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介绍了天镇县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情况,对各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各水文地质类型区地下水水量配置方案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的原则及方法,对洪洞县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分析各类型区补、径、排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林润仙 《山西水利》2009,25(5):20-21
大同市南郊区是全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为了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对该区水文地质类型区进行划分,从各类型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采补关系等方面对该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晓峰 《山西水利》2010,26(1):45-46
对阳泉市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水文地质类型区进行了划分,为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青凤 《山西水利》2012,(3):21-22,24
通过分析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流域和地貌类型对全市孔隙、裂隙、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类型区进行划分,制定了由市局对全市水文地质类型区进行划分、制电子版地图、培训工作人员、制定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具体工作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大同市南郊区地下水严重短缺,在对南郊区供水量及未来几年水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各水文地质类型区地下水资源配置方案,通过合理配置地下水资源,可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从而缓解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进一步扩展,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地下水健康的自然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7.
林甸灌区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的建设为灌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水利保障。文章对该灌区地下水类型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证分析,确定了该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并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军 《山西水利》2010,26(6):5-6,12
在全省机井普查、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成果和全省自动监测网建设的基础上,对全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就数据动态更新、信息共享、统计查询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鸡西市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质量监测成果,水化学类型分为5类,水化学特征可分为两个水质类型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质勘察越来越得到相关工程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地质勘察影响较大的水文地质条件,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分类和岩土水理性质,然后从地下水水位和水压力2个方面对水文地质的危害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相关研究对于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原平市地下水的现状,对各类型区地下水的开采做出具体分析,并制定了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案,实现地下水止降回升,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治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的,最后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我国地下水超采灾害、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轻微灾害区、一般灾害区、经济不发达的严重灾害区和经济发达的严重灾害区四类.根据各类型区的实际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各类型区的地下水超采经济评估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天津市控制超采地下水的经济效益及利用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作为替代水源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其特征,是评价水源地供水规模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石佛寺水源工程为例,详述了水源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教字模拟模型建立及其依据,并利用模型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合理的开采量和可靠度及对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为修建石佛寺水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指出了其局部区域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污染等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需要等,对全省地下水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以地下水功能区为研究单元,根据功能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考虑未来地下水资源利用需求,为加强地下水的开采控制管理,确定各功能区的控制开采量,提出了江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研究区进行了水文地质分区,并阐明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详细说明了各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特征。根据动态特征系统地分析了各水文地质区内含水层的赋水条件及地下水的循环条件,并对区域的开采潜力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地下水资源规划评价三维数值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盐城市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机制,在概化出盐城市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盐城市地下水资源规划评价的三维数值模型,并针对盐城市对各含水层地下水水位的控制要求,给出了各含水层的最优开采量,为合理开发利用盐城市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阿克苏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状况,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利用地下水长系列动态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阿克苏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阿克苏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等手段掌握的勘查资料,对大黑河旗下营段河谷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对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起到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图什哈拉峻地区地下水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佩玲  雷廷武  张石峰 《水利学报》2004,35(4):0061-0066
根据阿图什哈拉峻地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采用系统分解合成方法,在单一的潜水、承压水地下水模型子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冲洪积扇地区地下水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利用Develop Studio软件编制计算程序,对边界条件及垂向水交换量进行动态模拟,对潜水和承压水稳定流静态流场、非稳定流动态流场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该地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参数,参数分布与水文地质勘察所得含水层结构特点及富水区分布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在详细调查柴达木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下水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内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强的区域为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及塔塔棱河三大流域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系统处于良好可利用状况,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没有问题;其余各流域的山前补给径流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为一般—较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一些问题或较严重问题;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较弱区分布于各流域排泄区绿洲带内;盆地中心区排泄区和各流域咸卤水分布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性弱,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已经发生很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