方案.结果表明:这种二次搅拌工艺较传统搅拌工艺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效率,改善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二次投料新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大都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或专用设备(如日本的水泥裹砂法设有专用的砂表面水量调节器),很少有研究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投料工艺的。我们的试验表明,二次投料工艺亦适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常规的一次投料工艺是将砂、石、水泥先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们在西安市公安五处住宅营业楼工地对现浇混凝土圈梁抗震柱试用二次投料法,取得了一些初步效果。制备混凝土的二次投料法,也叫水泥裹砂法。所谓混凝土二次投料,是在不改变水灰比的情况下,先将水、水泥和砂子进行充分搅拌,使水泥充分水化,然后再投入石子进行充分搅拌。我们通常采用的一次投料法(简称常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二次搅拌法在国外称作水泥裹砂法(又叫造壳法)。它是通过改变投料程序使水泥颗粒充分分散,加速水化作用,改善混凝土性能。此法在国内(特别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厂采用二次搅拌拌制混凝土,主要是用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我厂的产品是预应力钢弦混凝土轨忱。轨枕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500号,水泥为本厂自产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我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及粗细骨料全造壳法等二次搅拌工艺所具有的不同工艺流程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影响,测试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匀质性、抗压强度指标,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较传统搅拌工艺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效率,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及粗细骨料全造壳法等二次搅拌工艺所具有的不同工艺流程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影响,测试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匀质性、抗压强度指标,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较传统搅拌工艺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和效率,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搅拌二次投料新工艺,首先在日本试验成功,称灰裹砂(SEC)法,又称造壳法。该法采用砂子水分调节机,先把砂子的含水率控制在一定数值,然后掺入水泥进行预搅拌,形成以砂子为核心、水泥为外壳的颗粒,最后加入粗骨料与水,搅拌成混凝土。 SEC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混凝土二次投料法,能提高路面混凝土强度12%以上,其中裹砂石法应用效果较好,在混凝土等强度质量前提下,可节约水泥10%。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内外混凝土工程界都在致力于制备混凝土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它涉及到搅拌方法的改善,搅拌装置的开发,外加剂的开发,以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等等。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一些新工艺。比如,水泥裹砂法(Sand Enveloped With Cement,简称SEC),复式搅拌系统(dual mixing system)(其中包括预拌水泥净浆法和预拌水泥砂浆法),无叶片搅拌机(商品  相似文献   

18.
1序生产混凝土采用的二次投料法是在传统的一次投料法基础上将投料顺序,搅拌方式上变动而形成的。其最根本的优点在于采用此办法生产混凝土克服了水泥浆难以把砂石完全均匀包裹的缺陷。从而达到增加混凝土强度或是节约水泥的目的。2工艺流程及原理2·1图1工二艺次流投程料法生产混凝土工艺流程图2·2生产原理砂和水泥干拌散开后均匀分布,加入水时细骨料中的空气排出,水泥附包裹在砂的表面,形成软水泥浆壳,经拌合形成均匀水泥砂浆;再加入余下水、粗骨料时水泥砂浆对粗骨料包裹更容易和均匀;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一次投料法粗骨料界面薄厚不均的环…  相似文献   

19.
造壳混凝土是一种新的搅拌工艺,其主要是利用分次投料方法。目前我国在试验方面有十多种不同投料程序,在工艺理论研究方面,普遍认为分次投料搅拌工艺的增强效果对于先拌净浆法或先拌砂浆法来说是对水泥粒子的分散作用;而对裹砂石法,则主要是改变集料与本体相之间界面的物理结构,改变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孔径分布。现在国内混凝土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在提高强度、节约水泥及其它性能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国内外对于混凝土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已有大量的研究。我国许多研究混凝土技术的专家、学者在日本S.E.C混凝土技术的启示下,提出了诸如“裹砂法”、裹石法”、“裹砂石法”、“净浆裹石法”等等新搅拌方法,有的已应用于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不管哪一种方法,只要能达到造壳作用,并且有利于水泥的分散,那么均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要真正地做好在骨料表面的造壳过程,却要注意一些问题。我们在室内进行了“传统工艺法”(以下称A法) 及“先拌水泥浆法”的对比试验。而“先拌水泥浆法”又分为“砂不经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