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取原位聚合将抗冲改性剂ACR与VCM单体接枝聚合,改善了PVC树脂的抗冲击性能。介绍了ACR及高抗冲PVC树脂的制备,对高抗冲PVC树脂的质量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2.
缪晖 《聚氯乙烯》2005,(2):26-30
叙述了PVC树脂的增韧机理,归纳了PVC制品的增韧方式,对冲击改性剂ACR的合成过程及结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详述,并研究了ACR—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制备要点,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树脂性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C—BA树脂(即氯乙烯一丙烯酸丁酯共聚树脂)与ACR对PVC干混料的加工性能、试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C—BA树脂与PVC相容性良好。它的加入促进了PVC体系的熔融,改善了干混料的塑化性能,提高了试样的力学性能,可以替代ACR,是性能良好的PVC改性剂。  相似文献   

4.
核-壳结构冲击改性剂ACR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聚氯乙烯》2007,(10):26-2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核-壳结构冲击改性剂ACR,重点考察了ACR胶乳粒径及ACR/PV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对ACR胶乳粒径及其分布、胶乳粒子形态结构及ACR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相似文献   

5.
ACR—g—VC接枝共聚高抗冲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PVC树脂的增韧机理,归纳了PVC制品的增韧方式,对抗冲改性剂ACR的合成过程及结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了详速,并研究了ACR—g—VC接枝共聚树脂的制造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接枝共聚树脂性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6.
ACR树脂的生产技术概况及其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CR树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经种子乳液聚合得到的热塑性接枝聚合物.主要用作PVC硬制品的抗冲改性剂,可以改善PVC制品的抗冲击性能和其加工性能。本文介绍了PVC抗冲改性剂ACR树脂的国内外生产概况,阐述了ACR树脂的技术概况,并分析了国内有关ACR树脂生产、技术、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的一些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
郭琴 《当代化工》2017,(11):2251-2253,2257
针对传统PVC管材存在加工性能不佳、冲击性能差等问题,结合PVC管技术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冲击性的PVC管材材料。对此,文章首先对PVC管材增韧改性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增韧改性剂,最终选择ACR、MBS作为增韧改性剂;其次,以PVC树脂、SG型树脂等作为原材料,以MBS、ACR作为改性剂,对PVC管材进行制备,分别比较不同改性剂下的PVC管材性能;然后设计MBS+ACR的复配体系,得到不同复配体系下的PVC性能。由此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化的情况下,MBS、ACR可提升PVC管材的抗冲击性能力,并赋予了PVC管材更好的断裂伸长率,从而大大提高了PVC的性能,并简化了加工难度。  相似文献   

8.
王强 《聚氯乙烯》2012,(2):27-29
比较了ACR接枝VC共聚树脂与CPE对PVC干混料加工性能、给水用PVC-U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CPE相比,ACR接枝VC共聚树脂可降低PVC干混料的平衡转矩,缩短塑化时间,节约能源消耗;②对于Φ32、Φ110给水用PVC-U管材,添加ACR接枝VC共聚树脂生产的PVC-U管材性能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且综合性能全部优于添加CPE生产的PVC-U管材。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ACR乳液,并与氯乙烯悬浮聚合制备了抗冲PVC树脂,考察了种子单体配比对种子乳液粒径的影响,种子乳液用量对ACR乳液粒径的影响,ACR乳液粒径对抗冲PVC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共聚的2种种子单体的结构相近,因此其配比对种子乳液粒径影响不大;2采用不同种子乳液用量制得的ACR乳液,实测粒径与理论粒径相差在7 nm以内,表明ACR乳液的粒径是可控的;3ACR乳液的适宜粒径为(200±10)nm,此时PVC树脂的冲击强度得到大幅提升,拉伸强度略有下降,维卡软化温度基本不受影响;4该ACR乳液与氯乙烯悬浮聚合时没有粘釜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的实验检测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与PVC SG-5、PVC SG-5和抗冲改性剂CPE(或ACM)共混树脂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等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悬浮ACR接枝共聚树脂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杨敏  潘明旺  万林战  张留成 《塑料工业》2002,30(4):46-48,51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借助于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法,透射电镜,IR,DSC考察了ACR共聚物乳胶粒径,核壳结构,组成变化及玻璃化转变。发现层单体比对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核层橡胶相质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此外还考察了复合乳化剂使用的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冲击样条断面的形貌特征。这种ACR与PVC共混后能显著提高其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纳米CaCO3对PVC/ACR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机理及在两种环保型材料(Ca/Zn稳定剂和食品级PVC树脂)配方体系中的加工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与普通轻质CaCO3配方对比,添加纳米CaCO3配方体系生产的无毒PVC管材综合物理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PVC新型改性剂AS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红  王焕玉 《中国塑料》1994,8(1):24-27
本文主要介绍PVC新型改性剂AS树脂的合成方法、产品性能及其在PVC异型材、管材、注射、压延片等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证明:该产品完全可以代替ACR加工助剂,并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多层核壳结构的ACR树脂。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体系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的不同及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加入方式对ACR的转化率、乳胶粒的粒径和PVC/ACR共混物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用量增加后,乳液聚合各个阶段的转化率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过量的还原剂起阻聚和缓聚作用,采用分阶段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光涛  张勇 《塑料工业》2008,36(1):49-52
研究了改性纳米碳酸钙对PVC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改性纳米碳酸钙及改性剂用量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与ACR增韧PVC相比较,改性纳米碳酸钙在大幅度提高PVC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同时能保持基体的刚性.二者并用则在进一步提高PVC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同时改善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冲击试样断面显示出比较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而且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分散良好.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酸酯原位乳液聚合包覆SiO2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经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APS)处理过的纳米SiO2作种子,进行聚丙烯酸酯(ACR)的原位乳液聚合,制成了MAPS-SiO2/ACR复合物;探讨了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分析了包覆机理,讨论了SiO2的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及残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纳米SiO2为种子的ACR乳液聚合中,单体的转化率及聚合反应速率随SiO2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当SiO2的用量为10%时,复合物与聚氯乙烯共混后,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High impact toughness poly(vinyl chloride) (PVC)/(α‐methylstyrene)‐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70/30)/acrylic resin (ACR) blends were prepared. Incorporation of ACR did not play a negative role in thermal propertie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heat distortio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remained constant as ACR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10 phr (parts by weight per hundred parts of resin) of ACR, the impact strength increased by 20.0 times and 7.2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ure PVC and that of PVC/(α‐methylstyrene)‐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70/30) blends, respectively. However, tensile strength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decreased. The morphology changed from domain distortions to crazing with fibrillar plastic deformation as ACR content increased.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 varied from “shear yielding” to “craze with shear yielding,” which depended on the content of ACR.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finding that addition of ACR drastically improved impact toughness without sacrificing any heat resistance, and the enhanced impact strength could be at the same level of supertough nylon. J. VINYL ADDIT. TECHNOL., 21:205–214, 2015. © 2014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