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下坝隧道出口弃渣场存在滑塌可能性,采取Geoslope岩土软件分别计算弃渣场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用FLAC3D软件对暴雨工况下弃渣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将两种计算结果比较发现:弃渣场在暴雨工况下不稳定,前缘易发生破坏。提出设计方案,再通过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对治理后的渣场进行计算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弃渣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2.
某公路弃渣场紧邻隧道出口,堆填46.3万m;弃渣,安全级别为Ⅱ级,下游敏感目标为弃渣场坡脚下民房。定性分析显示,弃渣场原始地形较平缓,已设置排水系统和防护措施,边坡整体性相对较好,但暴雨将造成稳定性降低。计算表明,正常工况和暴雨工况下,弃渣场边坡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在加固现有排水、支护措施的基础上,在弃渣体表面覆土或实施客土并种植先锋植物,结论可供弃土(渣)场安全稳定性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国平 《山西建筑》2011,37(9):222-223
针对秦岭隧洞3号勘探试验洞弃渣场的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介绍了弃渣场的布设、弃渣场挡墙及排水沟的设计,对弃渣边坡、挡墙进行了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是安全的,可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南某水电站块石料场弃渣堆积体从2004年开始堆放,至今已有十余年。由于弃渣体结构松散,后期又受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芦山地震,以及降雨的影响,边坡后部发生推移变形,中部因前缘临空,出现弃渣堆顶部下沉、临空面坡体发生溜滑等变形现象,严重威胁坡脚居民安全。文章通过现场勘查、试验,查明弃渣堆积体滑坡边界基础上,对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滑坡特点,提出了前缘抗滑支挡辅以排水沟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西南地区某公路滑坡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得出了其滑动机制具有典型的滑移—拉裂—剪断"三段式"机制特征,利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从而设计出抗滑桩方案和抗滑桩+前缘弃渣填筑方案,最后经过各方面的比较,得出了抗滑桩+前缘弃渣填筑为本滑坡治理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某弃土场的稳定性,文章通过现场勘查,了解弃渣场的现状,进行地质类比法和参数反演法得出弃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Geo Studio文章软件对弃土体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分析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条件下弃土体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目前堆放状态下,该弃土场边坡在正常工况和非常工况条件下,计算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标准,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弃渣场稳定性评估方法,以某弃渣场为研究区,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并对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排水设施的变形预测进行分析,发现该弃渣场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8.
亭口水库北一支沟弃渣场特点显著,在弃渣场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弃渣场位置、地质特点,因地制宜地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渣场排水、弃渣拦挡以及弃渣堆置体中多处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有效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国玺  白皓  刘宝  徐海铭  张礼财 《四川建筑》2015,(2):102-103,107
土质地基上既有桥梁桩基对大面积弃渣偏载的扰动高度敏感,因此深入分析弃渣大小与距离的影响性十分必要。文章基于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建立桥梁桩基计算模型,分析大面积弃渣的影响性。计算结果表明:大面积弃渣易导致地基土发生竖向和侧向变形,使既有桩基承受较大的附加荷载甚至开裂折断,其破坏现象首先发生于土层中桩体上;桩基内力、变形与弃渣高度呈线性关系,与相隔距离呈二次函数关系,当距离达到10~15 m时弃渣偏载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467-470
太平料场是某大型水电站主体工程料源场地,其采石量巨大形成了5个相关的弃渣场,渣场的失稳对下游居民及公路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本文结合太平料场弃渣场勘察资料,研究太平料场各渣场特征,对最危险的工况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止措施,供类似地质灾害的评价及治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