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炳生  吴曙光 《微电机》2003,36(1):45-46
介绍了微型电机转子滴漆工艺在电机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滴漆中温度变化与转子装夹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切实可行的自动装夹与循环转动的方案,经过2年多时间的实际使用,证明该机具有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机、电、气一体化的新型微电机转子滴漆的高效率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适用于电机转子绕组滴漆处理的外热式滴漆机设备,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适用于电机转子绕组滴漆处理的外热滴漆机设备,及其结构 。  相似文献   

4.
微电机绝缘工艺与设备(2)陈昭明(浙江省三门特种焊接设备厂317100)(4)浙江三门特种焊接设备厂生产的WRD—1型外热式微电机自动滴漆滴胶机,采用转盘式步进输送,工件进入操作口后,先自转在烘道中预热,边自转,边步进,步进速度连续可调。转子到达滴漆...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电机生产中定子绕组的绝缘处理一直采用落后的浸漆工艺。随着科技进步,先进的滴浸工艺逐渐取代传统的沉浸工艺。DQN-152型自动滴漆机就是为小功率电机(家用、电动工具电机)定转子绕组滴浸无溶剂快干漆进行绝缘处理的专用设备。滴浸工艺是将定子或转子绕组加热,在转动状态下,将漆连续滴流到绕组上。由于毛吸引力、离心力以及低频磁振动的联合作用,使漆迅速均匀地浸透绕组内部,直到覆盖整个绕组。继续进行加热,使其胶凝,最后固化。  相似文献   

6.
该发明的特点:用于小型电机转子线圈浸漆处理,可缩短烘干时间,便于机械化,减少漆的流失,提高线圈的抗潮性和耐温等级。按图说明: 图1 为滴浸设备全貌,说明设备的结构及动作。图中15是待浸漆转子的自动装卸装置,在导轨16上依次排列待滴漆的转子8,配有等间距排列的转子支承17的链条,由驱动部分10驱动回转,因而,转子被依次装在回转  相似文献   

7.
刘志强 《微特电机》2003,31(4):44-45
1滴漆的控制1.1转子的定位滴漆机一般有两种固定转子的方法。一种是当转子插入固定孔后由卡簧将转轴卡住 ;另一种是自然固定 ,即将转轴插入并推到位即可。不管如何固定 ,当转子进入滴漆区域时 ,必须要使转子的电磁线进入滴漆管的最佳范围内 ,使绝缘漆能很顺利地滴入线圈中而不会因为转子定位不妥使大部分漆未滴入转子内或使绝缘漆进入换向器的铜排之间的槽内 ,以致转子报废。因此 ,滴漆前首先要调整好转子在传送带上的位置 ,在进入滴漆区域前 ,做一个定位杆 ,当转子在传送过程中移位后 ,该定位杆会将转子推回原位。同时 ,我们又要将滴漆管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PLC控制的微电机转子自动滴漆机及其实现的工艺过程。该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转子质量好等特点。在微电机制造工业中一定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附属工厂,生产充油式潜水电动机,自1974年开始,试验滴浸9102无溶剂漆(哈尔滨绝缘材料厂生产),滴漆机是自行设计的单头滴漆机,采用通交流电的内热法固化。1976年滴漆工艺正式投入生产。现将几年来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简述于后,仅供小型电机行业同志们讨论。仔细观察定子滴漆的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已经过全过程制造工艺的串激电机整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转子换向器钩部的漆包线出现脱钩的现象称之为飞线. 1 工艺分析 纵观串激电机转子制造的所有工序环节,引起飞线的一般是转子绕线工序及其后续工序的所有环节,排除工件搬运过程中有碰撞的外在因素,基本要素锁定在转子绕线、转子点焊、转子滴漆、换向器外圆精车四个环节.下面按逆序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绝缘处理是电机制造的关键工艺,它直接影响电机性能和寿命。60年代起欧美开始采用滴漆处理方式来克服沉浸所造成的缺点,使电机绝缘处理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厂在70年代初期开始无溶剂滴漆工艺的研究和设备的制造,到70年代中期在生产中批量应用无溶剂滴漆进行定子绝缘处理,80年代开始在生产中正式应用滴漆工艺进行大量生产。现在我厂拥有一  相似文献   

12.
一般修理电动机线圈绕组的绝缘处理,多数采用浸溃漆或淋漆之后,进行烘烤。因为需要进行余漆处理,比较麻烦。我们采用了“内加热滴漆方式”(与电机批量生产采用的滴漆工艺不同)对小型交流电机修理绕组进行绝缘处理。由于内加热,热量的利用率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绝缘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从改进电机滴烘工艺、改进电机绝缘结构、改进浸渍漆的性能等方面叙述了电机绝缘处理的防漆液流失技术.对无熔剂漆直接高温烘焙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西德、瑞士首先采用滴浸工艺进行电机绝缘处理,这种新工艺以它快速、优质和高效的特点很快被推广应用,目前此工艺国外已大量应用于低压电机生产。六十年代初,我所与大连电机厂率先在国内推广应用滴浸工艺,研制成功了快干无溶剂滴浸漆及转盘式滴浸设备,应用在小型低压电机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我国机电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国内不少厂家研制成功了各种型号的自动滴漆设备和无溶剂滴浸漆。我们为配合风扇和洗衣机电机发展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DQN—152自动滴漆机及B202环  相似文献   

15.
黄灿 《微特电机》1989,(2):42-44
一、引言电机转子的滴浸工艺,除去前处理和后处理,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预烘、滴漆、胶化和固化,对于每一阶段,需要合适的加热温度及一定的保温时间,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北京电机厂制成了32工位电机定子滴漆自动线。该线采用可控硅整流,直流电源加热,准确计量的滴漆装置,并有温度测量和自动化控制等装置。该设备经过1千多台电机生产应用,与  相似文献   

17.
无溶剂漆滴落浸渍法是微电机和小、中电机绕组绝缘处理的崭新工艺。探讨滴浸过程中无溶剂漆在绕组中的运动,对于合理确定与控制滴漆时间等工艺参数,掌握正确滴漆方法,提高电机绝缘处理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瑞士Micafil公司设计制造的FI系列自动滴漆机,布局紧凑,操作方便,工作环境清洁,无污染,工件滴漆后无需清理,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于滴浸各种微电机的定转子绕组,如连续绕组、同心绕组和具有主付边的单相绕组或三相双层绕组等。此种设备,可以使用各类树脂系统,选用何种树脂,主要取决于产品价格和特殊的质量要求,以及耐潮湿、热带气候、交变热应力  相似文献   

19.
无溶剂漆滴浸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电机的新的绝缘处理工艺。此工艺具有提高绝缘质量、缩短浸烘生产周期、改善劳动条件等显著优点。日本东芝公司1968年报导了转盘式定子滴漆设备,英国CA_(30)A_S型滴漆设备为立式转盘,丹麦的Thrige公司和瑞典ASEA公司生产小型异步电动机用多座式滴漆设备,1970年日本东芝介绍了传送带  相似文献   

20.
我厂生产的古典吊扇采用罩极式电机,定子为集中式绕组,而各绕组独立分布,绕组之间有间隔,电机定于的直径比较大(300mm),迭厚又比较薄(22mm)。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决定电机定子的绝缘处理采用滴浸工艺,并设计制作了一台滴漆机。这种设备也可供类似的电机绝缘处理用。该机外观小巧,结构紧凑,投入使用后性能稳定,滴漆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