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凭借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背景,立足于教育行业,将"建设数字化环境、以专业化服务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其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继成功推出"校际通城域教育网"、"校际通数字校园"、"校际通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校际通企业Elearning"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国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与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第一届“校际通”杯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国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与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第一届“校际通”杯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    征集范围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案例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案例3.相关课/积件或课堂实录等音频、视频作品征集要求1.必须是尚未在专业期刊和报纸等相关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仅限于征文)。2.案例要求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3.征文的篇幅以3000字左右为宜,不超过5000字;课/积件或音频、视频作品刻录为光盘,…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国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与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第一届“校际通”杯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  征集范围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案例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案例3.相关课/积件或课堂实录等音频、视频作品征集要求1.必须是尚未在专业期刊和报纸等相关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仅限于征文)。2.案例要求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3.征文的篇幅以3000字左右为宜,不超过5000字;课/积件或音频、视频作品刻录为光盘,要求…  相似文献   

5.
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凭借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背景,立足于教育行业,将“建设数字化环境、以专业化服务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其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继成功推出“校际通城域教育网”、“校际通数字校园”、“校际通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校际通企业Elearning”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校际通城域教育网”解决方案是校际通公司针对城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紧紧围绕“路、车、货、驾驶员”这四要素,实现教育政务电子化、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2004,(6):128-128
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国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与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第一届“校际通”杯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  征集范围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案例。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案例。3.相关课/积件或课堂实录等音频、视频作品。征集要求1.必须是尚未在专业期刊和报纸等相关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原创性作品(仅限于征文)。2.案例要求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注重科学性和创新性。3.征文的篇幅以3 000字左右为宜,不超过5 000字;课/积件或音频、视频作品刻录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用好信息技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校校通"工程的需要,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定势.徐晓东博士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下,提出并领衔主持了<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子课题,目的就是为"校校通"工程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及样板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8.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过,关中客今天不想也无力谈论天下大事,这里只想说说诸君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合"与"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自从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之后,计算机教育开始逐步进入中小学,成为中小学课程之一.到了200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为更国际化的名称"信息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下简称"NOC活动")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贯彻《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集中展示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成果的平台,也是面向国际的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的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14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就要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了.继2003年和2004年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已发展成为中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地区最广和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得到了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目标就是我们公司发展和成长所追求的目标."校际通"将致力于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服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作为"北师大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有实力做到.  相似文献   

12.
我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从2002年到2006年,在徐晓东教授为首的专家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小灵通信息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学研究>(简称<饮食与营养>)的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下面就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策略、方法、意义作简单汇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起跑年.2006年,对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者、教材研制人员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都是值得期待和充满挑战的一年:即将揭开面纱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修订稿、已经在筹备中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等,都会显著减少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战略不确定性,各级各类人员将顺势而上,谋划并启动"十一五"期间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与教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用好信息技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校校通”工程的需要,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定势。徐晓东博士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下,提出并领衔主持了《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子课题,目的就是为“校校通”工程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及样板课程资源。笔者所在学校是承担《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暨专项课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学研究》(简称“饮食”课题)的单位之一。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基于网络的实践学习、网络探究、在线会议、论坛交流和电子档案评价等学习活动,从形式和操作角度对其结构特点、使用方法与技巧等进行了归类整理,发现它们都有较为稳定的结构范式。本文就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的界定、构成、功能与应用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至今的4年中,教育信息化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也成就了一批立足国情、寻求技术创新、服务教育的教育信息化专业公司,而北师大“抚育”的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天生的学院派背景和技术优势无疑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近日,记者走访了该公司,并有幸采访了该公司的总经理孙波先生、副总经理殷峰先生和教育总监余胜泉博士。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02]37号)精神,近半年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结合广大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与实践,认真组织并踊跃开展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3日,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举行之后,即时召开了有专家、评委、各地组委会代表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参加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下简称"NOC")第一次筹备会议.会上,香港数码教育有限公司总裁蔡锦忠先生向活动组委会无偿捐赠了200套NOC创作平台,用于推动和支持整个活动的开展和举办,特别是"网络中文竞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班班通"建设及应用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大举措,本文从"班班通"建设思路、建设模式以及功能应用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指出了基层教育单位在建设班班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具体到各地区,"校校通"工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时至今日,进展情况是怎样的? 揭强:回顾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其实早在1999年,几所 重点学校就成功地进行了校园网建设的尝试.尽管所有应用都是很有限的 窄带联接,但标志着"校校通"萌芽的开始.2000年,响应全国"校校通"工程 建设的号召,南山区开始了全区性网络规模化建设,构建"校校通"的骨骼.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也愈加深入.但不论技术如何花样翻新,在教学中,技术与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依然主要经由视觉、听觉通道实现.这也是教育技术一度被称作"视觉教育""视听教育"的原因所在.但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或将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