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矿山溜井垮塌问题频繁发生,探测手段较难满足后期治理工作要求的现状,本文采用BLSS-PE空区探测系统对三山岛金矿2#溜井开展了现场探测工作,得到了垮塌后溜井三维点云原始数据,建立了2#溜井垮塌前后复合模型,确定了垮塌溜井的三维空间位置,垮塌区域实际边界,垮塌区域发展趋势;计算了不同高程垮塌面面积以及垮塌体总体积;分析了垮塌区域对于相邻工程的影响情况,为后期矿山开展溜井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付高 《采矿技术》2013,(4):26-29,55
针对凡口铅锌矿深部5#主溜井局部发生较大规模垮塌的工程问题,采用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对溜井垮塌区域进行三维探测,精确地建立起垮塌区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准确地掌握溜井垮塌区的三维形态、空间位置和实际边界,计算获得溜井的垮塌体积和范围,形成能准确反映垮塌区实际边界现状的横剖面和纵剖面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两个对溜井实施修复的初步技术方案,对两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后,综合考虑经济和安全等因素,建议采用方案二作为5#主溜井垮塌区修复的最终技术方案,为溜井的恢复加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MS),对某矿山垮塌主溜井进行三维激光探测,获得垮塌空间三维坐标,利用3Dmine软件建立溜井垮塌空间三维可视化模型,及时掌握主溜井垮塌形态。运用FLAC~(3D)软件对主溜井垮塌破坏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主溜井垮塌对主井的影响,掌握了主溜井围岩的地压分布及垮塌破坏状况。数值模拟过程表明:主溜井正在加速垮塌,主井井壁没有出现塑性破坏,井壁最大弹性位移值达到了15 mm,主井-105~-135m区域为应力集中区,垮塌空间顶板上方区域出现了约30 m的拉伸塑性区。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应对主溜井垮塌的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山溜井空间形态复杂、探测难度较大、传统测量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溜井三维模型、从而导致数值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采用BLSS-PE空区探测系统对普朗铜矿N3-2溜井开展了三维扫描,得到了实测三维模型,并确定了垮塌区域;进一步耦合得到溜井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井壁周边均存在不同大小的拉应力,井筒上方、底部以及垮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应力集中,井筒内壁位移变形较大,长期放矿对井壁造成的冲撞和摩擦使井筒进一步垮塌的风险增加。数值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有利于提升其在矿山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溜井是地下金属矿山最重要的采矿工程之一,井下开采的全部矿岩都由此集中贮藏和转运,它的稳定畅通与否对矿山生产影响极大。由于溜井工程环境复杂,又长期受冲击载荷作用,稳定条件恶劣,主溜井破坏,轻者需停产长时间进行返修,严重者井筒报废,影响生产,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某矿山高溜井井壁破坏特征,针对该高溜井垮塌部位进行三维激光探测,获得高溜井破坏部位三维实体模型,进而建立溜井垮塌三维模型及垮塌结构图。并分析溜井垮塌主要原因为矿岩对溜井壁的冲击,造成溜井垮塌。垮塌方式与矿岩运动方向和井壁法向夹角有关,当夹角小于45°时,破坏形式以冲击破坏为主;大于45°时,则以剪切破坏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发生大垮塌破坏的相邻双溜井的特殊情况,在BLESS-PE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双溜井垮塌状况进行扫描的基础上,按照双溜井的不同致灾特性和使用需求,分别制定了废石溜井黏土水泥浆注浆加固和矿石溜井钢筋混凝土浇筑封堵及废石胶结充填的方法对双溜井进行综合治理。现场应用及监测结果表明,大垮塌双溜井治理后的稳定性良好,治理技术完全满足整个工程的实际需要。该种双溜井治理尝试为类似条件下的溜井治理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石溜井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大面积垮塌的现象,而且矿石溜井与主井较近,继续垮塌会导致矿石溜井与主井的距离越来越近,为了防止其进一步垮塌而导致对主井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以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矿石溜井为背景,对发生垮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矿石溜井的治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氡气产生原理可探测煤层高温异常区域、火区位置、火区范围,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公乌素煤业公司011604工作面上覆9#火区隐蔽火源点进行了探测,并用surfer8.0软件对探测数据进行后期处理,确定了9#煤层小窑火区的高温异常区域,提高了火区治理的效果。测氡法为煤矿火区治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具体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某矿山实际工况条件,深入探讨了矿石溜井精确测量与安全评估问题。首先,基于C-ALS三维扫描激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提出了符合现场实况的扫描与测量方案并进行测试,获得了较为丰富和完整的点云数据;然后,采用Cavity Scan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三维矿业软件Surpac能够支持的水平线文件,并建立了溜井及周边工程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了三维可视化;最后,通过对典型剖面图和水平断面图的技术处理,对溜井垮塌前后三维实体模型布尔运算,取得了溜井垮塌现状实测数据,科学有效地分析了溜井的具体垮塌位置与破坏特征。研究成果为矿山溜井的运行维护、使用管理和安全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溜井放矿已逐渐成为砂石骨料矿山的重要出矿手段,因此对溜井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有利于矿山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溜井内部结构复杂、探测难度大等问题,为更好地模拟研究溜井降段爆破方法,本文基于某凝灰岩砂石骨料矿山,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溜井有限差分网格模型,以溜井爆破降段过程中的动应力变化和损伤破坏位移为评判依据,对该矿溜井的降段爆破进行研究,得到了溜井低采面持续爆破降段动应力扰动下的围岩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凝灰岩矿溜井井筒底部大部分区域存在明显应力集中;低采面长期爆破降段对溜井内部围岩造成损伤,溜井整体稳定性减小,垮塌风险显著增加;动载源距避爆点50~60 m外,采场构筑物或者岩体的震动明显减弱;随着开采水平不断下降,溜井发生冲击破坏或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动载产生的拉应力,当降段至180 m围岩时,最大位移量可达约17.83 mm。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凝灰岩露天矿溜井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溜井爆破降段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矿山4~#碎矿站主溜井围岩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和使用过程问题分析,认为溜井已发生井壁垮塌,随后对垮塌情况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溜井垮塌破坏的原因分析及以此为基础采取加固修复措施,是保障溜井安全运行的首要任务。分别从工程地质条件影响、溜井中矿石对井壁的磨蚀作用、矿石倒入溜井对井壁的冲击作用和放矿制度影响作用等多方面分析了主溜井垮塌破坏的原因,得到了各因素的影响作用规律。该分析结果可为类似溜井垮塌破坏原因分析和加固方案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主溜井系统是矿山重要的转运系统,是矿山的“咽喉”所在,主溜井的垮塌破坏,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针对大屯锡矿大马芦矿段现阶段使用的主溜井系统垮塌破坏情况,通过采用SLAM三维扫描仪扫描,准确获取了溜井的三维形态、垮塌空间位置和实际边界。结合溜井实际应用情况,综合研究分析溜井系统垮塌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修复溜井和新建溜井系统两个方案,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投资成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等多方面对两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新建溜井为最佳的经济可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受溜井井壁和底部矿堆的限制作用,落入溜井的矿石对井壁造成直接碰撞损伤和触底后的反弹碰撞损伤,进而导致井壁出现垮塌破坏。基于运动学理论建立卸矿模型,分析溜矿段矿石落入溜井内的运动状态。借助Python科学计算工具,计算空井和非空井条件下矿石粒子群对井壁不同位置的碰撞频数,并以此定量表征井壁损伤程度。矿石粒子群在不同贮矿矿堆高度下对溜井井壁碰撞损伤的结果,可以解释溜井实际垮塌轮廓与破坏趋势。研究结果与实际垮塌扫描形态相吻合,验证了溜井垮塌形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溜井垮塌机理方面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较少,碰撞分析过程与结果也可为溜井垮塌趋势、结构参数设计及加固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武山铜矿主溜井垮塌原因,研究制定主溜井垮塌处理方案和恢复使用后应采取的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主溜井达到预期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5.
沙文忠  张驰  彭张  魏银鸿  陈凯 《矿冶》2020,29(1):5-10
针对目前溜井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垮塌、处置较为困难的现状,开展了基于BLSS-PE矿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溜井精细扫描及高精度建模技术研究,确定了采用分高程垂直下放扫描、实时数据分析以及高精度距离控制相结合的精细化扫描方式以及以BLSS-PE数据处理软件和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为核心的高精度建模手段,得到了溜井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其体积计算、垮塌边界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尹格庄金矿采场溜井的垮塌破坏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巷道及溜井位置建立计算模型,对采场溜井破坏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分析溜井围岩的最大位移、塑性区、应力特征和破坏程度,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6901采场溜井的破坏机理。总结出围岩稳定性、冲击摩擦和爆破震动是造成溜井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溜井改造修复方案,采取了对垮塌井筒封闭处理,施工一斜溜道与原先溜井贯通,同时对斜溜道井壁进行混凝土和锰钢板支护加固。5年多的使用实践证明,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某铜矿矿石溜井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断面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状,尺寸由3 m变为超过20 m,最大面积接近300 m2,矿、废石井井壁由建成初期的距离25 m,到修复前距离约13 m,如果继续塌方将有垮通的危险,而根据矿山生产计划,该溜井还要有较长的服务年限.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溜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溜井垮塌过程相互影响机理做了研究.以莫尔-库伦强度准则为依据,重点分析围岩应力状态在sig3-sig1坐标平面内变化,得到了溜井在垮塌过程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初步确定了目前溜井的运行状态,为进一步分析溜井稳定性和溜井支护、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慎刚  厉洪涛 《金属矿山》2012,41(12):156-157
吴庄铁矿6#溜井在起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堵塞情况。通过对堵塞类型的判断,对堵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订了治理溜井堵塞的具体方案。总结出采用反井钻机施工的小直径溜井要及时进行扩大溜井断面,以消除溜井堵塞对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矿石主溜井是大中型矿山的生产咽喉,由于经年累月承受着矿石的冲击、碰撞、地质风化以及渗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主溜井垮塌成为矿山的常见现象。针对铜绿山矿矿石主溜井的大面积垮塌、片帮,提出了可行的方法与合理方案对其进行加固修复,成功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石灰石矿 2 #溜井内地下水渗水变化及影响溜井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应加强溜井放矿管理 ,避免含有粘土过多的泥料进入溜井形成稳定粘结拱而堵塞溜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