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木门窗艺术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艺术语言丰富多样,其作为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视觉美感是现代设计所努力追求的。本文从木门窗的艺术形象传达入手,通过对木门窗的基本形态、装饰图案、意境表达的分析、找出古木门窗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相通之处,对古门窗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意义进行探索,并探讨了包装设计中应用古门窗艺术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进行当代意义的再诠释已经成为了实现设计艺术尤其是作为数字艺术的动画设计的民族化、本土化、前沿性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方法学的视角,将传统造型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紫砂传统文化,在历史朝代的发展和变迁下来进行切入,挖掘当时文化印记对设计作品的影响,并分析中国现代工艺体系下紫砂茶器形态和工艺,为紫砂文化与当代设计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在探索当代紫砂茶器设计之路,使其摆脱纯器具设计的形式感,并为之成为全面发展的艺术形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山水画思想是重要的世界艺术成就。文章以中国传统山水画思想为背景,探索山水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典型现代景观建筑案例,解读"以小见大""留白""抽象"等设计手法,使人们体会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意境,有利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无印良品品牌名称"无"和"良"的解读,结合日本设计和禅宗思想的相关理论,以日本传统文化的禅宗为出发点,从"空寂""物哀""原初"三个方面分析了无印良品产品设计中无装饰、简约、自然的设计主题及产品内部所蕴含的"无为"的禅学思想。探究了无印良品这一研究对象如何在产品的造型、颜色、材料上将产品设计与其传统文化进行融洽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新兴媒体与网络世界造就的全新视觉体验,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很大冲击,皮影艺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渐行渐远。文章通过对关中民间皮影选材、工艺、造型、色彩等构成元素和文化寓意进行研究,探索其视觉符号所具有的浓郁装饰效果、地域艺术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元素之间的融合路径,并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对其视觉符号进行创新设计,使民间皮影艺术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在不断革新中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纹饰图案符号的角度,解析印度服装品牌Manish Arora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印度民族审美哲学、纹饰符号图案标识、印度传统民族性三个方面,探讨品牌中印度文化的审美理念和深刻内涵。品牌将印度民族文化意蕴的传统纹饰图案精髓与现代设计的视觉符号进行融合,赋予新的生命活力和情感意境,表现印度文化的生命精神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南阳汉代画像砖石,内容丰富,题材繁多,造型艺术独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绣像的汉代史"之称。塑造手法如此丰富的汉画艺术与现代书籍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积淀出怎样的创新形式。文章将从南阳汉画艺术的形式语言着手,探析汉画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影响,让大家既能够感受到南阳汉画艺术的内涵与魅力,同时也可以透过它在现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实例,体会传统艺术元素对现代设计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传统手工艺现状的分析,明确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借以通过如博物馆里"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相结合、传统手工艺"现代生态价值"的开发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焕发新的生机,切实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亦包括未来的就业及现代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玉器是重要的中国传统装饰用品门类,由于渗透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玉器的发展和变化也见证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研究玉器,尤其是分析其造型和纹饰的形式语言特点,是了解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路径之一。本文主要从玉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现象寻找其演变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补子,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缝制在官服前后身用来区分官员品阶的装饰刺绣。补子有着标志身份等级的作用,不同的官阶使用不同的刺绣图案从而使级别得以区分,其中文官的补子刺绣禽类纹饰。补子是一种具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其纹饰中的设计元素包含丰富的寓意。文章立足于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用新的设计方法将传统图案和现代工艺手法与现代材料相结合,使补子中设计元素的传统含义得到表达的同时,能更好地被现代人使用,使其焕发出新的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审美观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哲学内涵,在思想上它追求和、空、中、虚,在形式上更多表现为"尽精微,致广大";而在当代"快餐文化"的整体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更多停留在对艺术作品表面化的介绍和导赏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传统审美观的深入教育。了解中国传统审美观对于高校学生深入感知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篇幅所限,文章将从"和""空"两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审美观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晚年的"封刀"之作,是继香山饭店的又一次对中国建筑的诠释和贡献,其主要特色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传统符号与现代精神融为一体,在不失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彰显时代特色,文章主要通过造型布局、色彩形式、和传统文化精神这三大主要方面分析苏州博物馆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得出古为今用的当代形式和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传统纹饰之一的如意纹为研究对象,论述如意纹的造型特点、审美特征和构成样貌,从艺术设计实际应用角度,分析其形式转化的表现状态,结合现代平面设计中淬取传统的创新案例,总结出了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化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涉及诸多学科领域。本文将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汽车造型设计与民族文化内涵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出如何从中国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和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演变中,提取具有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元素,从而能够进一步打造出真正的中国现代汽车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6.
收集、整理、归纳广西各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应用设计方法学将其分析,从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设计元素来进行提炼,结合现代工业设计原理与理论,讨论将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工业设计中的方法,为现代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传统门神的当代视觉传达"为话题对当代画家戚序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了探讨,了解了画家如何以一个现代人的理念来诠释传统文化。戚序以其创作展示了她对门神现代诠释的逻辑起点: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去检视其文化及特有的民族文化的安全问题;展示了她对门神现代诠释的空间拓展:门神可以是国门、家门、心门之上的门神。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坚守的理念来自对民族文化尊严和价值的思考;门神的精神内涵相对恒定,形式内容当随时代而变。  相似文献   

18.
仕女画作为一种以女性为题材的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展示了不同时代里"女性美"的发展变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仕女画"为主题的丝巾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文章分析研究以"仕女画"为主题的优秀丝巾作品并且付诸实践探索,将"仕女画"与丝巾设计更好地结合,设计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当代时代特征的优秀丝巾作品。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皮影艺术现状和现代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服饰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设计推动传承,以设计促进发展的观点。文章着重对皮影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进行融合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使其在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及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服饰作品中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楚器物文化内涵及其艺术风格表现特点进行研究,探究楚器物文化艺术特征在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文献阅读和博物馆实地调研的方法挖掘构成楚器物文化艺术风格的突出艺术特征,对其艺术特征分别从造型特征、色彩特征、纹饰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阐明楚器物文化艺术特征的主要视觉元素表现。探索将楚器物文化艺术特征融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可行性路径。将楚器物文化艺术特征融入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给产品注入文化灵魂,使产品对其自身地域文化基因进行自我表达的同时,也能在价值转换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