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水合醋酸钠用作蓄热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蓄热材料的蓄热原理和组成,以及作者所研制蓄热材料的配比。  相似文献   

2.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研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贵银  李辉 《现代化工》2003,23(12):30-31
制备了一种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蓄热材料是由两种相变材料(硬脂酸和石蜡油)组成,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其复合在固态支撑材料中,通过实验分析了所研制的蓄热材料的相变点、相变热、热稳定性及微相结构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蓄热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复合蓄热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KAl(SO4)2·12H2O为相变材料,以多孔陶瓷为基体,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此复合相变材料结合了潜热蓄热材料与显热蓄热材料的优点,并克服了无机盐相变材料相变过程无定型的缺点及陶瓷蓄热显热小的缺点。将自制的复合蓄热材料实际应用于咖啡壶加热设备中,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蓄热材料后的咖啡壶每小时节能率达38.8%。  相似文献   

4.
陈灿文  程军  胡芬飞 《广州化工》2011,39(14):15-17
综述了蓄热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其应用,并重点介绍了蓄热材料在热泵中的应用、蓄热型热泵的工作原理、蓄热式热泵特点以及一种典型的相变材料——石蜡在蓄热型热泵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蓄热材料在纺织工业、航天领域、建筑工业、空调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组合相变材料强化固液相变传热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清相机和红外热像技术,对组合相变材料融化-凝固循环过程与传热特性开展了可视化实验研究。以填充三种石蜡的相变蓄热腔体为研究对象,追踪了腔体内固液相界面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相变材料布置顺序对蓄热腔体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组合相变材料蓄热腔体的相变行为及强化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材料应靠近加热壁面布置;组合相变材料蓄热腔体存在多个固液相界面现象,不同相变材料可同时融化/凝固;与单一相变材料相比,组合相变材料的应用改善了蓄热腔体各单元相变速率的均匀性,提高了平均相变速率;组合相变材料虽然降低了蓄热腔体的显热蓄热量,但减小了温度变化速率,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并显著增加了潜热蓄热量,有效提高了相变蓄热腔体的总蓄热量。  相似文献   

6.
王永军  王胜林 《河南化工》2010,27(23):33-35
研究利用熔融盐Na2SO4的高潜热和陶瓷材料MgO的耐腐蚀等特性,采用粉末烧结工艺制备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对制备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化学热力学分析、SEM-EDS、TG-DTA检测,对所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兼备了固相显热蓄热材料和相变蓄热材料两者的长处,具备了快速蓄热、快速放热及蓄热密度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蓄热材料发展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玲  叶红卫 《兰化科技》1998,16(3):168-171
综述了蓄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介绍了蓄热材料的分类、性能及新型蓄热材料。  相似文献   

8.
尹少武  韩嘉维  石永乐  童莉葛  王立 《化工进展》2020,39(12):5161-5169
搭建了低谷电蓄能蒸汽发生换热测试系统,采用数据记录仪、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等仪器检测了刚玉球等非相变固体蓄热材料的热物性。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粉煤灰、氧化镁、刚玉砂、刚玉球等材料的蓄放热特性。分析了蓄热材料种类和粒径大小对蓄放热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材料的蓄热密度和综合换热系数等关键参数。结合FLUENT非稳态模拟方法,模拟了蓄热体在不同材料粒径下的蓄热和放热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刚玉球能够提供充足连续的热量,可以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热材料进行应用;随着刚玉砂粒径的增大,其蓄热密度和综合换热系数会增大,有效放热时间也会延长。  相似文献   

9.
以三水醋酸钠为储热相变材料,添加成核剂和增稠剂,设计搭建二次换热式相变蓄热系统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变材料填充率、水的体积流率对相变蓄热水箱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蓄热时,二次换热式相变蓄热水箱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相变材料升温速率与换热流体(HTF)升温度率基本保持一致。取热时,尽管添加的相变材料能够蓄存更多的热量,但相变蓄热袋占用了水箱的空间,影响水箱内换热流体对流传热。因此添加相变蓄热袋会影响蓄热水箱放热速率。与不填充相变材料的蓄热水箱对比,相变蓄热水箱取热量变小,取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地分析了各类蓄热材料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各类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对现在比较热门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无机吸附材料(碳质类、矿物类和金属氧化类)、高分子吸附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吸附材料(有机/有机型、有机/无机型和无机/无机型)为代表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结构特征和吸附性能。重点介绍了离子选择性吸附材料(螯合型吸附材料和离子印迹型吸附材料)和可降解生物质基离子吸附材料(纤维素、壳聚糖、木质素和农林废弃物)等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效应与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部分物理效应和基于这些效应而开发的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智能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铁电材料、铁磁性材料、压电材料、压敏材料、超低声衰减材料、微波介质材料及电磁屏蔽材料等。同时也介绍了这些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发展的两大议题。海洋资源丰富,蕴含结构多样、性质丰富的生物质材料、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新型海洋材料,如海洋生物质材料、衍生碳功能材料和海洋矿物材料等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评述。海洋生物质材料自然界储量丰富、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储能体系的黏结剂等功能组分;海洋生物质碳化材料富含丰富的孔隙结构,作为先进电极显示出优异的应用潜力;海底矿物材料被作为电极材料和模板材料应用于储能体系中,海底矿物的开采是其未来应用的重要技术保障。对新型海洋材料的类型以及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形式做了总结,并对海洋与能源的交叉发展做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新型海洋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材料在红外隐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红外隐身材料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单一型隐身材料、涂层型隐身材料中的树脂和填料、柔性隐身材料、手征隐身材料、多层隐身材料及纳米隐身材料等进行了讨论,并对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高功率微波窗口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高功率微波窗口材料的特性,叙述了这几种窗口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并且为了满足高功率微波窗口材料的需求对新型介质窗材料进行了探索。最后展望了微波窗口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materials and stacks have been reviewed main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aterials chemistry associated with stack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SOFCs are described to clarify the materials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and the technology that needs to be develop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nventional SOFC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with the emphasis put on the materials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respective materials. Then the materials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tack development are described for tubular stacks and for planar stacks with oxide interconnect and with metal interconnect. Finally, new materials, design and processing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new applications of SOFCs.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fact that these are new challenges and therefore a more fundamental strategy for materials and stack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mainly for convention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纳米吸波材料的特性及吸波原理,介绍了纳米铁氧体吸波材料、纳米金属吸波材料、纳米陶瓷吸波材料、纳米导电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指出了纳米复合吸波材料是未来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环境材料与传统矿物材料及新矿物材料之间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传统矿物材料环境协调性改性及新矿物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徐丰辰  李洪林  刘福 《粘接》2012,(9):58-61
在轿车的NVH工程上,用于自由层阻尼结构的主要选材有2类,即阻尼材料和补强材料,本文探讨了阻尼材料、补强材料的区别和工程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多孔吸附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氢存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多孔吸附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对碳基多孔材料、纳米管材料、多孔矿物材料和金属有机物多孔材料在锗氢中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多孔吸附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