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一、送经机构部件的改进 1511M型织机,其送经机构属于半积极式,采用摩擦锯齿轮利用三只撑头,靠毛毡摩擦来达到送经目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深感该机构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开发品种、增大机幅、大卷装、提高产、质量等已经不能满足要求,B20送经锯齿轮转动速度无规律,时快时慢,时转时停,在正常回转中有停顿现象产生,造成稀密不匀云织疵点,同时对开车稀密  相似文献   

2.
刘慧娟 《纺织器材》2007,34(B04):36-36
1存在问题 有梭织机的机内送经机构在送经过程中依靠撑头撑动摩擦锯齿轮作间歇运动。为保证摩擦锯齿轮在撑动时不产生过多的转动,同时防止撑头回退时回转,依靠制动盘弹簧的压力和扭力,通过摩擦锯齿轮中的毡垫与摩擦锯齿轮的摩擦来起作用。由于织机长期运转和润滑油流到毡垫上,使得摩擦锯齿轮和毡垫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打滑,因此撑头在撑动摩擦锯齿轮时会产生一种惯性转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511型织机送经传动机构如图一所示。当摩擦锯齿轮B_(20)被撑动一定角度,通过一对伞形齿轮B_(36),B_(37)传动蜗杆B_(19)和蜗轮B_5,使送经齿轮B_6带动经轴齿轮B_7,送出一定长度的经纱。按照通常的解释:由于蜗轮上作用着传递过来的经纱张力距M_5,为了保证送经运动的确定性,送经蜗轮传动必须自锁。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送经蜗轮传动是否自锁,有无自锁  相似文献   

4.
1511型织机送经传动机构如图一所示。当摩擦锯齿轮B_(20)被撑动一定角度,通过一对伞形齿轮B_(36),B_(37)传动蜗杆B_(19)和蜗轮B_5,使送经齿轮B_6带动经轴齿轮B_7,送出一定长度的经纱。按照通常的解释:由于蜗轮上作用着传递过来的经纱张力矩M_5,为了保证送经运动的确定性,送经蜗轮传动必须自锁。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送经蜗轮传动是否自锁,有无自锁的必要……,还是一些  相似文献   

5.
在织造生产中,1515型织机送经机构不能适应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为此对这种送经机构进行改进,将现有送经机构改为差微送经机构,即在原有送经机构上加装一套差微齿轮来控制经纱的张力和送经量。其特点:一可改善经纱张力,二可减少狭机改阔幅后前道工序的改造费用,以充分利用原有整经和浆纱设备。差微齿轮由四只伞形齿轮和两套送经传动所组成,在阔幅织机上分别传动两只织轴,当经纱张力稳定时,即两织轴直径相等,周转差动齿  相似文献   

6.
PAT型喷气织机电子送经机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浩贻 《棉纺织技术》2001,29(6):375-377
传统的送经机构都是机械式的。 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电子式积极送经机构 ,它的机构简单、作用灵敏 ,适应高速 ,是织造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 ,电子式积极送经机构是由经纱张力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织轴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本文拟对PAT型喷气织机电子送经机构进行分析。1 送经机构的工作分析PAT型喷气织机的送经机构是由接近开关感测经纱张力 ,微机控制 0 .4kW送经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箱和送经变换齿轮带动织轴构成非连续式送经系统。活动后梁、张力弹簧、液压缓冲器使经纱张力得以调节、均衡 ,如图 1所示…  相似文献   

7.
LH4型超越离合器式外侧送经机构是在LH1~3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了解该型的改进设计,有利于使用厂的进一步掌握调整和扩大使用。一、LH4型送经机构工作原理(图1) 当装在布机曲轴上的送经凸轮1回转时,双臂杆2即往复摆动,双臂杆的下臂推动往复杆4上的撞块3向右移动,回复弹簧5使往复杆向左复位。往复杆向右推动超越离合器6带动竖轴转动,通过蜗杆7、蜗轮8、送经齿轮9传动织轴10送出经纱。当往复杆向左移动时,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准备工序浆纱机幅宽的限制 ,公称筘幅在 2 5 0cm以上的宽幅织机中一般采用双织轴送经。用于双织轴送经的机构有电子式和机械式。在机械式双织轴送经机构中 ,使用较多的是片梭织机中的周转轮系差速器。在我们开发的GA61 5型宽幅系列织机上 ,消化吸收了片梭织机的差动装置 ,并经过改进 ,设计为直齿差动轮系 ,成功地应用于GA61 5H2 80型宽幅织机上 ,效果良好。1 齿轮分布简图图 1 行星轮系中齿轮的分布1 蜗轮刚体 ;2 蜗轮 ;Z3 、Z4、Z5、Z6 过桥齿轮 ;Z1、Z2 内套轴、中套管齿轮。在GA61 5H型有梭宽幅织机中 ,机外送…  相似文献   

9.
1515型织机锯齿轮的安装,需用一只手推动送经锯齿轮(B20),在制动盘弹簧(B61)安装落位的条件下,使送经锯齿轮制动盘(B21)凹槽刚好嵌入锯齿轮托脚凹槽中,再用另一只手固紧送经锯齿轮轴制止圈支头螺丝,由于制动盘弹簧弹力大,故安装十分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KarlMaryer和Liba定长诱导积极送经机构的结构原理。介绍了经轴传动系统、定长变速机构A、送经变速机构B、比较调整机构等各送经机构的组成部件。通过分析,阐明了线圈长度与变换齿轮和定长速比等关系,同时描述了上机调试的正确步骤,并对KarlMaryer和Liba两种送经机构进行了比较。列举了定长诱导积极送经机构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编机上的电子送经系统一般有蜗轮蜗杆式和多级齿轮式两类传动形式,分析这两种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送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测试两种送经系统传动下的送经量偏差率。结果表明:蜗轮蜗杆传动比多级齿轮传动送经有更高的精度;当整经成形良好时,经轴的周长偏差对送经精度的偏差影响较小,对织物品种的影响也较小;良好的生产环境以及定期检查蜗轮蜗杆和齿轮的传动状况都有利于提高送经精度。  相似文献   

12.
SULZER RTI L5000型喷气织机的送经机构,是积极传动消极调节式。由织轴传动、经纱张力检测和送经量调节装置三部分组成,且相互制约。在织造过程中,随着织轴卷绕直径的不断变化,张力检测系统不断地调整张力连杆,从而改变无级变速的传动比,使之送出张力一致的经纱,满足了织造的要求。一、L5000型喷气织机送经量计算如附图所示送经机构由主轴传动链轮Z_1、Z_2,通过Za、 Zb传到变速箱中的蜗轮蜗杆P_1、P_2,经离合器传动无级变速皮带盘d_1、d_2,再经伞齿轮Z_3、Z_4经离合器传动蜗轮蜗杆P_3、P_4与齿轮Z_5、Z_6带动织轴传动。由图可知该送经机构每纬送经量可用下式  相似文献   

13.
GA701型送经机构是为了适应喷气织机的高速(400转/分)、大卷装(盘片直径为650毫米)而设计的摩擦传动式自动送经机构。本文主要介绍此机构的设计,并通过离合器的运动分析讨论了织造时离合器工作情况,以及计算了织造过程中大、小经轴时的经纱张力变化。最后,简短地叙述了此机构运转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织机的高速化和织造品种的多样化,对送经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准确控制送经机构的运动。而送经机构是一个典型的复杂、联动、时变、非线性、强干扰送经系统,传统的PID调节器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并应用该算法面向SAURER400织机送经系统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仿真曲线在响应时间和超调方面优于PID控制曲线。该控制方法在电子送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崔江红  张素香 《棉纺织技术》2000,28(10):590-591
分析了间歇式电子送经机构的送经原理及送经缺陷,提出将其改为连续式电子送经机构的具体方案,详细阐述了该送经机构连续均匀的送经原理及送经特点,并对有关的连接部件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进。  相似文献   

16.
原1515—75英寸织机送经机构系半积极式,它主要是籍筘框脚K_1、K_2的往复运动撑动锯齿轮B_(21),再以伞形齿轮B_(36),蜗杆B_(19),蜗轮等传动,使经轴不断将经纱运出的;另一方面,由后梁及张力杆的作用,使送经运动能自动调节,但由于该机构对经纱张力受到一定的抑制,尤其是从上机到下机全部时间内,经纱张力不可超过一定范围。在我厂该机构只能织造二股线  相似文献   

17.
日本ISL725型剑杆织机送经机构的原理与结构都与我国目前仍大量使用的1511和1515织机具有相似性,送经和卷取部分是日本引进美国德雷珀公司剑杆织机专利后制作的,具有其独到之处。送经机构在织机设计中是一项重要机构,它的运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功能。很难想象没有一套完善合理的送经机构的织机,会织出高质量、多品种的织物来。正因  相似文献   

18.
织机送经机构的工作情况,对于保证织造过程良好的张力状态,获得均匀纬密的织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毛纺工业普遍使用的毛织机为H212型毛织机,该机虽具有品种适应性广、操作方便等优点,但由于送经机构为消极调节式送经,织造时纬影、厚薄段的大量产生,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同时给设备维修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在较长的岁月里,各厂对该送经机构虽然作了一些改造,但收效甚微,没有根本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淳纺织机械厂研制的SGT431送经机构较完满的解决了这一疑难,实践证明H212毛织机安装该送经机构后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2月20日,在上海第十一毛纺织厂举行了HZ_(72)型织机送经、卷取机构联动改造鉴定会。上海毛麻联合公司、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二毛,三毛等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上海毛麻科研所关于这个项目的技术总结及上海十一毛纺厂的用户报告,并赴现场观看了该装置的应用后,一致认为:本项目成功地在HZ_(72)织机上移植应用SGT420型半积极式送经装置,并相应将间歇式棘轮卷取改为连续式齿轮卷取,实现了卷取与送经机构的联动,机构设计较合理,为HZ_(72)型织机改造送经  相似文献   

20.
南通国棉三厂进口的比利时毕加诺织机120台,经过三年的正常生产证明该机的送经机构送经均匀、布面质量好,工艺范围大,与其他进口的同类织机——瑞士沙拉织机送经机构相比机构简单,由于该送经机构的所有另件位于墙板外面比1515型织机送经机构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