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海老饭店"的非遗重任2014年11月,"上海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这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是"上海老饭店"。在已经颁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整体菜系的烹饪技艺入选的,本帮菜算是第一个。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化石,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2.
正宗本帮菜应该是个什么味?浓油赤酱还有没有市场?老字号有哪些怀旧风情?食文化如何走向百姓?这些问题将在八月十五号到八月十八号的传统上海菜大师宴上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 由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发起、由餐饮老字号上海老饭店和绿杨村酒家具体承办的这次本帮菜大师宴尚未正式推出,上海烹饪业内已经传来惊呼:这一桌大师宴将是传统上海菜的"活化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吴门人家     
《美食》2013,(7):2
简介"吴门人家"其中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苏州船点制作技艺两项已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门人家"好菜多,故事多,其严守商道,菜肴不用味精、工业添加剂,得到多位世界著名人士的  相似文献   

4.
王瑾 《食品与生活》2008,(2):28-28,I0001
随着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正式出炉,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术与南翔小笼、功德林素食等12种传统食品手工技艺成为了“可以吃的文化遗产”。王家沙的本帮点心制作技艺植根于上海,像录音机把声音录下来一样,记录着上海点心的前世与今生。  相似文献   

5.
《美食》2009,(2):77-78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于元宵节期间在北京举行,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也在此间亮相。  相似文献   

6.
许无忧  李春晖 《美食》2024,(1):21-28
<正>田建华,1950年生,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评委、国家职业技能裁判员、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省级苏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烹饪协会常务理事。田建华大师厨艺高超、为人低调,是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苏帮菜文化的领军人物。在许多公众场合,很少能听见他高谈阔论,只有在评判菜品时,才能耳闻目睹他的精辟见解。他为人谦和、礼让在先。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在苏帮菜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烹饪界亦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当天,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也是中国人最重要传统习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年夜饭的烹饪技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法现代化的传承人,多年来深入学习、研究各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法,传承各家非遗技术,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法创新应用在传统年夜饭的主菜、主食以及甜品的制作中,在保留原有年夜饭最地道口味的同时让年夜饭更加健康,又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深入了解和亲自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烹饪技法,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因为第二季《心传》里以较大篇幅拍摄了上海本帮菜的大本营"上海老饭店"和李伯荣大厨,令城隍庙的"上海老饭店"生意奇好,浦东三林塘一些小饭店的生意也跟着沾光,尤其是由李氏后人开的三林本帮馆,天天吃客盈门,扣三丝每天只卖四份,还要提前一周预订。  相似文献   

9.
吴門人家     
《美食》2013,(8):6
簡介"吴门人家"其中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苏州船点制作技艺两项已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门人家"好菜多,故事多,其严守商道,菜肴不用味精、工业添加剂,得到多位世界著名人士的好评:被贝聿铭先生赞为"天珍海味""香港的王享之先生称之"天厨珍供,味冠人寰";台湾故宫博物院张光远先生评品其为"皇帝美食"等等。  相似文献   

10.
吴门人家     
《美食》2013,(9):4
<正>简介"吴门人家"其中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苏州船点制作技艺两项已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门人家"好菜多,故事多,其严守商道,菜肴不用味精、工业添加剂,得到多位世界著名人士的好评:被贝聿铭先生赞为"天珍海味";香港的王亭之先生称之"天厨珍供,味冠人寰";台湾故宫博物院张光远先生评品其为"皇帝美食"等等。  相似文献   

11.
吴门人家     
《美食》2013,(6):2
<正>简介"吴门人家"其中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苏州船点制作技艺两项已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纸》2006,25(9):69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安徽省泾县“宣纸制作技艺”名列其中。这标志着我国传统手工“宣纸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正式被确认为国家级保护对象,这对传承宣纸技艺、弘扬宣纸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夏布织造技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起草了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指导方针和纲领的草案后,各个国家也都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但夏布织造技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里只有目录,没有具体内容。而本研究从分析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现状入手,结合夏布具体织造技艺,提出了其数字化内容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完善对夏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对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也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14.
廖琼  黄学辉 《新食品》2008,(13):71-71
在国务院2008年6月7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酿制技艺”作为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代表,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项目。作为中国白酒二锅头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索海"是用整块皮做底和靴腰的软靴子,也就是套鞋,"固图勒"是靴子的意思。索海固图勒皮子加工工艺,是蒙古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技艺,是自然、原生态、纯手工的工艺。索海固图勒200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蒙古族的传统制靴工艺已经非常少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势在必行,加深对这种传统制靴工艺的研究也意义深远;索海固图勒传统制靴工艺复杂、考究,本文着重其制皮工艺的探究,以期通过这种传统技艺挖掘其文化内涵,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做一些实际工作,给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行知 《中国酒》2008,(5):54-56
2007年6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星二锅头被认定为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的文化遗产。参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的有关专家,如华觉明、周嘉华、李士靖等,在论证意见上这样写道:“红星二锅头酒酿制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地域特色鲜明,体现并见证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酿酒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同意‘北京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申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意见无疑是对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50多年来在二锅头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方面作出的肯定和赞许。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8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初选项目紧急会议”上获悉:“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已被文化部列入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15项“非遗”初选项目之一,这是我国传统手工造纸术首次申报世界“非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14日,适逢我国第三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名单,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被批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星公司因全面继承了北京12家老字号酒坊之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而被列为这一技艺的正宗传承人,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下发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耒阳市"蔡伦古法造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继"千年古县"之后,该市荣膺的又一"国字号"文化名片。"蔡伦古法造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技艺发端于东汉永元间(89-105),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化、科技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耒阳古法造纸技艺源于蔡伦亲授,是对蔡伦古法造纸技艺完整系统的继承,距今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53项),湖南省耒阳市申报的"蔡伦古法造纸"和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申报的"木版水印技艺"名列其中。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