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远 《中国水利》2000,(11):21-23,20
淮河是中国一条古老的大河,淮河流域曾产生过璀璨的文明。12世纪黄河夺淮后,淮河流域逐渐沦为举世闻名的重灾区,“十年倒有九年荒”成为淮河流域人民苦难生活的写照。“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持续了700多年,淮河人民饱尝了水患的痛苦。 新中国刚刚成立,党中央就作出了解决淮河问题的英明决策,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治淮原则和治淮工程实施计划。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并成立了治淮专职机构——治淮委员会,掀起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2010,(21):7-7
<正>1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0年夏季淮河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连续4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快治理淮河。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同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  相似文献   

3.
在治淮4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赵武京同志,请他介绍当前的治淮形势和今后的打算。 赵主任说,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91年11月19日,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这两个决定都是治理淮河纲领性的文件,后一个决定是前一个决定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淮的方针、任务和措施作出的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从1991年  相似文献   

4.
肖幼 《治淮》1995,(12)
45年前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很快在蚌埠成立了治淮委员会,1951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流域四省人民总动员,全国各地的水利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从四面八方来到治淮第一线,解放军两个整编师由准备开赴抗美援朝前线改为参加治淮,掀起了轰轰烈  相似文献   

5.
刘玉年 《中国水利》2009,(12):10-11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人口众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且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水事复杂,治理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1950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多次召开治淮会议,研究部署治淮工作。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以防洪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刚刚成立,淮河流域就遭受1949年和1950年连续两次大水灾。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又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全国经济十分困难。党中央非常关心人民疾苦,毅然作出治理淮河的英明决策。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体现了新中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为根治  相似文献   

7.
1950年,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主席又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决定和号召的鼓舞下,举国上下水利专家云集珠城,共商治理淮河大牢,根据“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展示了淮河流域第一张治理宏图,亿万人民群众奔赴淮河两岸投身于伟大的治淮事业,为新中国治淮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河流。从1950年中央政务院发布治淮决定、第一次治淮高潮到来之际,为了不失时机,宣传党中央政务院对治淮的政策,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治淮精神,宣传深入调研、勇于开拓的治淮事业,宣传苦干加巧干、科技兴淮的先进人物,在周总理直接关怀下,《治淮》月刊于1952年4月创刊,周总理亲自为她题写了刊名。“治淮”这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直在为宣传治淮,鼓舞治淮作出杰出的奉献:她既向人民展示治淮的成功经验,也向人民揭示失败的教训;她使人民既看到治淮面貌的巨大变化,带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又看到淮河的水利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治淮任务远没有完成。她鼓舞淮河儿女奋勇向前,不  相似文献   

9.
李天良 《中国水利》2009,(18):206-209
河南地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有493条河流纵横全境,滋润着广袤的中原大地,成为河南人民的生活之源、生产之基、文明之本。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全国各地支援河南,掀起了治淮、治黄高潮,拉开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治淮》1990,(6)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及淮河工会:今年10月14日是治淮40周年纪念日,为表彰在治淮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弘扬献身水利事业的精神,经淮河水利委员会评选,水利部和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审查决定,授予郑效华、程劲、潘志南、于学山、朱正山、程绪干六名同志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部和全委希望六同志戒骄戒燥,再接再厉,并号召全体淮河职工向先进学习,继续努力奋斗,更加出色地完成“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1950年,淮河大水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为加强治淮的统一领导,贯彻治淮方针,中央决定在原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的基础上成立治淮委员会。11月,治淮委员会在安徽蚌埠市正式宣布成立。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治淮高潮在淮河流域迅速掀起。1958年7月,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治淮委员会被撤销,治淮工作交由流域四省各自办理。  相似文献   

12.
淮河水利委员会从1950年11月成立到人民共和国46年大庆之时,已经经历了45度春秋! 45年前,新中国成立不满周年,中原大地满目疮痍,而本来“十年就有九年荒”的淮河流域又雪上加霜,1950年又发生了大水灾。同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以治淮为己任的淮委受命于危难之际,在中央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经过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共同努力,上下游合作,左右岸配合,齐  相似文献   

13.
1950年,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治淮已经整整40个年头了。年龄大一些的同志对五十年代初全国动员、大力治淮的壮举一定都能记忆犹新。当时,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各方面特别是经济、财力都十分困难,而党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一月八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他对新中国治淮事业的伟大功绩,我们刊载周总理在政务院颁布《关于治淮的决定》前夕,写给陈云、薄一波等同志的亲笔信,以鼓励广大治淮职工,在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以法治水的新时期中,继续努力,为治理和开发淮河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治淮》2000,(10):4-6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50年来,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淮河的治理工作,两次作出战略性决策,十次召开治淮会议,多次组织编制流域性治淮规划,组织并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治淮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淮河流域已初步建成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产、航运、发电等多方面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和非工程体系,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夏广义 《治淮》1999,(2):6-7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中第一条进行全面治理的大河。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淮委针对1950年洪水提出了治淮方略报告,明确中游兴建洪水控制工程,枢纽位置选在润河集(临淮岗以上38公里)。规划在淮河干流上游和支流修建16座山谷水库和利用上游洼地蓄洪情况下,再遇1950年洪水,控制正阳关下泄流量不超过6500立方米每秒,水位不超过24.4米(废黄标高,下同)。润河集工程于1951年2月开工,同年7月建成。 1954年7月,淮河发生了全流域大  相似文献   

17.
《治淮》2005,(10):F0002
1950年,中央人民下令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以特有的雄心和魄力,开始全面治理淮河,揭开了华夏治水新篇章。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召开治淮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和领导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汉淮建设。人此淮河两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40多年来,安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认真贯彻政务院治淮决定,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从除害入手,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实际情况的洪、涝、渍、旱综合治理和水资源开发的治淮路子。  相似文献   

19.
顾洪 《治淮》2010,(10):40-44
<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始终把治理淮河当作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1950年淮河发生大水,政务院即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组  相似文献   

20.
钱敏 《中国水利》2009,(12):7-9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0年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次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大规模的治淮拉开了新中国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序幕。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治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淮河流域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观。今天的淮河流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能源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治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