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主盐浓度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Co-P的影响。着重探讨不同主盐浓度对镀速和镀层形貌、成分及耐腐蚀性的影响,并得出主盐的最佳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主盐浓度为15g/L时,镀速最大,镀层均匀、紧凑、细密、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的是镀液中主盐浓度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影响,着重探讨主盐在镀液成分中的作用,通过试验不同主盐浓度对镀速和镀层形貌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主盐浓度的镀层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了镀层中的P含量,得出主盐的最佳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当ρ(NiSO4)=20g/L时,镀速最大,而且镀层均匀、密实,组织细腻,性能良好。镀层明显提高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镀液中缓冲剂浓度对铝合金表面化学镀的影响,利用测定镀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极化曲线等方法对化学镀的速度、镀层形貌、镀层成分和镀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缓冲剂采用丁二酸,其浓度为16 g/L时镀速最快,镀层均匀、致密、颗粒细小,并且镀层含P量最大,耐腐蚀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B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剂浓度对化学镀Ni-B合金的镀速、成分、形貌、耐腐蚀性有很大的影响,当还原剂浓度为1.2mL/L时,镀速较大,而且镀层均匀、紧凑、细密,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SiC浓度对铝合金表面电镀Ni-SiC的影响,着重探讨不同SiC浓度对镀速和镀层形貌、成分及耐腐蚀性的影响,并得出SiC的最佳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当SiC的浓度为80g/L时镀速最大,而且镀层均匀、紧凑、细密、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还原剂浓度对1060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SiC的影响,着重探讨不同还原剂浓度对镀速和镀层形貌、成分及耐腐蚀性的影响,并得出还原剂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当还原剂浓度为24 g/L时,镀速最大,镀层均匀、紧凑、细密、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镀液温度对AZ31B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B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温度对化学镀Ni-B合金的镀速、成分、形貌、耐腐蚀性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80℃时,镀速较大,镀层均匀、紧凑、细小,耐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镀液中还原剂浓度对铝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性能的影响。运用增重法分析了浓度对镀速的影响;采用JSM-5610LV型扫描电镜、能谱仪、CHI660C型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化学镀Ni-Co-P合金的表面形貌、微观成分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镀液中还原剂浓度为30 g/L时,镀速最大,镀层均匀、紧凑、细小,镀层的镍、钴含量适中,耐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化学镀镍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化学镀镍,研究了施镀温度和时间对镀速的影响,分析了镀层的形貌、成分组成及其与陶瓷层的结合情况,测试了镀层的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80℃的硫酸镍体系镀液中施镀60 min,可以得到平均厚度35 μm左右的中磷镍镀层;镀层致密、厚度均匀,且与陶瓷层相互嵌合、结合紧密,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镀镍层对陶瓷层有很好的封孔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La、Pr、Nd),研究了其对镀速的影响。对镀层进行了XRD分析,用SEM观测表面形貌,EDX分析镀层组成,并进行了耐腐蚀极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离子能显著降低镀速,甚至完全终止Ni-P的沉积。镀液中添加稀土时,镀层中不含稀土元素,镀层仍为非晶态结构,但P含量略有降低,镀层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镀液中含稀土(La、Pr、Nd)时,所得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腐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强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零部件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由元素的化学电化学等多项参数论述了元素在镁及镁合金中的腐蚀特点,并对镁及其合金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腐蚀数据进行了分析,为镁及镁合金进行合金化强化力学性能的同时提供相关元素腐蚀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铸造技术》2015,(4):873-875
在Mg-Zn-Zr镁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Sr或V,对其微观组织、室温疲劳性能和热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Sr或V,尤其是复合添加Sr和V,可以有效改善Mg-Zn-Zr镁合金的室温疲劳性能和热疲劳性能。与未添加合金元素相比,复合添加Sr和V可使其室温疲劳寿命增加248.2%,在300~0℃循环1 000次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增重减少79.2%。  相似文献   

14.
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Fe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喷涂+激光重熔两步法工艺对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覆Fe-Ni-Cr-B-Si合金;对熔覆层进行了微观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FeCr、FeNi和AINi3等相组成,熔覆层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及耐磨损性能郜明显高于基体.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合金元素Si、Mg、Fe、Zn、Cu及稀土元素Y、Sc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合理选择化学镀Ni-P合金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实验研究了硫脲、Pb(AC)2、KIO3、KI、Bi(NO3)2几种稳定剂及其复合对镁合金化学镀Ni-P合金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合NiSO4体系镁合金化学镀的稳定剂为KI KIO3,采用复合稳定剂的镀液稳定性及镀层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在优化的稳定剂及相应的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好,镀速高,镀层均匀、致密,孔隙率低,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表面锌铝合金冷喷涂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冷喷涂表面处理技术,将锌铝合金(ZA20)粉末喷涂到镁合金(AK63)的表面。采用OM,EMP和EDX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冷喷涂层与镁合金界面的微观组织,并对冷喷涂前后试样分别进行了硬度试验、结合强度试验、磨损试验及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基体与涂层之间未发生扩散,界面处无裂纹、孔洞和分层等缺陷,结合良好;涂层的硬度远远高于基体,是基体的近3倍;冷喷涂处理后的镁合金无论是在干摩擦条件下还是在有润滑油条件下都比基体镁合金具有更好的耐磨性;经冷喷涂处理后的试样自腐蚀电位(-0.26V)远高于基体镁合金(-1.62V),腐蚀电流比镁合金低2~3个数量级,冷喷涂处理后试样的耐蚀性好于基体镁合金。  相似文献   

18.
王宁  孙琴  陈刚 《铸造》2004,53(12):1008-1010
半固态加工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制备优质的半固态合金棒坯料.通过在亚共晶Al-Si合金熔液中搅入初生Si相为颗粒状的过共晶Al-Si合金,使颗粒状Si相在液相线温度下扩散到熔液中,成为形核质点,抑止枝晶组织的形成,从而获得满足半固态加工要求的非枝晶组织.结合电镜分析结果,对变质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将锡青铜喷涂专用粉末熔覆于纯铝基体表面,获得了含有气孔和裂纹的熔覆层.着重对激光熔覆过程中产生的气孔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减小和防止熔覆层气孔的最有效途径是减少H2的来源,同时较低的预置熔覆层厚度和较高的扫描速度,也能有效减少熔覆层中气孔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水溶液中,用PS-168C电化学测量系统分别测定了合金元素含量(w)分别为3.0%Cu、0.06%Mg、0.1%Si、0.75%Mn、0.2%Sb和0.1%Sn的ZA27合金,以及不含合金元素的二元ZA27合金的自腐蚀电位、线性极化电阻、自腐蚀电流和塔菲尔常数等电化学参数.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各合金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所加入的合金元素均降低了ZA27的耐蚀性能,其中锡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