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70年代,多孔素瓷膜固态沉淀盐、取代磷酸盐铊(Ⅰ) 离子选择电极相继制成,文献还报导了对钾离子响应的冠醚载体PVC膜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文献[7]报导了一系列用途广泛的15—冠—5的黄酮类取代基衍生物.本工作以其中的两种——冠醚Ⅰ和冠醚Ⅱ作为载体,分别制成了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Ⅰ和一价铊离子选择电极Ⅱ(分别简称“电极Ⅰ”和“电极Ⅱ”),并测试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萘甲唑啉-雷氏盐为电化学活性物制成PVC膜电极和石墨涂膜电极。测定了电极的性能,并按直接电位测定萘甲唑啉,试验表明,PVC膜电极的性能稍优于石墨涂膜电极,平均回收率均达99.2%标准偏差分别为0.86%与1.0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面向微型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多孔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多孔硅刻蚀工艺高效便宜,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通过选择不同的衬底掺杂浓度和适当的电解液浓度能控制纳米(或微米)级多孔硅的孔径大小,得到适用于膜电极的纳米级孔径的多孔硅薄膜,证实了纳米级多孔硅可用于硅微燃料电池中膜电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一般是以Ag_2S/AgSCN混晶为膜材料而制成固态膜电极,也有人以甲基兰或季铵盐等大阳离子与SCN~-形成缔合物作为离子交换材料而制成液态或PVC膜电极。我们以7402季铵盐[(C_nH_(2n+1))_3CH_3NCl]为缔合物中的阳离子,研制了一种PVC膜的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离子选择电极发展很快,正在不同领域的自动和流线分析中发挥作用。但是,高价元素,特别是在溶液中有价态变化的高价元素的离子选择电极却报道不多。根据文献报道和我们过去的工作,目前初步研制成功的铀酰离子选择电极主要属液膜电极,所用的液体离子交换剂大致分为三类。1.胺类化合物,2.有机膦酸盐,3.由有机碱性染料生成的三元络合物。交换剂的惰性载体分别为有机玻璃多孔膜,憎水化多孔石墨棒或聚氯乙烯。另外,对由有机游离基(TCNQ)生成的沉淀膜电极也进行过研究。本文在 Entwistle 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研制了以铀酰离子-苯甲酸盐一次甲基兰三元络合物的邻二氯苯溶液为交换剂、聚偏氟乙烯多孔膜为支持膜的液态薄膜铀酰离子选择  相似文献   

6.
钡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电位滴定硫酸根已有一些报导。R.J.Levins利用lge pal CO—880(壬基苯氧基聚氧乙烯乙醇)的液膜电极指示,作出了0.1M BaCl_2溶液滴定0.1M Na_2SO_4溶液的滴定曲线。殷学锋等利用类似材料制成的PVC膜钡电极指示,在30%异丙醇中以BaCl_2溶液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黄铁矿中的硫。A.M.Y.Jaber等以AntaroxCO—880[壬基苯氧基聚(乙烯氧)乙醇]的PVC膜钡电极指示,在含少量乙醇的  相似文献   

7.
用高分子材料为母体的离子选择电极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人们把活性材料混合在惰性高分子材料中做成膜,活性材料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若把液体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电极膜(例如,PVC膜的钙电极,钾电极等),常有活性材料流失,离子选择电极性能变差的情况发生。为克服这种缺点,化学家们试用化学方法把活性基团键合到高分子母体上,然后制成离子选择电极。这一途径很可能发展出一系列新的电极,但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虽有少数应用实例,还没有这类商品电极。本文拟将这类离子选择电极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8.
早期,RUZICKA等提出用碳棒(石墨)作为内接触元件研制固膜或液膜电极,Ansaldi等首先将PVC膜直接涂在石墨上,研制了性能良好的钙电极。国内,吴国梁等研制涂碳氯电极,获得满意的结果。我们实验室成功地研究了涂碳PVC膜型的苦味酸根电极、铟电极、高氯酸根电极、硫氰酸根电极、汞电极、若干阴离子或络  相似文献   

9.
新型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用于测定CO的新型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即把多壁碳纳米管自组装到铂微电极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其电极在氧化过电位为+700mV时,对CO具有显著的电化学催化效应。以其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比电极,多孔聚四氟乙烯膜作为透气膜制成传感器。其传感器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能用于环境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钡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国内外已有报导。Levins首先报告了用壬基苯氧基聚氧乙烯乙醇(Igepol—CO—880)钡络合物制成的液膜钡离子选择电极;随后Jaber等人以类似材料(Antarex—CO—880)制成了PVC膜钡离子电极,稳定性和寿命有改善,可使用30天,但选择性稍差。Güggi等以N,N,N',N'—四苯基—3,6,9—三氧杂—1,11—二氧代十一烷二胺(即四甘铣双二苯胺)为活性材料,制得PVC膜钡电极,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迭氮根(N_3~-)离子选择电极,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直接研制的报导。Bottazzini Nicola1970年用AgI和单晶Ag_2S构成的硅酮聚合物膜电极,可以测定Cl~-、Br~-、I~-、IO_3~-、NCS~-和N_3~-等离子。Orion提出用硫化银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用电位滴定N_3~-离子。笔者用AgI—Ag_2S膜电极,测试10~(-1)M—10~(-5)M的NaN_3溶液,证实该种电报对N_3~-离子有响应,但级差偏低。其实,凡能与Ag~+离子生成难溶银盐的阴离子,在一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2.
以季铵盐和碱性染料为定域体的PVC膜阴离子选择电极人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电极亦可制成相应的涂碳PVC膜电极和PVC液态膜离子选择电极。但尚未见制备苦酮酸根电极的报导。本文以三庚基十二烷基碘化铵、乙基紫、结晶紫与苦酮酸生成的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制备了PVC膜、涂碳PVC膜和PVC液态膜苦酮酸根电极,测试了其电极性能。以  相似文献   

13.
PVC石墨涂膜尼古丁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古丁是一类存在于烟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毒性,其含量是烟草质量控制指标。Efstathiou 等以四(间—氯苯)硼—尼古丁为活性物溶于硝基苯中所制成的液膜烟碱电极,其线性范围为8×10~(-2)~10~(-5)M。我国周燕真等以四苯硼—尼古丁为活性物所制成的 PVC 膜烟碱电极,其线性范围为10~(-1)~2.8×10~(-5)M。本文比较了多种活性物,选择硅钨酸为活性物,并制成石墨涂膜电极,电极性能优于前文献报道,其线性范围为10~(-1)~10~(-6)M,检测下限达7.4×10~(-7)M,对烟草粉末、烟草浸膏及各种提取液中尼古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方法迅速、简便、其测定结果与经典法一致。  相似文献   

14.
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并有商品电极出售。其中大多数为液膜电极和 PVC 膜电极。1971年 R.W.Cottrall 和 H.Frieser 应用钙液膜电极材料与 PVC 制成涂丝钙离子选择电极。后来,有人以铂丝、PVC 和季胺盐制成硝酸根等各种离子涂丝电极,并在各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铂、铝、铜等金属丝作为基体,以7402·NO_3 季胺  相似文献   

15.
钡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已有较多报导,吴国梁等作过有关综述。以聚氧乙烯醇类化合物为活性物制备钡离子选择电极的文献也有几篇。Levins利用 Igepal-Co-880与Ba~(2+)的络合物和四苯硼酸根形成魄盐为活性物,溶子对硝基乙基苯内,制成液膜钡离子电极。Jaber 等作了改进,研究了溶剂的影响,以 Autarox—Co—880Ba·2 TPB 为活性物,邻硝基苯辛醚或邻硝基二苯醚为增塑剂,制成了 PVC 膜钡离子电极,指出采用亲脂  相似文献   

16.
<正> 电极型生物传感器多是将敏感物质即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固定在基质膜(载休)上,基质膜采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其物理性质对敏感物质的活性和测定结果有影响,国外已有专门报告。前述的高分子材料应能制成薄膜并具多孔  相似文献   

17.
Lakkari等研制了铬酸根离子选择电极,但三价铬离子选择尚未见国内报道。我们参照增田嘉孝的工作,以硫氰铬络阴离子和三辛基甲基铵离子缔合物为活性物质,制备了PVC膜铬(Ⅲ)离子选择电极,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钡离子选择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钡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试图利用钡离子电极改善硫酸根的测定方法。研究硫酸钡隔膜的工作不少,与钡离子电极进展关系密切的可追溯到1935年。Tendeloo曾测量重晶石(BaSO_4)矿石薄片的膜电位,稍后Kolthoff等以熔融法制备卤化银和硫酸钡膜,但硫酸钡膜未成功,膜无选择性,膜电位也无重视性。Buchanan等利用天然重晶石片制成电极膜,但显示的电位仅是由膜片中的微小裂纹导致的单一的  相似文献   

19.
新型全固态尼古丁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孙觅 《化学传感器》1997,17(3):227-230
报道了聚苯胺修饰尼古丁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以聚苯胺薄膜修饰铂丝电极为基体电极,将含有尼古丁-硅钨酸的聚氯乙烯敏感膜涂布于基体电极上,制成全固态膜尼古丁电极。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免疫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方  万桢 《化学传感器》1989,9(1):55-58
前言随着免疫学,医学的新进展,需要有准确,快速的免疫检测方法。因而免疫电极的研究和提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Naoto Yomamoto从1980年起对HCG免疫电极进行了研究,并申请了专利。应用免疫电极测定自朊、血型和半抗原等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我们以光谱纯石墨为电极基底材料,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形成聚间苯二胺膜,经用戊二醛活化后与抗—HBs抗体交联制成测定乙型肝炎抗原电极,并已应用于标准血清,乙型肝炎抗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