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确定岩溶山区小流域水库工程设计洪水,以WL水库为研究对象,考虑坝址以上伏流区、明流区分布,按全面积法、分块叠加法分别计算设计洪水,经综合比较确定坝址推荐设计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分块叠加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与坝址下游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较接近,能反映伏流区对坝址洪水调节的实际情况,并与区域已有洪水成果协调,为该工程坝址推荐设计洪水成果。本研究成果对开展区域岩溶山区水库设计洪水计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桂亚 《人民长江》2000,31(8):21-22,31
作为枢纽设计依据的入库洪水,其分析计算历来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资料缺乏的水库则更为突出。入库洪水下坝址洪水相比一般峰现时间早前、洪峰增高、短时段洪量增另,而入为洪水成果在水库建成之前没有实测资料可以检验。因此入库洪水的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非常重要。目前对区间示控面积占比重的水库入库不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对入库洪水分析计算的几种方法加以总结,通过典型的实例剖析,阐述了资料缺乏、区间未控面积  相似文献   

3.
小汇水面积工程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而其上游或下游设有较长实测流量系列的水文测站时,坝址处的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采用流量途径的水文比拟法和暴雨途径的单位线法或推理公式法进行,但这些分析计算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文中将水文比拟法和推理公式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小汇水面积工程坝址的设计洪峰流量提出新的分析计算公式。经分析,伦潭水库坝址设计洪峰流量宜采用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推求得到的分析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4.
柴河水库设计洪水的复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河水库建库28年间经历了4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其中1995年特大洪水已超过百年一遇的设计标准,为此对水库设计洪水进行了复核。结果表明,当坝址以上洪水的频率小于坝址以上洪水的频率时,以1995年洪水作为设计洪水对水库安全更有利;当坝址以上洪水的频率大于或等于坝址以下洪水的频率时,以1953年洪水作为设计洪水对水库安全更有利。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文站位置和控制面积的不同,通过实测流量过程采用错时段相加或相减,得到黄金坪水电站坝址洪水系列,用年最大值法选样,统计分析坝址天然设计洪水。结合大渡河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洪水地区组成,确定上游在建的双江口、长河坝水电站对黄金坪水电站设计洪水的影响程度,提出黄金坪水电站的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6.
岩溶洼地对暴雨洪水具有较强的滞蓄性,在计算其设计洪水时应区别于地表明流部分,单独计算.文章以贵州省某水库工程为例,阐述了其坝址处设计洪水的计算过程,其中包含岩溶洼地区设计洪水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蜂头水库坝址设计洪水的复核计算,探讨设计洪水抽样误差计算的两种方法,并作简明的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三峡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中,为研究三峡工程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上游干支流水库群对三峡工程的影响以及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在已有的实测短系列的基础上,应用洪水变量的随机特性,分别建立了三峡坝址宜昌站、坝址以上屏山-宜昌段、坝址以下的宜昌-城陵矶段及包含三峡坝址的寸滩-大通段的洪水随机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使得过去由设计洪水典型年法难以完成的梯级水库群对设计洪水的影响以及具有水库、堤防、分蓄洪工程所组成的防洪系统防洪效益计算成为可能。并得出了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建库后对三峡入库洪水的影响以及三峡水库对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巨大作用这一实用结论,为三峡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入库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建成后,库区产生汇流条件将发生变化,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存在差别。本文根据水布垭实测资料条件差、库区未控面积比重大等特点,采用多种途径对水布坯水利枢纽入库洪水进入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相比洪峰一般大13%-26%,峰现时间提前6-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张滩水库安全情况,对水库设计洪水进行复核,考虑上游乐昌峡水库的调蓄作用,采用乐昌峡水库出库洪水和乐昌峡坝址~张滩坝址区间洪水错峰叠加计算张滩坝址入库洪水,同时对水闸的泄洪能力进行了复核计算,并对水库设计和校核洪水进行调洪计算分析,作为水库安全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多种洪水演进方法对郁江上游南宁、百色年最大洪水、特别是百色到南宁区间洪水作了分析计算,得出百色至南宁区间设计洪水成果,与实测比较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暴雨洪水共同作用下的多变量防洪计算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冯平  崔广涛  胡明罡 《水利学报》2000,31(2):0049-0054
暴雨或径流这样的水文现象总是表现为多变量事件,因此本文以暴雨和洪水为例,采用风险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多因素影响下的防洪计算问题。所建议的方法综合考虑了暴雨和洪水可能不同频率这一普遍现象,为现有水文资料情况下,合理估算防洪风险,及确定设计洪水提供了一条更符合实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流域内大多为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 ,防洪库容不足 ,且河道逐年淤积 ,行洪能力减弱 ,沿岸防洪设施标准不高 ,致使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常遭遇洪灾 ,通过对流域洪灾特性及成因分析 ,提出了西江防洪的几点建议 :加快干支流控制性水电工程建设 ,提高调洪蓄洪能力 ;建设高标准的防洪堤 ,提高城镇防洪水平 ;加强河道管理及江河清淤除障疏浚 ,改善和增强河道行洪能力 ;水土保持 ,增强中上游山地保水固土能力 ,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河58型下大洪水各级频率的洪峰过程的洪水推演、分洪计算表明,利用温孟滩区、沁南洼地和长垣滩区蓄洪,可以削减特大洪水时花园口和孙口的洪峰流量。极大地减轻了洪水对大堤的压力,以较小的投入和淹没损失,取得较大的防洪效益。因此,利用滩区削峰滞洪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理论入手,分析城市防洪安全问题,探讨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基本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陶 《中国水利》2005,(17):11-13,37
编制洪水风险图是推进洪水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加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为此迫切需要理清思路,明确怎么做.在总结近几十年国内外风险图制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应坚持分三步走,加强前期基础研究,并明确洪水风险图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梅锦山 《中国水利》2010,(20):17-19,25
受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水旱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现代防洪体系建设,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工程体系、管理模式、法律法规以及防洪规划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在总结以往防洪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防洪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柳江流域防洪工程的总体规划,寨比和红岩水库共同承担下游榕江县城的防洪任务。根据榕江县的地理位置及寨比水库设置防洪库容的特点,确定满足河段防洪目标相应的河道安全泄量,拟定合适的防洪调度原则,并对典型年型的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以合理确定寨比水库防洪库容。  相似文献   

19.
洪水风险管理需要将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编制洪水风险图是非工程措施中降低洪水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已经进入全国试点阶段,但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指导和规范洪水风险图编制的技术标准.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流域特征,对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基础资料、洪水泛滥模拟模型、洪灾损失评价模型以及风险图的表现内容等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珠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洪水的特征:一是峰高,量大,历时长,二是洪水遭遇情况复杂,三是西江,北江,东江洪水特性差异较大。珠江洪患严重,进入90年代以来,流域内频发大洪水,特大洪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20a来,由于堤防洪,修建桥梁,码头,管线,河道淤积,河口无序围垦,以及在河道内过量采砂,使河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引起水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