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大宁水库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下基岩帷幕灌浆试验为例,从灌浆试验区地段选择、灌浆压力初选、浆液比级、灌浆分序、灌浆方法、灌浆效果检查等方面对灌浆试验方案设计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不同孔序灌前与灌后压水透水率Lu值、单位注入量与不同孔序之间的关系、检查孔与先导孔灌前压水透水率Lu值以及检查孔各段透水率Lu值"共4个方面的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试验过程中随上部防渗墙抬动而调低灌浆压力值的情况,确定了大宁水库工程基岩灌浆施工所需要的施工参数,为正式进行灌浆施工提供了技术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基灌浆中若干问题诌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灌浆工程设计中超前导孔、灌浆压力、开灌浆液水灰比,灌段透水率、高压浓浆、灌浆体耐久性、设计深化及初步建议等问题进行诌议,以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前灌浆工程设计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超前导孔、灌浆压力、开灌浆液水灰比、灌段透水率、高压浓浆、灌浆体耐久性,设计深化等值得研究。就上述问题,本文阐述了个人的看法,并提出建议,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4.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规模巨大,且厂区主要以硬脆玄武岩为主,内部赋存柱状节理、长大错动带等诸多不利地质条件,厂房防渗问题突出。通过在左右岸地下厂房选取玄武岩柱状节理部位进行帷幕灌浆试验,研究验证帷幕灌浆施工方法、工序、分段方式、孔位布置间排距、灌浆压力、开灌浆液水灰比等灌浆参数,还对比分析了普通水泥浆液及湿磨细水泥浆液不同开灌水灰比条件下的可灌性。帷幕灌浆成果及灌后检查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灌浆工艺、工法适合白鹤滩地质条件,能够保证白鹤滩水电站防渗帷幕效果。  相似文献   

5.
权头水库扩建坝体防渗灌浆工程,单孔分层帷幕灌浆施工包含上层坝土充填式混合浆液灌浆及下层基岩纯压式水泥灌浆,工程区别于一般单一帷幕成型形式,其特点为上下层灌注顺序相反,待凝时间不同,合格标准不同。由于上层帷幕各孔段待凝时间过长,需严格控制钻灌工艺、参数,避免因复灌而造成材料及工期的损失。施工前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参数,通过对帷幕灌浆试验区检查孔岩芯进行分析,灌浆达到预期效果,灌段单位注入量和透水率的变化符合灌浆规律。  相似文献   

6.
张文倬 《四川水利》2001,22(5):20-23
对坝基灌浆中砂砾石层可灌性,灌浆材料,浆液扩散半径,充填式灌浆寿命,串浆孔,固结灌浆压力,固结灌浆压水试验标准,稀浆和浓浆闭浆问题等,提出粗浅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坝基灌浆中对砂砾石层可灌性、灌浆材料、浆液扩散半径、充填式灌浆寿命、串浆孔、固结灌浆压水试验标准、稀浆与浓浆闭浆问题等,提出粗浅意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合理的灌浆方法和灌浆参数,了解小溶江水库大坝基础岩石的可灌性,对大坝坝基进行了帷幕灌浆试验。本文介绍了试验的布置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检测方法,并对灌浆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成果表明:试验区基岩可灌性良好,灌浆后的基岩透水率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选择的灌浆方法和相关施工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范与地质条件关系、透水率与可灌性的关系、水泥浆液水灰比的设置、灌浆压力的记读方法,以及斜孔灌浆、劈裂灌浆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帷幕灌浆一律布置为铅直孔在某些情况下不恰当,但一律提倡斜孔则更加偏颇;规范中采用多级水灰比的规定不是灌稀浆;稳定浆液适宜于纯压式灌浆雨不适宜孔霄封闭灌浆法;劈裂灌浆对提高灌浆质量和施工效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劈裂灌浆技术对鱼岭水库窄心墙高土石坝的坝体作了补强加固。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分序分期施工;注浆管分段封堵;孔口高压力控制、负压限时;用坝体变形位移比控制灌浆量;严格掌握坝体上部各孔每次灌浆量,达到全坝体浆液基本均匀等工艺。整个灌浆过程遵循“低压、浓浆、慢灌”原则,达到了安全施工,灌浆量大,帷幕厚,浆、坝互压作用好等目的,从而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和变形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小湾水电站拱坝横缝接缝灌浆施工通过灌浆性能试验,确定采用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较好流动性的0.45∶1低水灰比浆液,且实现大部分灌区采用0.45∶1单一水灰比浆液灌注;对于特殊灌区通过采取"混凝土超冷、降低上游水位、湿磨水泥浆液灌注、提高灌浆压力、补打进浆、排气孔及采用化学浆液灌注"等多种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横缝压紧和多层多灌区串漏等复杂条件下灌浆施工,并取得较好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于水泥灌浆水灰比的选用,中西方灌浆理念的不同,对水泥浆液水灰比的选用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项目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融合了中西方不同的灌浆理念,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最终采用了1.5∶1、1∶1、0.5∶1水灰比组进行固结及帷幕灌浆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湾水电站拱坝横缝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站大坝横缝接缝灌浆施工前,进行了室内及现场浆液性能试验,为施工提供了方案和依据,采用0.45∶1水灰比浆液对小湾水电站横缝进行接缝灌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鲁平 《人民长江》2002,33(Z1):82-86
Based on the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cement grouting at the reservoir emptying and power tunnels of the TSQ stage Ⅰ Hydropower station, some issues on quality control of cement grouting of hydraulic tunnel are discuss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vision of current standard (SL62-94). It is regarded that the refilling grouting could not be used for remedying the thickness of concrete lining; the end sealing of refilling grouting section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higher grouting pressure would be used. For the consolidation grouting, grout return pipe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grout hole top for pure pressure type grouting; five-grade water cement ratio of grout mix is suggested; a certain standard should be specified for changing the grout to thicker mix by skipping the intermediate grade; the standard for ending the grouting should be relaxed. In current grouting standard, some term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for contact grouting of steel penstock and spiral case and for plug grouting of circular-anchor hole.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变态混凝土注浆浆液扩散情况,根据变态混凝土注浆的特点,建立注浆模型,分析影响注浆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注浆扩散试验结果,用多元回归分析各个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得出各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对公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注浆扩散情况与受注介质的注浆压力、单孔注浆量以及浆液的水胶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该研究所得公式可以指导变态混凝土注浆施工,优化变态混凝土注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刘国正  朱飞  赵文强 《人民长江》2016,46(13):66-70
为避免建设在煤矿采空区上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需对采空区进行注浆处理,基于田口方法对所用注浆材料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在3因素4水平正交表中确定的试验方案下进行了注浆结石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随后基于试验结果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信噪比和贡献率分析,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粉煤灰、膨胀土掺量和硅粉掺量3种可控因素对注浆结石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据此得出了注浆材料最优配比。最后,利用田口方法对最优配比条件下的注浆结石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验证试验表明,注浆材料最优配比条件下的试验值与田口方法的预测值比较吻合,确认了田口法在注浆材料配比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灰比和偏高岭土掺量对硫酸铝盐水泥的流动度、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龙门石窟裂隙防渗的灌浆工程为例,开展流动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干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初始流动度大小与水灰比、偏高岭土掺量均成正比;水灰比越高,微膨胀率越低,甚至出现一定收缩,整体上膨胀率随偏高岭土掺量增大而变大;抗压强度大小与水灰比、偏高岭土掺量均成反比;7 d的抗折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增大而减小,养护28 d的抗折强度恰恰相反;抗折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回落幅度相对较大;黏结强度随水灰比先增大后减小,随偏高岭土掺量增加,黏结强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在水灰比为0.5时,出现1个峰值。 试验结果可为龙门石窟的现场灌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同类石质文物的灌浆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勉 《人民长江》2015,46(22):67-69
陶岔渠道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岩体破碎、裂隙发育、透水性强,给灌浆施工带来诸多困难。为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和地层先进行灌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得到灌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的相关参数,包括压力、流量、水灰比等。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灌浆施工工艺的举措,灌后渠首的坝基承载力和防渗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裂隙渗水是导致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文物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一种无机环保的改性偏高岭土灌浆材料拟用于大足石刻保护工程,为研究该新型材料的可灌性,进行了室内模拟裂隙灌浆试验。通过石刻砂岩岩板控制裂隙的张开度,着重研究此种材料不同水灰比的浆液在不同灌浆压力、灌浆时间下的灌浆过程及浆体进入裂隙的最小宽度。试验表明浆液能进入的裂隙最小宽度值与水灰比、灌浆压力和灌浆时间均有关;水灰比是控制浆液可灌性的首要因素,而压力的提高并不能显著提高灌浆速度;提高水灰比、灌浆压力及灌浆时间均可改善细小裂隙的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砂砾石层灌浆施工中,水泥浆液的扩散半径决定着灌浆孔的布置和浆液消耗量,也是选择工艺参数、评价灌浆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水泥浆液的扩散半径是灌浆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影响水泥浆液扩散半径的几个因素(水灰比、孔隙比、灌浆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水泥浆液扩散半径最显著的因素,水泥浆液的水灰比越大,浆液中的多余水分越多,对水泥浆液流动性能的改善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