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Amberlyst35为催化剂,在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甲醇和丙酸酯化合成丙酸甲酯的适宜反应条件为:搅拌转速200 rpm、催化剂用量为丙酸质量的10%,反应温度343.15 K,酸醇摩尔比1.2∶1。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拟均相模型。采用UNIQUAC对该体系的热力学行为进行描述。同时,提出采用反应耦合精馏的工艺制备丙酸甲酯的方法,经过实验研究,制得了纯度可达99.71%的丙酸甲酯。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乙二醇二乙酸酯的工业生产提供动力学支持,文章在间歇反应釜中对乙酸仲丁酯和乙二醇酯交换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的反应进行研究。筛选出NKC-9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较优催化剂,并考察搅拌转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酯醇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较优的实验条件为搅拌转速400 r/min,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质量的35%,反应温度382.15 K,酯醇摩尔比为6∶1。建立拟均相动力学模型,通过对367.15—382.15 K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酯交换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与计算值的比较验证,此反应动力学方程合理,可用于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3.
《化学工程》2016,(9):49-54
为了给仲丁醇的工业生产提供动力学支持,文中研究了甲醇与醋酸仲丁酯在间歇反应釜中以NKC-9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仲丁醇的动力学过程。在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醇酯摩尔比等因素对醋酸仲丁酯转化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建立了拟均相动力学模型。通过对323.15—348.15 K下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酯交换合成仲丁醇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并通过了实验与计算值的比较验证,此反应动力学方程合理,可用于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4.
徐继有  王宏平 《安徽化工》1990,(3):36-38,41
氯乙酸中的氯是活性基团,利用其活泼性可进行烃化反应,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CMC的合成。 AR—ZH+ClCH_2CO_2H→ARZCH_2CO_2H (Z=C、N、O)  相似文献   

5.
低聚合度含氢硅油是改性硅油的重要中间体,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活泼氢,可用于合成各种性质的改性硅油。由低聚合度含氢硅油制备的改性硅油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独特的挥发性,以及低表面张力,常被用作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添加剂。目前文献报道较集中于低含氢硅油高聚物,对于低含氢硅油中纯组分的合成及性质尚待探寻。MD100D10HM作为低聚合度含氢硅油中的纯组分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MD100D10HM的最佳催化剂为NKC-9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在中试过程中进一步对MD100D10HM的合成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6.
叔丁醇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产NKC-9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常压液相下进行了叔丁醇脱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为由叔丁醇脱水生产异丁烯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下,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物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将加快反应速率:水的存在对此反应过程产生阻碍效应,随着反应物初始浓度中水含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减小。考虑异丁烯在液相中含量很低以及产物水对反应的阻碍效应,建立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速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淀粉—聚丙烯腈水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淀粉-聚丙烯腈(S-PAN)水解反应的四种因素:即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接枝共聚物浓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数理统计优选出水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乙基叔丁基醚(ETBE)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国产 S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在常压液相条件下用乙醇 (Et OH)和叔丁醇 (TBA)合成了乙基叔丁基醚 (ETBE)。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反应物初始摩尔比等参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考察了水对反应的阻害效应以及反应体系的体积变化原因 ,建立了一个反应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醋酸甲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高纯度醋酸甲酯合成的基础研究。研究了在常压、温度40~55℃下,用阳离子树脂作为催化剂催化反应合成醋酸甲酯的本征反应动力学。通过改变搅拌速度和离子直径,消除了内外扩散的影响,得到了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吸附理论的用活度代替浓度的通用动力学模型。经过实验研究表明,醋酸甲酯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拟合得到醋酸甲酯合成反应的活化能为59.234 kJ·mol-1。  相似文献   

10.
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醋酸甲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赵之山  刘家祺 《化学工程》1996,24(5):28-32,23
研究了在常压下、温度为308~328K的范围内,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的醋酸甲酯催化水解宏观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水酯比、催化剂装填方式及进料中含甲醇等因素对催化水解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拟均相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回归,得出醋酸甲酯催化水解的正逆反应活化能为35.5和29.5kJ/mol。与催化剂浓度关联的最终速率表达式为:k+=(5.39279×10-10C-2.072059×10-8)exp(-4.270/T)k-=(5.91066×10-10C-1.51543×10-8)exp(-3.428/T)  相似文献   

11.
油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因现行生产工艺存在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反应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使其生产受到了一定制约,为此,提出了一种无催化"两步法"合成油酸甲酯的工艺路线。文中在"两步法"工艺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油酸甲酯合成反应动力学。采用积分法分析了在293,298,303,308,313 K下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二步反应均符合二级反应特征,反应遵循四面体机理,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方程式。根据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确定了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21.6 kJ/mol和115.2 kJ/mol,频率因子为2.76×1019和4.03×1018。在实验293—313 K温度范围内,通过实验对得到的动力学方程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值与动力学方程计算值相符合,说明得到的动力学方程是可靠的,为"两步法"合成油酸甲酯的工业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irradiation-prepolymerized MMA-PU (polyether) IPNs have been studied by FTI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riz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n the IPN follows its normal distinct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no mutual interference.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MPTMA (crosslinking agent of PMMA) increased the formation rate of PMMA, while the formation rate of PU network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MP (crosslinking agent of PU) increased the formation rate of PU, while the formation rate of PMMA networks decreased. The formation rate of PU was obviously faster than that of PMMA. A theory for the cage effect of the PU network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提高过程效率,研究了高自由脂肪酸油脂一步法制取脂肪酸甲酯的催化剂体系.提出水解-酯化耦合反应机理,建立拟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借助多物理场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和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11对甘油水混合物与脂肪酸甲酯的分离过程和相平衡进行模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Summary Methyl alpha-eleostearate has been reacted with mercuric acetate in acetic acid solution. Carrying out the reaction below room temperature gave products having the highest mercury content. Even these products were relatively unstable, gradually decomposing to produce mercury or mercurous acetate or both at room temperature. A typical product obtained at 10°C. is a viscous, pale yellow oil, insoluble in petroleum ether but soluble in alcohol, ether, and chloroform. Each C18 chain contained, on the average, 1.4 acetoxymercuri-groups (CH3COOHg−), 1.5 acetoxyl groups attached directly to the carbon chain and 0.4 double bonds. For each mole of mercuric acetate added to the methyl eleostearate approximately one mole of mercuric acetate was reduced to mercurous acetate and a double bond in the ester chain was oxidized to an oxygen-containing group of undetermined structure. Treatment of the acetoxymercuri-, acetoxy-ester with aqueous chlorides or bases yielded the corresponding chloromercuri- or hydroxymercuri-derivative. Refluxing the acetoxymercuri-, acetoxy-ester in alcoholic potassium hydroxide saponified all the ester linkages and removed the acetoxymercuri-groups with the formation of an equal number of double bonds, most of which are present in conjugatedtrans-trans systems. The Marvel-Rands chromatographic procedure was modified to permit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cetoxyl groups and of acetoxyl groups attached to mercury atoms. Acetoxyl groups of the latter kind can also be determined by direct titration with standard base. One of the laboratories of the Southern Utilization Research Branch,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6.
周娅芬 《应用化工》2011,40(5):819-821,825
采用浸渍、水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Ru/A lOOH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以水作溶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丙酸甲酯的催化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金属以Ru0存在,并且很好的分散在载体A lOOH上;反应时间、温度、氢气压力和溶剂体积对丙酸甲酯加氢转化率和目标产物丙醇选择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在180℃、氢压5 MPa条件下,反应10 h,丙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85.9%,丙醇的选择性为94.0%。  相似文献   

17.
陈学勇  蔡小华  谢兵 《应用化工》2007,36(6):542-543
4-苄氧基苯甲醛(Ⅱ)与丙二酸二甲酯脱水缩合,产生2-甲氧羰基-3-(4-羟苯基)丙烯酸甲酯(Ⅲ),收率为88%,化合物(Ⅲ)经过催化氢化,以95%的收率得到中间体2-甲氧羰基-3-(4-羟苯基)丙酸甲酯(Ⅰ),(Ⅰ)的合成总收率达到73.6%。产品的结构经过IR、ESI-MS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氯气和2,4二-氯甲苯为原料制取2,4二-氯亚苄基二氯,讨论了2,4二-氯甲苯侧链光氯化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用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了在343 K、373 K及403 K 3个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摩尔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导出氯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为dxC/dt=-kxC,3个不同温度下k值分别为0.096、0.120、0.192 h-1。实验数据与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油酸甲酯连续合成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油酸与甲醇液液并流反应制备油酸甲酯。考察了反应各影响因素,获得较适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装载量20 g,醇酸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停留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9.43%。对油酸与甲醇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拟均相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30℃、40℃、50℃、60℃下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二者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60.687 kJ/mo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