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土资源部披露,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再加上水资源污染、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紧缺”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年总量达6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污泥制砖发展浅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矛盾愈来愈加剧.我国的水资源(淡水)总量是28 124亿t/年,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淡水占有量为2 163t/年·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11 000 t/年·人.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淡水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居世界第121位.  相似文献   

4.
昆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昆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对策吴江明(昆明市自来水总公司)1昆明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小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年径流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的1/4,排名第86位。滇池流域目前年需水量6.5亿m3,...  相似文献   

5.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如果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1000立方米,该地区就已经触及了缺水的警戒线;如果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500立方米,则标志着这一地区已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相似文献   

6.
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左右.约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组合不相适应。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分布不均衡,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有100余座县级以上城市供水短缺。其中严重缺水城市占56%,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而且水资源短缺已制约了许多城市的发展。节约用水与治理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呈逐年递增趋势。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等,其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室内完成的。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节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制定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  相似文献   

9.
试谈渠道防渗在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并不算少,但人均占有量仅为2400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的109位。我国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800m3,为世界平均值的76.3%,而我国还要以占世界耕地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人口22...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用水和生态保护密切相关而又不能不断更新的淡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我国水资源量的特点是:①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总量世界第四,人均只有2300m^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当人均拥有水资源1000m^3~2000m^3时,就会缺水;在1000m^3以下,面临严重缺水,而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350m^3~750m^3。②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占了60%~80%,枯水期与丰水期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水旱灾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水供需矛盾尖锐化。③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南北方占有量分别为81%和19%,大概为3:1。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均值的1/4。 据统计,全国668座城市中60%以上城市缺水,90%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这对本已十分短缺的水资源更是雪上加霜。 “深化改革水管理体制”是中  相似文献   

12.
一、一面缺水,一面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泰安市共有水面3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水资源总量为16.9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只有311立方米,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水的忧患 关注我们的水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百姓生活都离不开水,最近"水"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城市建设的规模都是明摆着的,只是人们过去对水资源紧张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紧迫。本期我们就把焦点放在“水”这个关键词上,关注缺水问题。目前中国被列为世界21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时空分布不均和污染严重,犹如“雪上加霜”,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2004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2004年我国人均水资源2000余立方米,较2003年下降4%;总用水量达55000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4%,人均用水量超过420立方米,增长3%,全国79个城市缺水,超过2300百万人口。目前,全国300多个城市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40多个城市进入世界严重缺水之列。特别严重的是我国沿海地区。我国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它以全国13%的土地,养活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淡水资源极其贫乏,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500立方米以下。北京是水资源重度短缺的城市,人均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上海号称“东方水都”,日前被联合国列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天津是资源型缺水城市。目前,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16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5,加上入境和引滦入津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属重度缺水地区。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烟台和舟山等沿海城市人均占有量仅在200立方米左右。  相似文献   

14.
《西南给排水》2005,27(3):F003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管理看国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各国都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却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解决的办法一靠技术创新,二靠管理规划,但后者的作用往往受到忽视。国外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的重视和努力,而其中一些方法经验对改善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资源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韦人 《城市开发》1995,(6):45-45
水资源与城市发展韦人人口剧增而水资源不可能剧增。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700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数的1/4,在世界排名第88位,是一个“贫水”国家。但是,我国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居世界前列,占世界可能利用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8.
赵锂 《住宅产业》2010,(11):74-7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又是一个水污染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4,是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北京市水资源和城区水环境北京市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00m3,是世界人均的三十分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为3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亿立方米,地下水23.4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天津推动再生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是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60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6,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0,远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占有量1000m^3的缺水警戒线。引滦入津工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紧缺,但仍无法改变水资源持续匮乏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