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裂解炉自动刮碳装置的运行状况分析,找到引起自动刮碳装置故障频繁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光强 《维纶通讯》2009,29(3):11-13
从反应过程的原理出发结合生产过程中操作等实际情况,对影响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收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乙炔的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安杰 《现代化工》2013,33(1):5-8
分析了我国天然气部分氧化法生产乙炔技术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天然气部分氧化法生产乙炔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比较并结合我国天然气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 由原化工部第八设计院设计的3000吨/年天然气制乙炔装置已于1984年8月16日正式投料,乙炔炉一次点火成功。经过近半月的短期试运转,部分氧化运行正常稳定,负荷调节自如,自动联锁保护装置动作灵活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提浓部分主流程基本打通,拿到了纯度合格的乙炔,正待进一步调整。该装置的核心设备乙炔炉是我院设计人员在原重庆天然气化工研究所试验的旋焰炉  相似文献   

5.
吴跃明 《广东化工》2014,(6):107-108
介绍了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装置副产炭黑的处理技术,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办法。不仅解决了副产炭黑废水污染问题,而且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平衡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是建立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方程,并且还考虑了一系列的因素对反应平衡限度的影响,并且着重分析了甲烷转换率、乙炔、氢气以及一氧化碳等产物的收率以及选择性等。  相似文献   

7.
简介了我国首条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PVC树脂装置的基本情况,并从工艺先进性、工艺运行稳定性及装置的经济性3方面评价了天然气制乙炔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对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平衡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是建立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反应方程,并且还考虑了一系列的因素对反应平衡限度的影响,并且还着重地分析了甲烷转换率、乙炔、氢气以及一氧化碳等产物的收率以及选择性等。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目前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城市居民中主要的生活用能源,天然气制作乙炔的技术有很多种,本文简述了部分氧化法天然气制乙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和重油造气制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中,均有占产品重量1%~3%的炭黑生成。全国现有这种大、中型装置11套,每年伴生的炭黑数量可达2~3万吨之多。过去处理伴生炭黑大都采用水洗后油萃取作燃料或直接排放工艺处理,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大。  相似文献   

11.
杨春生 《乙烯工业》1996,8(1):27-34
在烃类蒸汽裂解制取烯烃的生产装置中,裂解炉出口的裂解气通常含有0.2%~0.7%的乙炔,如果裂解深度较高,乙炔含量甚至可以高达0.9%。作为一种杂质,乙炔的存在会影响乙烯的聚合反应,降低催化剂活性,增加催化剂的消耗,同时也使聚合物的性质变劣。因此,从工艺物流中脱除乙炔是乙烯装置的重要生产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甲烷含量比较高,作为清洁的燃料使用。乙炔是化工生产的中间原料,应用天然气制备乙炔的工艺技术比较多,优选部分氧化法制乙炔,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提高乙炔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副产炭黑综合利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友惠 《上海化工》2013,38(7):14-18
主要针对国内各行业炭黑利用状况、利用技术方式,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副产炭黑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索了该工艺副产炭黑综合利用的方式及可行性,以实现炭黑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正电石渣是化工厂利用电石水解生产乙炔气后排出的以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乙炔气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特别是PVC行业,每年消耗乙炔的量高达600~650万t。工业上制取乙炔气体的方法主要有电石水解法、甲烷部分氧化裂解和烃裂解法川。我国煤炭资源、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由于采用电石水解法制取乙炔的成本较低,同时,采用电石水解生产乙炔的装置简单,产生的乙炔气体纯度高,因此,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处理装置多采用低温冷凝法对天然气进行冷凝分离,装置的许多部位在正常运行下多处在-20℃~-120℃的低温状态,轻度冻结使管线堵塞不畅,影响装置开工及正常生产,严重使设备、管线及阀门冻裂,可能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引起人身中毒、设备爆炸、着火等一系列事故。因此,在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务必做好防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处理装置多采用低温冷凝法对天然气进行冷凝分离,装置的许多部位在正常运行下多处在-20℃~-89℃的低温状态,轻度冻结使管线堵塞不畅,影响装置开工及正常生产,严重使设备、管线及阀门冻裂,可能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引起人身中毒、设备爆炸、着火等一系列事故。因此在天然气处理装置中务必做好防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吴跃明 《广东化工》2014,(13):173-174
介绍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现场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分析了该工艺存在的环保、运行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方向。通过流程改造和优化,提高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的环境友好性,延长装置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8.
吴跃明 《广东化工》2014,(19):161+142
介绍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现场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流程,分析了该工艺存在的环保、运行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方向。通过流程改造和优化,提高了天然气制乙炔装置的环境友好性,延长装置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方度 《中国氯碱》2000,(11):3-3,25
2000年9月6~8日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在无锡组织召开了专家委员会(部分)会议。会议的主题为交流行业、企业生产、发展情况,研讨氯碱行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在这次会议上有关领导做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生产运行及“十五”规划发展方面的报告,与会代表和专家对我国“入世”后带来机遇和挑战,当前氯碱发展中存在的企业机制、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与方向、原料路线、工艺技术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会议重点交流了天然气制乙炔、制乙烯,天然气化工利用等方面信息和生产企业天然气制乙炔装置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及制约天然气化工发展的有关制约因素,审议了拟呈递有关领导部门的《天然气化工利用的关键在于天然气的价格》报告。另外会议也交流了企业在生产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企业管理,规划发展等信息和经验。现将有关会议资料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乙炔氯化法生产四氯乙烷工艺中尾水池着火的原因,认为未完全反应的游离氯与乙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是造成尾水池乙炔着火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可能造成乙炔着火的其他如静电等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稳定原料气压力、改善反应条件、加强自动化控制及改用碱性水吸收等措施,以防游离氯过量。实践证明,尾水池着火次数明显减少,从当初每月1次降到每年1次左右,大大减少尾水着火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