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在模拟通信基站内试验研究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得到了热管换热器排热量和排热能效比随室内外温差及风机功率的变化特性。在DeST平台上建立了通信基站的典型模型,计算了空调单独排热工况和热管换热器-空调联合排热工况的运行参数,分析了联合运行工况的节能率、节电量和静态回收期,结果表明,通信基站采用热管换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
回收隧道窑废气余热是陶瓷工业节能措施之一。本文比较了各种回收废气余热的方法,认为采用重力式热管换热器效果最佳。因而重点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应用重力式热管换热器若干技术问题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移动通讯基站需要全年连续运行、传统空调设备常年制冷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双层四棱锥热管散热屋顶模型方案。该方案采用重力热管将基站内的热量传递到室外,实现了基站无动力散热的目的。文章对该模型进行了散热量的理论计算及热量平衡校核,对实际工程设计计算具有参考意义;进行了热管启动性能实验,实验表明在倾角为30℃、充液率为50%时,热管启动时间最短,启动与运行温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7)
一款具有新型结构的热管换热器,与传统的此类换热器相比,新装置可以方便地安装螺旋型翅片,使其换热效果在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除尘的功能。针对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热管换热器,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新型换热器不但换热效率有所提高,而且具有一定的除尘能力,这种新型换热器采用的是螺旋翅片形式的热管,烟气流通区域存在有环形流道,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它使得灰尘颗粒在翅片管以及换热器内壁表面聚集,同时由于重力作用,这些灰尘在达到一定重量后就会沿着翅片的倾角降落到排灰斗中。  相似文献   

5.
<正> 热管具有许多优点,是高效传送热量的元件。近几年来,在国防和民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以回收废热为目的的热管换热器发展得很快。在国外已经商品化生产,并有标准系列。国内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热管,并在电子设备、工业窑炉等方面得到应用。它在节能和其它各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前景。今年,我厂应用热管新技术,在隧道窑总烟道闸板之后的烟道内,安置重力式热管换热器一台,对烟气废热进行了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热管的主要设计参数列入表1。  相似文献   

6.
王晶晶 《山西建筑》2014,(15):219-220
简要介绍了热管换热器的特点,通过对热管换热器与其他换热器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热回收领域的优势,并结合工程实例,以实际数据证明了热管换热器在空调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使用条件需要不同结构的热管热回收装置,为了设计开发出适用于空调系统使用的高效热管热回收装置,针对热管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种类、结构形式、材料、工质等内容进行分析,并从技术、经济出发,采用了铜制热管、铝制翅片、正三角形错排、整体平板翅片换热器技术,制造加工出空调系统用高效、倾斜、重力热管热回收装置,并进行了加压检漏试验。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应用于信息机房空调系统的热管换热器的流程.热管换热器的总驱动温差为室内外温差,单级热管换热器内部制冷剂的恒温特性导致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两侧热容不匹配、等效热阻较大,可通过增加热管级数来降低换热器的热容不匹配程度,从而降低等效热阻,提高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应用于机房制冷的工作原理,计算了不同热交换效率下,热管换热器的全年最高可利用环境温度及可利用小时数,并计算出热管单机全年的制冷量以及和空调(EER=3)对比的节电量。  相似文献   

10.
对热管换热器与其他类型换热器的传热热阻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说明热管换热器高效率的原因以及为什么热管能在小温差下进行余热回收。同时,给出提高建筑空调余热回收用的热管换热器的热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管在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余霞  王文  王如竹 《暖通空调》2004,34(5):26-29,46
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热管技术的特点,回顾了热管在空调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热管技术在空调系统热回收、房间空调除湿、冰蓄冷系统、汽车空调及太阳能吸收式空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热管式空气换气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管技术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地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介绍了对两种典型地源换热器的散热试验研究:粉质粘土中的垂直单U管、地表水中的水平单U管。研究发现,两种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差别很大。从开始试验到循环水温度稳定所需要的过渡时间上,地表水换热器比粉质粘土埋管型换热器要快得多。从传热能力来看,地表水换热器的单位管长换热量比粉质粘土垂直单U管要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现有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特点及问题.对新型脉动热管应用于空调系统排风余热回收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可以启动运行,并回收热量,但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取数值计算与解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建地埋管换热器与地上机组耦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变热流边界条件下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与地上机组耦合运行的非稳态特性。分析了连续运行工况和间歇运行工况下地源热泵机组COP、单位管长换热量、埋管进出口流体温度及钻孔壁面平均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结合虹桥站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设置方案,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换热效率,土壤温度变化特性以及系统运行特点与可靠性,阐述了铁路客站工程应用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势和应注意的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6.
In two earlier papers [Y.H. Yau, Application of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to dehumidification enhancement in tropical HVAC systems—a baselin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46 (2) (2007) 164–171; Y.H. Yau, The analysis of enthalpy change with and without a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in a tropic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30 (15) (2006) 1251–1263], 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the baselin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 pipe heat exchanger (HPHX). In the present paper, a complete empirical transient systems simulation program model is assembled to estimate the air states as well as the entire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energy consumption of an operating theatre located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地下埋管系统环路方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内工作流体的确定以及地下岩土热平衡的维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建平 《暖通空调》2005,35(2):82-85
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计算实例重点论述了地下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包括换热器形式及管材选择,管径、管长的确定,管道阻力计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