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本发明通过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的小断面铸坯出坯旋转装置、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后将铸坯输送的出坯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所传输的铸坯的铸坯下线装置和控制装置构成的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实现了集铸坯输送、铸坯收集、铸坯旋转于一体,减少了设备投资,缩短了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全苏冶金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VNIImetmash)研制出一种新型水平连铸装置——柯利佐特(Gorizont)装置(见图1)。该装置可使两根铸坯同时从结晶器内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出;中间包置于在水平方向振动的水冷铜结晶器上。该装置总长15:n,高2.2:n。当拉制断面为150×150mm铸坯时,生产能力为15t/h。结晶器总长为1200~1000mm,两端装有二次水  相似文献   

3.
肖红  张亚  易兵  李广 《连铸》2015,(1):31-35
针对某钢厂生产电工钢板项目的实际案例,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推力辊式电磁搅拌器在230 mm铸坯上的最佳搅拌参数、搅拌参数随铸坯厚度变化规律及冶金效果。结果表明,电流为500 A,频率7 Hz,对230 mm铸坯能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同设备高推力辊式电磁搅拌器搅拌不同铸坯,为获得较好冶金效果,随铸坯厚度的增加,电流强度和频率分别呈线性增加和逐渐递减趋势进行调整。产品使用后的冶金效果表明:优化应用高推力辊式电磁搅拌器可以明显改善铸坯的凝固组织,提高等轴晶率。  相似文献   

4.
水平连续铸锭是一项新型技术,它在节约能源,提高成材率和改善铸坯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并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适于我国中小型冶金企业浇铸车间的技术改造和有色合金铸造。 一、概述 水平连铸拉拔装置是水平连铸设备的重要设备。 为了防止凝固坯壳与结晶器粘结而不使铸坯拉破,连铸通常采用了“结晶器振动——  相似文献   

5.
在连铸产品规格大型化、品种高端化的发展形势下,连铸机除主冷却工艺(即一次冷却、二次冷却)采取的有关新技术措施外,连铸后工序的铸坯冷却(也称为三次冷却)控制技术也有了新发展。本文描述了连铸后工序的铸坯冷却工艺特点,如铸坯表面淬火技术、铸坯缓冷技术、铸坯热装轧钢加热炉技术、铸坯热送和直接轧制技术等。并就各种工艺的冶金原理、技术特点、装备特点、生产实践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开发了大方坯表面喷水冷却系统以解决高温下细晶粒钢的冶金问题,并申请了专利。细晶粒钢坯轧制时常常发生热脆现象,这是因为高温下氮化铝析出所致。达涅利的方法是,当铸坯从结晶器出来以后立即快速冷却其表面,这样就充分利用了铸坯芯部释放出的热量,使铸坯表层形成细晶粒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和氧化铝,在钢  相似文献   

7.
连铸坯内裂纹的形成与防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韩志强  袁伟霞 《连铸》1999,(6):10-15
从力学和冶金的角度总结连铸坯内裂纹形成的原因,机理,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防止铸坯内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连铸机浇铸板坯时,拉坯装置和导向装置的导辊与铸坯表面相互作用,将铸坯从结晶器拉出并经导辊运送所需的力(即拉坯力F),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导辊结构这一因素。我们选择了新利彼茨克冶金厂2号转炉车间的板坯连铸机作为对象,对力F进行了理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液复合铸造法制备2024/6061铝合金铸坯,研究不同浇注间隙时间下双金属复合铸造行为与铸坯组织特点,分析界面组织演变、元素扩散规律和结合性能,揭示双金属铸坯界面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浇注间隙时间下复合铸坯均表现为冶金结合,界面形貌清晰、牢固。界面两侧Mg、Si、Cu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扩散,其中Si扩散距离最远。浇注间隙时间为20s时,复合坯料为完全的冶金结合,结合性能介于2024和6061铝合金之间,其硬度(HV)、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88.7、193.4 MPa、290.4MPa和20.8%。  相似文献   

10.
广州合金钢厂和酒泉钢铁厂方坯连铸机分别于1993年12月28日和18日顺利地开浇,投入热试车,成功地浇铸成150×150方坯,铸坯质量良好。这两台铸机均由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制造厂制造,广钢並由衡阳冶金机械厂安装公司安装。该设备是在综合了国内德马克、三菱重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翟冰钰  王万林 《连铸》2020,39(4):22-28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已成为了钢铁冶金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但薄板坯连铸具有拉速高、凝固速度快、铸坯宽厚比大等特点,使得铸坯容易出现表面夹渣、表面裂纹等缺陷,而这些铸坯表面缺陷问题的产生与结晶器流场、温度和热流分布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高温动态行为进行系统地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铸坯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更加紊乱、涡流速度更快,这不利于夹杂物的上浮,且容易导致卷渣的发生,增大铸坯表面夹渣缺陷产生的可能。此外,在钢液湍流和涡流的作用下,铸坯内温度分布不均,加上在高拉速下结晶器内热流更大,这使得铸坯表面更易产生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德龙公司钛微合金钢DL350铸坯中心裂纹、三角区裂纹和产品伸长率不足的问题。通过二冷配水优化制度结合冶金限制准则建立了铸坯传热模型,进行了二冷配水优化的研究;采用ANSYS仿真模拟0.9~1.2 m/min下不同比水量铸坯的温度。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能够良好吻合,并且优化比水量后的铸坯质量得到了提升,依据拉速关联配水法得出了不同拉速下0.9、1.0、1.1、1.2 m/min最适宜的比水量分别为0.68、0.73、0.77、0.80 L/kg。在生产上也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从优化后生产铸坯的低倍形貌来看,铸坯缺陷明显消除,铸坯的表面及内部质量均满足轧制等工艺需要,最终提升了产品的伸长率,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浇次第二块铸坯对应的冷轧卷表面带状冶金缺陷偏高原因,对浇次第二块铸坯在冷轧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进行了跟踪,通过跟踪可以确认,带状冶金缺陷主要有两种形貌,分别对两种形貌缺陷进行取样,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形貌的缺陷产生原因分别为氧化铝夹杂和结晶器保护渣卷渣导致。  相似文献   

14.
小方坯重压下技术是一项解决铸坯内部质量的全新技术。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冶连铸小方坯重压下工程实践的铸机技术特点,然后基于在180 mm×180 mm断面小方坯72A钢种的大量单辊重压下(5~20 mm压下量)结果,讨论了重压下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重压下和宽向延展、重压下和裂纹、重压下冶金效果等。实践结果表明:重压下能显著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消除缩孔、改善疏松和偏析,提高铸坯中心致密度;相比较于多辊轻压下,单辊重压下更不容易导致压下裂纹。  相似文献   

15.
程常桂  吴建成  梅俊学  金焱  齐士兵 《连铸》2014,(1):15-21,44
分析了连铸坯初始凝固区域钢液的凝固行为,研究了铸坯表面缺陷形成机制及其与结晶器内钢液初始凝固行为关系,探讨了国内外连铸坯初始凝固控制技术的冶金原理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从十九世纪中叶塞勒尔和贝塞麦研制水平连铸机起,世界各地的冶金工作者都在相继研究这项新技术。1930年,水平连铸技术开始应用于有色合金和生铁的铸坯生产,而对于钢的水平连铸,其难点主要是作为结晶器材料的石墨在钢水中  相似文献   

17.
黄社清 《连铸》2007,(3):39-42
介绍了连铸电磁搅拌器的分类及其对铸坯质量的影响,以及根据不同钢种的冶金质量要求合理选择电磁搅拌器的原则,分析了马钢方坯、圆坯连铸应用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皓  陈志军  郄俊懋  李鑫 《连铸》2015,40(2):23-28
通过电磁搅拌辊磁场形成图、安装方式、电流应用值及搅拌方式对铸坯的冶金效果的深入分析,采取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二冷区电磁搅拌在包钢宽厚板铸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搅拌不均、负偏析及启动时电磁干扰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宽厚板铸坯的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气隙阻碍铸坯与结晶器之间进行热传递,影响连铸生产效率和铸坯质量,对水平连铸结晶器内气隙产生的原因、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同时分析了影响气隙产生和分布的四个因素:金属液静压力、坯壳厚度(铸坯收缩)、结晶器冷却情况和铸坯自重。  相似文献   

20.
史学玉  岳峰  王飞日 《连铸》2006,(6):38-39
通过对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的优化,获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铸坯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