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我国临空经济区已形成以一线大城市的国际枢纽机场为龙头带动,以省会或重点城市的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城市坚持特色发展为补充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系列新趋势。同时,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定位不够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配置不足和配套环境构建待改善等方面。因此,从战略定位、产业定位、空间布局以及组织实施4个方面对我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策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临空经济是在依托机场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区是其空间载体。首先对临空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培育临空经济区的时空结构模式;进一步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例,探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等相关课题;最后,就国内方兴未艾的"空港城"建设热潮,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航科技、研发、制造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土地资源等诸多方面对临空产业区的城市空间格局具有较大影响。本文从机场辐射半径内的临空产业类型出发,结合航空产业特点探讨与其相适应的临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以交通运输为核心搭建总体结构,以产业特点为基础划分功能分区,以环境建设为亮点营造投资环境,以统筹分析为手段控制发展规模,力求产业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张凌 《规划师》2009,25(7):49-52
宁波栎社机场周边地区已基本具备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宁波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根据临空产业的地域分布特征,通过研究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明确临空经济的功能定位,将机场地区的开发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临空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空间结构等两大产业与空间核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临空经济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以我国现状临空经济区发展为基础,提出规划思路,统筹太原武宿机场及周边区域用地、产业、交通等基本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初步得出太原市设立临空经济区可行的结论,并建议未来申报临空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临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临空型经济区作为临空经济的空间形态,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的选择,而国内对综合型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对临空型产业园区的发展如何实现与临空经济区的整体协调缺乏相关的规划理论指导。基于此,研究以临空型产业园区为对象,提出了临空产业的选择和空间布局理念,对具体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南宁市明阳工业区规划实践,验证了所提出的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的理念及策略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大型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融合而形成了临空经济,并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类型及一般特征,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产业布局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组团式圈层布局、组团式偏心布局、点轴线形拓展布局与混合型四种结构模式,为其它机场地区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璟珅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74-77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从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新航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0)
在总结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基础上,辅以国外典型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园区产业集聚模式的适用范围、应用成效和发展趋势,提炼了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并从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推进临空产业规划;完善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空港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金忠民 《规划师》2004,20(2):79-81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城市逐渐出现了以机场为依托的综合发展区域,这种空港城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其开发实施策略的重点是政策引导、产业选择、城市规划先行和构建适当的实施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临空经济区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形成是航空经济在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演化下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出于刺激经济发展目的下主动规划的产物。因此,从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的角度对临空经济区进行规划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激发其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途径。研究从分析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的基本关系入手,提出了基于三要素协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技术体系,并分别对产业、空间、交通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韦玉忠 《新建筑》1998,(4):31-33
通过泉州晋江空港航站楼的工程实践,对航站楼的建设规模,主要功能空间的面积,建筑造型等问题进行 探讨,并提出了对当前我国航站楼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roblem of airport congestion is treated in the literature analogously to road congestion. However, the phenomenon is different, because entry at airports is not random. Flight delays are a consequence of system overload, even though airport systems operate on carefully planned schedules. Besides uncontrolled for events (e.g. bad weather), airport congestion is a result of decisions of airports’ managers and airlines. These agents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airport infrastructure too close to its maximum capacity, ignor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on passengers.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irport congestion is that it exhibits a cascade-type of effect not present in road congestion: one single delay may generate an impact which accumulates over the next hours. Therefore, congestion pricing should not be identified with peak-pricing as a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experienced at airports.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that airport congestion pricing should pursu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externalities generated by agents’ decisions. Congestion fees charged on airports and airlines should reflect the external costs imposed on each other and on passengers, when they respectively decide the number of slots offered and the tightness of flight schedul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为例,阐明了搞好航站楼建设的几个问题。在航站楼建设过程中,应宏观控制建设的进度,严格把握工程质量,抓好设计工作,做好预决算工作,实行项目责任制,在履行好中外合同的同时,也要做好材料和设备供应工作,希望该文能对从事机场建设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机场航站楼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阳杰  蒋作舟 《华中建筑》2005,23(1):76-77,80
该文回顾了我国机场航站楼发展阶段,结合设计实例,分析和总结了航站楼设计的现状特征,同时对航站楼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How did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 often described 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IS ever in Australian history', get it so wro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basic flaws in current EIS procedures that caused the community to be misled about the impacts of the third runway at Sydney Airport.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采用能源利用三步分析原则和多能源策略方法,以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的节能评估为例,对机场建设工程节能评估报告的方法和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