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还原氧化石墨烯( TiO2/rGO)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红外光谱( FT-IR)、扫描电镜( SEM)以及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锐钛型纳米 TiO2,并将纳米 TiO2均匀负载于氧化石墨烯片层,经水热还原得到 TiO2/rGO复合材料。将制备的 TiO2/rGO复合材料添加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制备涂膜并测定其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纳米 TiO2/rGO填料复合的聚氨酯涂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能力。依据 HG/T 3950—2007标准测定涂膜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抗菌能力达到国家 Ⅰ级标准,可以有效替代有机抗菌剂。该环保复合涂料在物理性质和应用性能上均符合化工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将石墨烯与TiO_2复合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石墨烯/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促进光催化机理,最后对石墨烯/TiO_2复合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文芳  周汝利  王燕子 《化工进展》2016,35(8):2446-2454
TiO2具有光催化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禁带较宽,只对紫外光有响应,且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活性和效率降低。本文介绍了TiO2的几种主要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表面沉积贵金属、半导体复合、染料敏化可以降低TiO2的禁带宽度,增加其响应波长,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离子掺杂可使得TiO2晶体表面产生缺陷,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增加表面活性中心的数量。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掺杂则能够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率,扩大光响应范围,同时加快电子传输,减少载流子复合,提高催化效率。指出石墨烯作为新型掺杂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TiO2基多组分复合型光催化剂可获得比单种组分表面改性或者掺杂TiO2更好的效果。最后介绍了TiO2表面的亲/疏水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TiO2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但存在禁带宽度大,生电子-空穴易复合等缺点。生物炭因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易修饰等特点而成为性能优异的载体材料。两者结合得到的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吸附能力强、电子-空穴复合少等优势,在水污染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的方法,阐述了复合材料所表现的协同效应及光催化机理,归纳总结了目前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在处理不同污染物的应用,并展望了TiO2/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阳极氧化制备的TiO2纳米管列阵由于具有独特的、高度有序的列阵结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在TiO2纳米管内外复合其它纳米材料以构成一种特殊的异质结复合结构可以提高其性能,拓展其应用空间。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综述了采用金属、半导体、有机物对TiO2纳米管列阵修饰而得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化学、电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并介绍其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方面的潜在应用,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周云龙  孙萌 《现代化工》2023,(5):172-176+18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热熔法制备出TiO2/Pt/玉米秸秆碳微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SEM、TEM、XRD、FT-IR、XPS、UV等方法对TiO2/Pt/玉米秸秆碳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Pt/玉米秸秆碳微球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和光稳定性。在可见光照射、TiO2/Pt与玉米秸秆碳微球质量比为1∶0.3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效率最高,达到1 120μmol/(h·g),是TiO2/Pt制氢量的56倍。修饰在TiO2上的玉米秸秆碳微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促进TiO2光生电子的转移。同时,碳微球的加入增大了复合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光催化制氢效率,为新型生物质光催化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无机材料TiO2和SiO2因稳定性好、无毒害等性能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TiO2-SiO2复合材料因TiO2和SiO2组分的协同作用,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综述TiO2-SiO2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光催化、吸附、抗菌等相关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秦于伟  王南  王松  薛祥  林雪  王宝辉 《当代化工》2024,(3):611-614+644
采用原位合成法在TiO2纳米管上沉积g-C3N4对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改变尿素的质量浓度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g-C3N4/TiO2复合材料(0.2、0.3、0.4、0.5、0.6 g·L-1 g-C3N4/TiO2 NTs),然后在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g-C3N4/TiO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硝基苯的性能,并对材料做了相关的表征分析和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将g-C3N4负载到TiO2纳米管上可以显著提高光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g-C3N4和TiO2之间形成了异质结,延长了载流子的寿命,阻碍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结合溶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g/TiO2含量的Ag/TiO2/PVDF复合纤维膜,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干湿重法、过滤测试法、微电脑抗张强度测定仪等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当的Ag/TiO2时,所制备的Ag/TiO2/PVDF复合纤维膜纤维表面比较平滑,具有较大的平均孔径和较高的孔隙率,且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提高,但如过量添加Ag/TiO2,则会导致膜性能受到影响。对Ag/TiO2/PVDF复合纤维膜光催化降解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PVDF原膜,Ag/TiO2/PVDF复合纤维膜对于M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有显著提升,且其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循环利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TiO2/PVDF复合纤维膜重复利用性较好,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法合成TiO2/GO复合纳米材料,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了一系列TiO2/GO/EP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不同含量GO对复合涂层光电化学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G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有明显提升;不同配比的TiO2/GO/EP复合涂层都具有光电响应和光致阴极保护效果,其中,TiO2/GO/EP-3复合涂层的光电响应最明显,光电流密度为0.003 8 A/cm2,光电压降至-681 mV。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复合粒子后涂层的耐水性、耐碱性更优,耐酸性有所改善,硬度和附着力明显增大,可对Q235碳钢基体提供良好的涂层屏蔽保护和半导体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维共轭碳材料/TiO2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两种二维共轭碳材料石墨烯(GR)和石墨炔(GD),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原位生长制备TiO_2-GR和尿素分散的TiO_2-GR以及TiO_2-GD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对3种复合材料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3种催化剂光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石墨炔的加入,对TiO_2起到明显的分散作用,TiO_2颗粒与石墨烯和石墨炔紧密结合;尿素的加入使TiO_2-GR颗粒尺寸进一步减小,TiO_2分散度进一步提高。在模拟太阳光辐射下,一定时间内光催化剂光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结果表明,二维共轭碳材料石墨烯和石墨炔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光催化剂TiO_2-GR和TiO_2-GD的光催化性能为纯TiO_2光催化剂的1. 67倍和1. 68倍,复合材料光催化剂表现出更优秀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将钛酸四丁酯与氧化石墨烯/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GO/LDHs)通过水热合成原位生长法制备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TiO2-GO/LDHs)复合光催化剂,对TiO2、TiO2-GO和TiO2-GO/LDHs的物相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模拟太阳光条件下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和抗生素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显示,GO的加入使TiO2颗粒分散的更加均匀,不易团聚。TiO2-GO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优于单一TiO2,表明GO的加入扩展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TiO2-GO/LDHs的降解效果优于TiO2-GO,表明LDH捕获光生空穴,加速氧化反应,生成更多的强氧化性羟基,可以更好地降解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技术在处理有机污染物领域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环保技术。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具有光活性好、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害、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且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的宽带隙和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限制了它的大规模应用,这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讲解了二氧化钛的催化机理,分析了传统二氧化钛的局限性,针对这些缺点介绍了提高二氧化钛催化活性的改性方法及原理,如离子掺杂、表面沉积贵金属、表面光敏化、半导体复合、负载等方法。讨论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表面负载TiO2制备光催化材料是粉煤灰高附加值资源化应用的一种新途径,通过破乳的方法在粉煤灰表面负载TiO2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粉煤灰为载体,纳米TiO2胶体为钛源,NaOH为破乳剂,尿素为氮源,在反应釜中通过破乳的方法成功合成了N掺杂的TiO2/粉煤灰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静电纺丝法使用单一的毛细管状喷头喷丝,通常用于制备实心且表面光滑单一组分的纳米纤维,无法得到具有多种功能性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范围较窄。以酞酸丁酯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TiO2/g-C3N4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runauer-Emmett-Teller (BET)分析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MB)研究了不同g-C3N4添加量对TiO2/g-C3N4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结合500℃煅烧工艺成功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及高光催化性能的TiO2/g-C3N4复合材料。当g-C3N4添加量为0.15 g时,TiO2/g-C3N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93.8%,且经过5次重复实验后降解率仍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TiO2/ZSM-5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from SiO2 of rice husk ash and TiO2 sol from hydrolyzed TiOSO4 sal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se two materials greatly enhanced the photocatalytic decolorization of methylene blue dye solution. The instant decolorization of the dye solution in the dark by the composite, TiO2/ZSM-5 (wt ratio 1:1), result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dsorption by ZSM-5 zeolite and TiO2 nano-particles, and of Na2SO4 salt adhering to the composite surface. As a strong flocculating agent, the SO42− ion cause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dye onto the composite surface which consequently enhanced the photocatalytic decolorization of the dye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composite, TiO2/ZSM-5 (wt ratio 1:5), completely decolorized the methylene blue dye in 2.5 h, giving an equivalent performance to that of TiO2, P-25 powder.  相似文献   

17.
谷笛  朱凌岳  吴红军  王宝辉 《化工进展》2016,35(12):3928-3933
通过二次阳极氧化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孔/纳米管复合结构的阵列型TiO2纳米管(2-step TiO2 NTs),实验证明这种结构的TiO2 NTs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有着十分优异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气态甲醇的光催化降解来评估比较一次氧化生成的TiO2纳米管(1-step TiO2 NTs)和2-step TiO2 NTs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二次阳极氧化电化学方法所生成的TiO2 NTs的纳米结构对光致电荷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所以2-step TiO2 NTs的纳米孔/纳米管复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VOCs的降解效率,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能够更加有利于电子的传递,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阐述了2-step TiO2 NTs光催化活性的增强机理,这种新结构显示出更小的带隙、更高效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和VOCs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8.
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并分别氯化改性。以甲基橙和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实验;随后引入电化学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对该催化剂及其反应体系进行表征,推断其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具有极好的电子迁移能力,可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传递效率,进而增强TiO2紫外催化性能。新型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甲基橙降解率由70%提升至100%,苯酚降解率由10%提升至100%。而表面氯化引入了新的活性基团,在光照条件下能够生成氯自由基,进而配合羟基、超氧,形成一种新的三自由基反应体系,使其氧化降解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