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音识别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让机器自动识别和理解人类口述的语言。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语音识别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它与声学、语音学、语言学、信息理论、模式识别理论以及神经生物学等学科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语音识别技术正逐步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关键技术,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且具有通信能力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其他导航系统不具备的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针对用户在抢险救灾等各种复杂环境中对语音通讯的需要,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可用于语音传输的系统。基于现有的北斗通信终端通过硬件扩展实现语音通信传输功能;通过语音压缩技术解决大量语音数据有效传输的问题。结合试验对语音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能顺利进行语音通信,语音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现有IPTV/OTT通过拼音输入和语音搜索的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语义的新型语音搜索方式,致力于提升语音识别准确率,并从语义表述音视频数据、整合开放的音视频数据等进行阐述,同时重点介绍了语音语句识别实现的方案以及如何通过语义实现对语音搜索结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移动用户对5G网络的普遍期望高,认为5G网络速度快、覆盖好、体验优,然而在5G SA网络商用初期,在当前VoNR语音方案部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5G语音需要通过EPS FB技术将语音回落到LTE网络,通过VOLTE完成语音业务的连接,用户终端空闲态及数据业务态驻留在NR网络,当有语音业务请求时,终端由NR网络回落至LTE网络完成语音业务,用户完成语音业务后返回NR网络,因此对EPS FB语音策略专研,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对策,是5G用户语音感知体验提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5G14433设计语音报数电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斌 《电声技术》1998,(2):15-17
文中介绍了利用语音电路SR9G26为5G14433设计了语音报数电路,该电路将A/D转换结果通过语音报出,性能可靠,在使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旨在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或者老年人的家居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使他们能够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对家用电器、照明系统、门窗开关等实现智能控制。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参数、价格、识别率等方面的信息,最终采用了基于LD3320的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家庭电路控制模拟应用。系统由4部分构成,即:YS-LD语音识别模块、STM32单片机控制单元、LED显示单元、继电器输出单元。LD3320语音识别芯片感应语音——通过STM32单片机运算分析——发出信号——控制继电器——电器工作。经过测试,本套系统的语音辨识率高达90%,无需用户自行建立语音模型及开发语音识别算法,降低了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功能网话机是计算机技术与电话技术集成CTI的最新应用成果.通过语音的压缩方法将模拟语音信号转化为数字语音信号,通过对语音数字信号数据编码进行压缩处理.把这些语音数据按TCP/IP标准进行打包,经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包送至接收地,再把这些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互联网传送语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音识别技术及应用(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近二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对陕西广电语音网的改造,和与网通语音业务的合作展开阐述,简要介绍了陕西广电语音业务的目前发展情况及以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尽管有了遥控家电、计算机、手机和各种各样的键盘设备,但人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语言来控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对语音理解技术的研究和语音应用的探索,始终是人们不会放弃的命题。从语音理解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有三个研究发展方向,即面向计算机、电话和手机的应用。计算机的语音录入应用是指计算机能够把人所说的话记录下来,解决文字输入问题;电话的语音理解应用是借助通信平台,实现语音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手机的语音理解应用是嵌入式语音理解技术,实现手机、寻呼机在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理解应用。据专业人士预测,5~10年之后,上述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2017,(11):117-120
针对一些嵌入式设备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下无法实现语音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平台语音识别的解决方案。采用百度语音云平台提供的语音识别服务,对自然语言进行语音识别,通过搭建交叉编译环境将录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上传到服务器,交叉编译后下载到嵌入式设备中来完成整个识别过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该方案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可达93%。结果表明:该语音识别方案在正常语速输入下,能够满足工作使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舒倩  李银国 《通信技术》2007,40(11):374-375,378
MFCC是语音识别中常用的特征参数,根据MFCC分量对语音端点的敏感性,提出利用平常舍去的识别特征参数分量MFCC0作为语音端点检测的参量.接着根据MFCC0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端点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且无需增加额外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语音识别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端点检测大大压缩数据量,而且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3.
周祜旸  刘戈  方向忠 《信息技术》2023,(8):94-100+106
随着语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语音处理系统尝试应用于现实生活。然而在实际场景中,噪声干扰是一个影响语音识别等任务准确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克服噪声问题并提升性能,需设计语音分离或增强模块。文中通过结合波束成形与神经网络设计了在毫米半径麦克风阵列场景下的语音分离系统并在语音识别任务上进行了测试。实验显示文中设计的系统对语音识别准确率有一定帮助。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设备空间受限的场景中以提高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电视中语音技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对电视行业的了解以及相应的语音技术在专利申请中的发展为基础,通过分析近年来语音技术在电视中的发展分析电视语音技术的重点以及关键技术,并基于此分析电视语音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语音IC包括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两大类。近年来,语音处理技术,特别在语音识别软件上进展较大,不断推出了应用于音响系统、录/重放设备、通信设备和控制器等方面具有更多功能的语音IC,使其最终用户市场日益扩展。  相似文献   

16.
陈青 《电子世界》2013,(3):136-138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OKI公司MSM6295语音芯片与存储器配合,完成不同容量声音存储播放的设计技术。其优点能完成任意语音片段的组合,容量可以根据需要扩展EPROM存储器,成本低廉。通过语音编辑器,声音文件获得容易;播放控制简单,可由单片机,嵌入式,等MPU系统任意控制播放,是早期游戏机电子主板主流语音播放系统,可用于各种仪器、娱乐设备等产品的组合语音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语音通信系统基于微软DirectPlayAPI开发通信软件,通过对网络结构和语音编码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成功地在多台飞行模拟器之间建立起独立的语音通信网络;为保证飞行模拟器声音仿真的完整性,语音通信计算机在完成语音数据交换的同时完成单机电台罗盘声、语音告警等声音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语音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满足各个领域中更加人性化的控制、管理、操作及监测等方面的需要,本文以单片机AT89C51作为模块的控制核心,采用语音芯片ISD2560完成系统的语音录放功能,通过分段录音、寻址播放的方法,实现了语音的分段录放、循环播放、查询播放、组合播放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语音地址分辨率为100ms,最大录、放时间为60s,可录、放180个字左右,语音组合无明显断续感,声音清晰、自然,并可根据需要录、放各种个性化语音,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该模块在家庭语音报警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语音识别技术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其识别过程与人对语音识别处理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包括语音特征提取、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识别算法)、语言模型与语言处理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仪器仪表领域,新的功能层出不穷。就仪器的操作而言,传统方法用手动前面板的旋钮或按钮来控制,对程控仪器可通过IEEE-488接口控制,对虚拟面板可通过点击鼠标控制。但是前几年,用语音来控制仪器的操作还是一件想入非非的事。随着仪器智能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梦想现已成真。语音控制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时髦,而是确有其实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