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胡莹  刘珺 《包装工程》2021,42(12):215-222
目的 以垃圾分类图标为研究对象,以图标风格、图文呈现形式和年龄为变量,探讨其对城市居民的视觉搜索效率和图标可读性、易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复测量实验,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眼动客观测量和量表主观测量,验证图标风格、图文呈现形式和年龄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结论 图标风格、图文呈现形式和年龄分别显著影响用户的视觉搜索效率.年龄和图标风格对于视觉搜索效率存在部分交互作用,老年人对于拟物图标的视觉搜索效率较高,而年轻人对于扁平图标的视觉搜索效率最高.图标风格、图文呈现形式和年龄分别显著影响用户对于图标的可读性与易读性评价.年龄和图标风格存在交互作用,老年人对于拟物图标的评价较高,而年轻用户对于扁平图标的评价较高.拟物图标更加符合老年人的认知,能提高其垃圾分类的效率;扁平图标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认知.另外,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图和图文两种形式的图标,行为表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宁  王倩颖 《包装工程》2022,43(6):103-109, 133
目的 现有图标语义与设计元素之间通常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导致老年用户在辨识图标语义时常因心智能力不足而遇到困难,需要平衡老年用户图标辨识能力与产品施加给用户的挑战之间的关系,并搭建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方法 前期以心流理论和能力需求匹配梯度模型为基础,将家电图标按照认知方式进行分类收集。后期进行老年语义认知能力评估测试,具体阐述用户能力与图标认知效率的联系。结果 建立老年认知能力需求匹配梯度,通过洗衣机“手洗模式”图标设计,对该梯度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论 在设计多样性的要求下,在图标设计时可优先选择能力余裕范围,适度选择能力适配范围,避免选择用户能力不足范围,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的设计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永锋  姜晨  朱丽萍 《包装工程》2016,37(16):103-106
目的提高老年人对手机界面的用户体验。方法以老年人手机界面中的启动图标为研究对象,根据Android系统中手机界面图标的设计规范,围绕48×48 px,72×72 px,96×96 px 3种常见图标尺寸,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手机图标的可用性进行研究。结论手机图标的设计应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并应兼顾界面的整体美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论手机图形用户界面中图标设计可视性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以手机和计算机之间使用方式的显著不同为启示,从用户认知心理和手机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实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从图标的大小(像素数量)、图标的形状、3 种图标(图像性图标、指示性图标、象征性图标)的不同认知特性、隐喻现实世界的图标设计手法、图标的美感和用户对图标的理解之间的关系这5 个方面增强手机图标设计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5.
周橙旻  黄婷  罗欣  Jake Kaner 《包装工程》2022,43(20):179-186
目的 构建老年用户感知能力梯度,在人机界面交互过程中确定老年用户视觉匹配范围,帮助老年用户准确识别用户界面信息,给研发设计人员提供适老化改造的参数依据。方法 老年用户在识别界面信息时往往会受到尺寸和数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图表尺寸”和“图表大小””,测试老年用户在25种组合下对页面信息的辨识和搜集能力,并提出综合绩效指标GP。结果 综合老年用户反应时长和正确率,老年用户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摘取信息时,图标间距小于图标尺寸2倍距离的情况下,边长为32~48 px的图标,老年用户的反应时长较短;边长低于32 px的图标,老年用户的反应时间会有所增加;边长高于48 px,受图标间距影响较大;老年用户的视觉搜索能力与图标尺寸呈正相关联系;当图标间距尺寸大于图标尺寸1倍时,GP会在图标尺寸边长大于40 px的情况下呈下降趋势。结论 兼顾老年用户生理等实际因素,以优化人机界面、提高老年用户识别准确率为前提,建议界面设计要素要以图标尺寸和图标间距为重点要素,其中图标尺寸应不低于32 px,最优范围区间为32~48 px,图标间距应不超过2倍距,最优范围区间为1~2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呈现方式和性别对老年用户使用和理解健康信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结合人因实验和分析,采用针对4种健康信息呈现方式的组内组间实验设计,对不同性别的老年用户使用和理解健康信息及其眼动行为进行实验测试。被试为36位老年用户,数据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健康信息呈现方式对认知绩效和眼动指标无显著影响,而对感知风险、主观认知理解、情感及偏好有显著影响。老年用户偏好于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呈现方式,实验结果并无性别差异。结论健康信息的呈现方式会影响老年用户的对健康信息的主观认知理解,研究结果可用于健康信息技术中健康信息呈现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袁浩  陈典良 《包装工程》2018,39(4):170-174
目的对不同尺寸扁平化手机图标的可用性进行研究。方法设计扁平化与拟物化图标作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并设置大、中、小3类实验图标尺寸,结合眼动追踪技术、问卷调查及被试访谈,收集被试的主要眼动数据以及评价数据。结论用户对手机界面中图标的搜索效率与图标的视觉风格以及图标尺寸大小有关,当图标尺寸较大时,用户在拟物化图标中的搜索效率高于扁平化图标;当图标尺寸中等及较小时,用户对于扁平化图标的搜索效率高于拟物化图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究图标语义与信息复杂度的关联,研究按照结构复杂度和资讯复杂度两个维度将图标进行划分,观测两个因素对老年用户辨识正确率与反应时间的表现差异,归纳出老年用户判读的共性,寻找适宜的图标设计原则,使用户有更好的绩效表现。方法 采用实验法和深入访谈法,针对30名老年参与者开展图标识别测试,通过图标与语义配对了解“结构复杂度/资讯复杂度”对辨识效能的影响。结果 相较结构复杂度,资讯复杂度更能决定图标识别率;老年图标设计时尽量采用小于14.5 bit资讯负载量图标;在相同资讯负载条件下,尽量采用“人形”“用具”“自然”作为主要元素,“几何”“字母”“指向”作为辅助元素。结论 构建图标辅助设计系统原型SIID1.0,通过设计方案评估,对前期信息复杂度原则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汽车车内信息系统使用效率。方法以汽车车内信息系统界面为研究对象,自变量为界面布局(共两个水平,分别为阶层式布局和棋盘式布局)和显示数目(共两个水平,分别为5显示图标和8显示图标),因变量为任务完成时间、错误数和系统可用性量表。结果发现布局在完成时间上的主效应显著,布局和显示数目在时间及错误数上都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实验证明阶层式布局5显示图标和棋盘式布局8显示图标的界面最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研究结论为车内信息系统界面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符号学的手机图标设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杜艺  张凌浩 《包装工程》2012,33(12):52-55
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各种不同系统的手机界面图标演变和发展进行归纳与符号意义解析,论述了图标符号化的发展趋势及设计特点,最后在实例扩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手机图标的前期用户调研与分析、元素提取、风格定位和视觉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用户群体对移动广告设计的态度、习惯和关注重点。方法前期选取日常使用移动手机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用户访谈,中期统计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对比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最后总结数据讨论移动广告视觉设计的原则。结果超过50%的用户非常重视广告的视觉,大部分用户明确表明会因为喜欢产品的视觉设计而购买此产品,并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用户在关注广告的侧重点上也不一样。结论通过对用户自身特征和关注习惯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用户群的关注重点和习惯,为广告的视觉设计师提出广告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对洗衣机界面图标的辨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丽萍  李永锋 《包装工程》2017,38(14):140-144
目的提高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对洗衣机界面图标的辨识度,降低发生混淆的可能性。方法以具有24个功能图标的洗衣机界面作为样本,邀请44位老年人进行图标与含义的配对,制作混淆矩阵,分析发生混淆的集中范围与原因。结论低学历的老年人容易误解图标的含义,许多易混淆的图标有待重新设计;在设计洗衣机界面图标时,应注意图标的形象与语义的关联性,尽量不使用过于缩略的英文字母,避免采用抽象符号指示新功能,系列图标的视觉效果不可雷同,让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能轻松辨认。  相似文献   

13.
相静 《包装工程》2021,42(10):347-349
目的 探究用户体验下的手机界面设计之路.方法 提出手机界面设计在用户体验的视角下所带来的各种交互式表现,并总结出当前的交互方式无论是简单的交互还是复杂的交互都有着各自的价值意义和独特特点,是当前手机界面设计的一大趋势.基于此,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实际的设计形式进行探讨,从基础的视觉层面延伸至情感层面,对评价层面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对色彩与情感等在实际交互中的作用及应用展开分析,在细节中找到融合之道,并总结出具体的应用方向和措施.结论 从用户体验设计的角度出发,创新手机界面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能够在视觉体验层面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强化界面设计的功能,让当前的手机界面设计能够在创新中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河  杨明刚 《包装工程》2017,38(4):133-137
目的 探索老年人智能手机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对老年人智能手机的交互界面进行主要构成要素的分解,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生成18个典型方案,让用户对虚拟方案打分并统计数据,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各要素和类型的效用值,从而分析用户在手机交互界面上的选择倾向并求得最佳的设计要素组合方案。结论 联合分析法作为一种针对多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应用可以使得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老年用户在手机交互界面上的偏好,从而为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究移动端图标中物感设计的重要性与移动端界面图标物感设计的方法,分析什么因素创造了图标中的物感,物感对界面整体表现,带给用户怎样的心理体验及物感对移动应用品牌形象塑造散发着怎样的力量。针对不同风格移动端图标的实例进行物感分析,探究不同风格图标的物感特征,并将重点放在新拟态3D图标和玻璃拟态这两种新兴的图标风格。物感是移动端界面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功能映射、材质模拟、肌理通感、光影质感四个方面塑造;物感不仅是形成图标风格的语汇因子,而且是移动应用品牌调性构建的重要力量,正是有了物感的存在才使图标的样式丰富多彩,并带给用户多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朱丽萍  李永锋  徐育文 《包装工程》2018,39(18):140-145
目的为有效识别老年用户的核心需求,提高老年人对手机用户界面操作的满意度。方法先根据卡诺模型分析老年人需求,明确不同需求的性质,进而确定其权重;再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计算其重要度并确定关键设计要求;最后,依据关键设计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规划与展开。结论将卡诺模型与质量功能展开相结合,以老年人手机音乐类APP界面设计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卡诺与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可为以使用者为导向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界面视觉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侯莹 《包装工程》2016,37(10):151-154
目的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分析手机界面的视觉表现。方法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结合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色彩学等原理,讨论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的手机界面的设计原则,从感官体验、微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出发,对手机界面的视觉表现进行分析。结论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界面设计能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真正需要的视觉表现,达到真正的人性化设计,是未来视觉表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张郅政  张利  李亚军 《包装工程》2020,41(18):249-257
目的 针对老年用户群体的特征转变,探究老年用户对于移动产品界面用户体验的优先级,对老年用户的用户体验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准确掌握影响老年用户产品使用主动性的因素,从而提高老年用户产品满意度。方法 对一百名老年用户的主观性评价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特征分类作为划分老年用户的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老年特征用户对应的界面用户体验优先级,最终通过建立判断矩阵确定用户体验的优先级。结果 数据表明,四类老年特征用户对移动产品用户界面的界面元素偏好,以及用户体验优先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用户特征对产品界面用户体验的可用性和满意度产生了影响。结论 提出了提高移动产品界面可用性的研究途径,通过用户体验优先级把握老年用户移动产品的可用性范围,大幅减少设计修改和迭代的过程,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掌控准确的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