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软构件的可复用性是构件区别于其它软件的最大特性,如何用一种较为精确的、基于实践应用的方法来评价构件的复用度,关系到构件质量的提高和构件库的有效性。文章以提高构件质量和可复用性,对软件构件可复用性的度量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构件质量的具体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基于构件复用因素的可复用性度量量化模型,最终给出一套根据用户复用以后的反馈信息对该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是构件区别于软件的最大特性,构件的可复用性将影响到最终的软件质量和应用,通过对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指标的分析,将特征分析法应用于指标的权重计算,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可复用性指标的度量,构建了一个构件的可复用性量化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模型对构件库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构件库管理系统的构件复用度度量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件概念及其理论的发展始终以软件复用为切入点,只有被最大可能地复用,构件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经济价值。如何用一种较为精确的、基于实践应用的方法来评价构件的复用度,关系到构件质量的提高和构件库的有效性。该文介绍了构件复用的概念,并结合构件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对构件复用度的度量模型,分析了度量结果对构件库的反馈作用,能够对构件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鸟构件库的构件度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梅宏  谢涛  袁望洪  杨芙清 《软件学报》2000,11(5):634-641
对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软件生产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视引起了对软件复用技术的研究,同时,有关复用度量的研究和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青鸟构件库系统可以对可复用构件进行描述、管理、存储和检索,用以满足基于“构件-构架”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的需要.该文介绍了青鸟构件库中的构件度量模型,并阐述了利用青鸟程序分析系统中的面向对象度量工具和青鸟构件库后期度量系统(包括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工具)来实现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软件构件的可复用性质量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信息产业部有关制定构件质量度量标准的要求,研究并提出了对软件构件可复用性有着直接影响的六个子特性(接口成熟性、独立性、易组装性、通用性、演化兼容性和可复用依从性)以及软件构件可复用性质量度量和构件可信度使用质量度量方案,并给出了它们相应的度量元素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图形构件研发是油气田业务构件研究的重要内容,易组装性是其主要质量特性。而SJ/T 11374-2007《软件构件 产品质量》中易组装性作为可复用性特性的子特性,无法对油气田图形构件的易组装性特性进行全面度量评价。依据SJ/T 11374-2007《软件构件 产品质量》标准,提出的油气田图形构件质量模型,对原有的可复用性特性内容进行了裁剪,增加了易组装性特性及相关子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复用构件库体系结构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复用构件库是软件复用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 .但由于目前的构件库体系结构主要是基于静态管理的数据仓储结构或层次结构 ,忽视了构件作为其复用单元本身的变化发展特征 ,所以并不能为软件开发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复用的服务 .本文结合构件的复用性能的有关度量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层次型体系结构 ,从结构机制上提高了构件库的复用性能 ,有利于软件复用的实践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软件测试用例可复用性度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软件测试用例可复用性的度量方法,提出了测试用例可复用性度量模型TCRM.该模型将易理解性、独立性、适用性、可配置性作为影响可复用性的4个子特性,并使用可信度作为修正特性.提出了针对TCRM模型的度量方法,TCRM模型及其度量方法可给构建软件测试用例库和评价软件测试用例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数据仓库技术和可复用构件库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 引言要支持基于构件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就必须要有支持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并包含有大量可复用构件的构件库系统,其中,构件的有效管理和查询选取是关键。但随着构件库中构件数目的增加,复用者在查询和选取构件时就会遇到困难,构件库的管理者在对构件进行管理和维护时也会力不从心。构件库系统如何提供好的检索机制使用户能快速地查询到所需构件,这直接影响到复用实践的成功。国内外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构件的分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用户检索到多个构件时,如何对多个候选构件进行评价,方便地从中选取最能满足需求、修改最少的构件,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软件评价的标准很多,已有一些比较有效的管理性方法,但在复用环境中这些传统的度量方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构件是软件高效开发的基本保障。现有构件度量的研究主要针对构件的可信性和复用性等构件外部质量,而针对构件内部质量的度量研究不多,缺少综合评价构件内部质量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构件内部质量度量方法,通过模糊化处理构件代码的静态分析结果,以及模拟专家的模糊推理过程,确定构件的综合内部质量。这种方法应用在构件迭代开发过程中,实现构件质量的自动度量,大大提高构件度量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构件和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软件工程被认为是提高大规模的分布式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SOA目前还停留在抽象的高层概念模型层面上,还没有一个实用、具体的应用参考模型.介绍了一种基于Web服务软件体系结构的领域系统构造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Web服务的领域软件体系结构参考模型(WS-DSARD),对其主要元元素角色、操作、服务构件和服务构件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从服务构件交互与集成的角度分析了服务构件的组合语义.该研究对于面向服务领域软件开发活动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软件构件技术已成为软件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样过程构件技术在软件过程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过程构件技术对于提高软件过程的设计效率,增强过程的可复用性以及保证软件过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针对软件演化过程(SEP)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过程构件的过程设计方法,通过对过程构件和连接件进行连接与组装,最后得到以Petri网形式描述的软件演化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的构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oftwareCommunicationsArchitecture,简称SCA)已被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简称SDR)论坛采纳为嵌入式系统的标准通信软件结构。SCA提供了一种支持通信软件和硬件可移植、可配置、可扩充和可重用的软件平台,但作为构件框架时仍显不足,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构件模型。在研究CORBA构件模型(CORBAComponentModel,简称CCM)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SCA的轻量级(Lightweight,简称Lw)CORBA构件模型———LwCCM。  相似文献   

14.
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构件库是软件复用的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构件重用的可能性和效率,支持构件库的分布式访问,提出了基于ALOAF模型和CORBA技术的分布式构件库框架模型。文中讨论了开放体系结构的构件库框架(ALOAF)、CORBA技术和基于ALOAF分布式构件库框架模型的层次结构,并给出了基于中介服务器该模型的一种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以VisiBroker中间件和ORACLE数据库为支撑,采用JBUILDER9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构件库原型系统,验证了分布式构件库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软件构件质量度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软件质量标准ISO/IEC9126:200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探讨了软件构件的质量度量问题,首次提出了完整的软件构件质量模型:外部和内部质量模型以及使用质量模型,为度量软件构件质量提供了新的方法。最后以外部易组装性度量为例,给出了软件构件质量度量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Model checking of isolated software components is inherently not possible because a component does not form a complete program with an explicit starting point. To overcome this obstacle, it is typically necessary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of the component which is the intended subject to model checking. We present our approach to automated environment generation that is based on behavior protocols [Plasil, F., and S. Visnovsky, Behavior Protocols for Software Compon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8(2002)];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only environment generator designed for model checking of software components. We compare it with the approach taken in the Bandera Environment Generator tool [Tkachuk, O., M. B. Dwyer and C. S. Pasareanu, Automated Environment Generation for Software Model Checking, 1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SE03), p. 116, 2003], designed for model checking of sets of Java classes.  相似文献   

17.
18.
软件构件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是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率的有效方法。软件构件的质量对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有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构件自身特性,参照业界标准,提出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构件评价方法,作为构件用户和构件管理员选用构件时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9.
Reuse-based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ftware reuse is viewed as a key technology to improve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eries of technologies related with software reuse and software component technology: component model, which describes componen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component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domai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compon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which component library is the kernel;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osi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software evolution technology, of which software reengineering is the main approach,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JadeBird Software Production Line System, which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above-mentione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20.
软件复用是目前的一种能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软件开发效率的重要方法。从软构件的编码结构模型、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模式、软构件的分类方法设计、半层次化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构件的变点及其实现机制等方面,研究了软构件信息分类编码系统开发中基于软件复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