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爆炸消除残余应力的原理、工艺和应用范围、爆炸在爆炸成形、校形、焊接、切割、强化、硬化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利用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却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已有应用,我国也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盲孔法测量残余应力A,B系数计算公式讨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陈惠南 《机械强度》1989,11(2):31-36
文中介绍了基于通孔理论的几种A、B系数计算公式,并与盲孔A、B系数的标定值作了比较,讨论了它们之间差异的原因,建议选用与标定值相接近的A、B系数计算公式.这样在不同的材料上钻孔测量残余应力,当变更钻孔的孔径或者采用不同尺寸的应变花时不必每次进行A、B系数的标定.  相似文献   

3.
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动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林丽华  陈立功 《机械》1998,25(5):46-9
介绍了盲孔残余应力传统测量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的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盲孔法测量3组发动机铝合金缸盖裂纹附近和敏感部位的残余应力情况,分析缸盖内的残余应力对其裂纹产生的具体影响。考虑到缸盖的复杂结构特点和选择的测点位置,测试选用钻铣床钻盲孔和铣断通油管及其侧板,并在钻盲孔释放残余应力和铣削过程中通过30通道应变仪DRA-30A记录测点的应变时域曲线。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表明:通油管部分的残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下缸体的上表面以拉应力为主,这种上压下拉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是缸盖内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测点4处产生裂纹的可能性较大,测点7处通油管对下缸体的局部拉伸作用最为明显;B90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在3组试样中最为合理。据此测试结果和研究结论改进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后,该种缸盖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平面磨削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削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确定它的大小和性质对于评价零件的性能非常重要。文中阐述了平面磨削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分析各种测试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残余应力应变释放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16Mn残余应力盲孔法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出孔边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揭示了残余应力引起的孔边应力、应变变化情况与应变释放系数A、B值之间的关系,并用孔边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运算结果计算出A、B值.通过应变计中点应变法、应变计中点应力法和平均应变法三种方法去标定和修正应变释放系数,通过对三种方法的比较表明,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且计算精度较高.证实了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和A、B值标定和修正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推广新消除应力的工艺方法来提高焊接结构件的质量及寿命,对动臂进行时效处理后采用盲孔法验证应力处理效果,同时关注时效处理后应力释放对动臂关键尺寸的影响,以及对比自然时效与振动时效对动臂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潘红良  李炜 《压力容器》1991,8(2):36-39
在同一焊接试板同一部位分别用钴孔法及X衍射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通过分析对比发现钻孔法测试残余应力结果是可信的,而X射线衍射法所测得的残余应力值应减去钢板表面原有的轧制残余应力后才是焊接残余应力。本文还把上述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与Masubuchi提出的对接焊缝内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比较,提出了工程中估算残余应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电解研磨复合加工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有沿焊缝分段切割,依次释放残余弹性变形的方法,测定了沿焊缝横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由于切割试样可近似地模拟疲劳裂纹扩展,通过测量释放的应力,计算出残余应力的分布,可分析残余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大口径厚壁埋弧直缝焊管内应力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工程用大口径厚壁埋弧直缝焊管为对象,采用一种应用广泛且精度较好的检测方法一盲孔法,对厚壁直缝焊管内外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出钢管内部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可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田晓军  王鹏  张罡  邢卓  韩福江  姜影 《压力容器》2012,29(3):65-70,64
针对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接头出现晶间腐蚀裂纹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技术手段对复合板焊接接头的组织、成分以及相组成进行检测和分析,对焊接工艺规范和热处理制度对焊接接头耐蚀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铁素体含量18.3%,晶粒度9.5级,过渡层焊缝铬的含量9.58%,低于耐蚀性要求;接头产生了σ等硬脆相,这些因素都增大晶间腐蚀敏感性;焊接线能量过大,将降低接头的腐蚀性能;复合板整体消应热处理可以取消。  相似文献   

13.
利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采用不同的条件分别测定了304不锈钢薄壁焊管的表面轴向和切向残余应力,并研究了950℃保温30min水冷热处理前后其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铬靶Kβ辐射、2mm准直管测得的残余应力数据稳定且绝对误差小;热处理前薄壁焊管表面存在较大的残余拉应力,且焊管表面切向残余应力大于轴向残余应力;热处理后,表面拉应力变为压应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柳州吉欣不锈钢复合板有限公司使用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和美国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为首的众多专家教授历年研制成果和多项专利技术 :新工艺金属复合板 (卷 )的连续钎焊法。此技术获得多项国家级发明专利。与传统爆炸法热轧法复合工艺不同 ,该项高新工艺技术填补了国际冶金工业空白 ,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湿法冶金用钛复合板加压浸出釜设计和制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茅陆荣  贺国伦 《压力容器》2005,22(10):31-34
带4~5个搅拌装置的钛复合板卧式加压浸出釜(以后简称“加压釜”)是湿法冶金镍精炼的关键设备,设计开发和制造尺寸规格为Φ1800×6800mm、Φ2500×8600 mm、Φ3200×13000 mm、Φ3800×19000 mm等系列国产化钛复合板加压釜,解决了矿粉沉降搅拌、操作工况恶劣、钛加热盘管换热等工艺技术问题,进行了钛复合板加压釜结构设计、钛搅拌装置设计,解决了钛复合板加压釜的制造冷加工成形、焊接、检验等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6.
铀铀  冯健  王超 《压力容器》2014,(3):15-19,39
在爆炸焊接宽2600 mm、长10000 mm以上的大幅面金属复合板中,常常发现在对角线附近,离开板角1000~2000 mm处,出现条状不结合缺陷,缺陷宽度一般在80~200 mm,长度为400~600 mm,最大长度可达2000 mm。这种缺陷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复合板的整体质量,增加了产品制造成本,限制了爆炸焊接更大面积的金属复合板产品。通过分析界面空间的排气路径,合理地解释了爆炸焊接大幅面金属复合板,特别是不锈钢复合板时,这种缺陷的形成机理,从而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来减小和消除这类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万建春  郑世平 《压力容器》2006,23(11):34-35,54
通过化学分析、金相分析和ASTMG28腐蚀试验等方法,对磷酸盐反应釜用C-276+16MnR复合板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蚀是由于不恰当的热处理造成材料敏化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爆炸复合钢板设备制造中的焊接缺陷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华  陈寿军  周景蓉 《压力容器》2007,24(11):31-34
爆炸焊接复合钢板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焊接接头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对焊接接头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以避免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由T10钢板与Q235B钢板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经爆炸合成一体后的复合板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了复合板传统制造加工工艺和经改进工艺后的板材精度质量控制状况.经合理的工艺改进后,复合板因其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耐冲击性、表面粗糙度和精度,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被大量应用于冶金炼钢行业(宝钢),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步送粉填充焊的方法,利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对0.1mm+0.8mm+0.1mm不锈钢复合板进行了双面焊双面成形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激光焊接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焊缝区各区的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填充粉末后激光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好,热影响区窄,焊接变形小;焊缝中心为细小的等轴晶,熔合线附近有细晶区,其他区域为柱状晶区,焊缝为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碳化物组织;在硫酸-硫酸铜腐蚀溶液中腐蚀16h后,焊缝表面与腐蚀前没有明显变化,对试板进行180°弯曲试验,未产生晶间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