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掺铋二氧化锰纳米粉体的循环伏安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娟  李清文  夏熙 《电池》1999,29(3):93-96
通过对掺铋二氧化锰纳米粉体的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讨论了掺杂Bi-MnO2纳米电极的充放电机理。Bi(Ⅲ)的掺入完全改变了MnO2电极的放电机理,但掺杂Bi-MnO2纳米电极与常粒Bi-MnO2电极的放电机理是类似的。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均形成一系列不同价态的Bi-Mn复合物,通过这些复合物的共还原和共氧化,有效地抑制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电极的可充性能。MnO2氧化度高的电极,其活性也大,但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Bi-Mn复合物之后,差别逐渐缩小,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初始氧化态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某稀土化合物在铅蓄电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循环伏安法、小片电极充放电、恒电位下和稳定电位下O2的析出,研究了某稀土化合物对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放电性能、析O2行为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法分别测定了含与不含稀土化合物的PbO2中的α-PbO2、β-PbO2和无定形PbO2的含量,以及非化学计量的PbO2-δ结构中δ的测定。结果表明:某稀土化合物可以使正极活性物质在低倍率放电条件下,提高其利用率6%~7%,化成后β-PbO2含量高于空白3.6%,无定形PbO2低于空白4.8%;δ值由空白的0.108增加至0.112。  相似文献   

3.
对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的机理作了简单的介绍。对改善VRLA电池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的几种添加剂作用也作了简单的介绍。文献报道:(1)在Pb-Ca合金中加入1%~1.5%的锡能够使板栅恢复抗蠕变性能而防止了板栅的增长,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2)含添加剂K2SO4的电解液提高活性物质网络结构之间的导电性,消除蓄电池容量早期下降;(3)纤维类添加剂可以提高正极活性物质(PAM)的强度,防止其裂纹、起泡和脱落,从而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并提高大电流放电能力和电池容量;(4)有机添加剂的加入可以增强PbO2的形成,或形成保护胶体或使胶体凝聚等。然而,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寻求一些有效添加剂减缓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  相似文献   

4.
银金属氧化物(AgMeO)触头电弧侵蚀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AgCdO触头材料及具有不同添加剂的AgSnO_2触头材料(AgSnO_2In_2O_3、AgSnO_2Bi_2O_3、AgSnO_2WO_3)进行了大量分断电弧侵蚀试验和微观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的第二相金属氧化物对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的影响;分析了微量添加剂对电弧侵蚀特性和表面形貌特征的作用;最后,基于触头材料中气体相反晶间侵蚀作用,探讨了触头基体微裂纹形成与扩展机理。  相似文献   

5.
铅酸电池中的导电无机材料——性质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与铅蓄电池有关的几种惰性导电无机材料(C、SnO2、钙钛矿型化合物如BaPbO3、非化学计量比金属氧化物如Ti4O7等)的制备以及它们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碳类材料中以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较好。BaPbO3的导电性和耐腐性良好并且其合成方法也较为简单,可以用于正负极的适量添加。SnO2在正极条件下显示良好的性能,特别适合于导电耐腐膜的制备。Ti4O7作为正极添加剂其各项性能优良,但制备方法却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6.
对Sn-Ce-Bi合金电镀溶液中各成分之间互相干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试验,并提出了消除干扰的方法,从而建立了Bi(OH)SO4,SnSO4,Ce(SO4)2,H2SO4各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它们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7%左右,98%~103.5%、98.3%,整个分析方法准确,快速,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添加物Bi2O3对触头材料AgSnO2的显微组织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添加Vi2O3的AgSnO2触头材料经电弧作用后的表面及内部显微组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经电弧作用后,由于Bi2O3改善了Ag对SnO2颗粒的湿润性,使得熔化区(直径约0.3mm、深约1.2mm)内氧化物颗粒重新分布而形成类似由网络连接的“细胞”状组织,而非聚集于触头表面。其中“细胞”边界主要由SnO2颗粒聚集而成,内部由Ag与少量氧化物构成,细胞尺寸约为  相似文献   

8.
铅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电池和产品电池(6V-60Ah)放电容量测定,筛选出数种有效添加剂,得到了几个较好的配方,提高了铅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通过循环伏安法(CVA)、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SEM)、孔率以及电导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PbO2电极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国外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和LiMn2O4的合成方法。Li-CoO2主要用Li2CO3和CoCO3为原料,在900℃温度下合成。最近通过Li2CO3和CoCO3在400℃下反应制成了“低温”LiCoO2(LT-LiCoO2),(LT-LiCoO2)的电化学性质不同于高温合成的LiCoO2。制取化学计量的LiNiO2比较困难,采用LiNO3和Ni(OH)2为原料在700℃~800℃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了Li0.96Ni1.04O2材料。采用MnO2和Li2CO3或LiNO3为原料,在750℃温度下合成了Li0.93Mn2O4。在400℃低温下采用Li2CO3和MnCO3为原料,在Li/Mn=2/3和Li/Mn=4/5情况下分别合成了Li2Mn4O9和Li4Mn5O12。  相似文献   

10.
多层片式电感器用NiCuZn铁氧体的低温烧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Bi2O3作为烧结促进剂实现了NiCuZn铁氧体在900℃以下烧结,利用TG、DTA、DDTA等分析手段研究Bi2O3的低温烧结机理,交确定最佳烧结温度范围在840-900℃之间,X线分析结果表明,加入Bi2O3后生成另相化合物Bi36Fe2O57。烧结后和量Fe的固溶有助于稳定高温γ-Bi2O3相的立方结构,避免了冷却过程中的晶型转变。Bi36Fe2O57另相的存在能有效地阻止晶粒长大,从而  相似文献   

11.
添加剂对AgSnO2复合粉末烧结体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含微量添加剂CuO、Bi2O3的AgSnO2复合粉末。用压制-烧结-复压的方法进行烧结,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烧结体的金相组织及复合粉末形貌。研究了微量添加剂CuO、Bi2O3对AgSnO2烧结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添加剂的AgSnO2粉末烧结组织中存在黑色的网状形貌;微量添加剂CuO、Bi2O3有利于AgSnO2烧结致密化,CuO能显著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Bi2O3对于消除网状形貌效果明显;经化学镀银并复合添加CuO、Bi2O3所得到的复合粉末烧结后,其烧结体密度达9.44g/cm^3,且SnO2颗粒细小,均匀分布于银基体中。  相似文献   

12.
曾利辉  杨占红  桑商斌  赵玉彬 《电池》2007,37(4):289-291
通过对密封圆柱形锌镍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考察了在锌负极中添加In2O3、Bi2O3和SnO等无机缓蚀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负极中添加无机缓蚀剂可以促进锌的均匀沉积,缓解了锌电极的形变,改善了锌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延长了循环寿命.同时添加3种无机缓蚀剂的锌镍电池,经过95次循环,放电容量为246.54 mAh.  相似文献   

13.
将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Bi掺杂量为25%(原子分数)的SnO2纳米颗粒(Sn0.75Bi0.25O2)作为增强相,借助于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SnO2(12)电接触材料,分析了Bi元素掺杂对电接触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n0.75Bi0.25O2纳米颗粒增强的AgSnO2(12)电接触材料组织结构均匀,密度、硬度高,导电性好。电性能试验表明,Sn0.75Bi0.25O2纳米颗粒增强材料的燃弧时间短、能量低,接触电阻低且稳定,抗电弧侵蚀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以SnCl4.5H2O和BiCl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Bi掺杂量的SnO2纳米粉体,利用热重-差热(TG-DT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Bi掺杂量低于30%时,SnO2纳米粉体的晶体结构保持为金红石四方相结构,Bi原子部分置换了Sn的位置;当掺杂量为30%时,开始形成杂质相BiOCl。掺杂Bi元素可细化SnO2纳米晶粒,经700℃焙烧后,未掺杂Bi元素的SnO2晶粒尺寸约为29 nm,而掺杂Bi元素的SnO2晶粒尺寸约为10 nm。此外,Bi元素的掺杂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SnO2粉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15.
NiZn铁氧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磁性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有着广泛应用,而添加剂是改善NiZn铁氧体材料性能的重要措施.归纳了不同添加剂在NiZn铁氧体材料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一些典型的添加剂WO3、MoO3、Bi2O3、V2O5、SnO2、SiO2、MnO2、CoO和Al2O3对NiZn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可充无汞碱性锌锰电池电极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汞锌合金粉中添加无机或有机缓蚀剂制备锌电极,用析氢试验、恒电流放电法、循环伏安法测定缓蚀剂对锌电极性能及抑制锌枝晶生长的影响。在电解MnO2中掺入LiOH和Bi2O3,加入导电剂、粘结剂调浆,涂在发泡镍网上,烘干,压制成MnO2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定MnO2电极的性能。试验表明,在锌合金粉中添加In2O和PbO可以降低析氢量,加入Bi2O3可以改善电极放电性能;在电解液中加入聚乙烯醇,可以抑制锌枝晶生长,延长锌电极寿命;在EMD中掺入Bi2O3和LiOH,可以提高MnO2电极的可充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析氢实验、极化曲线测试、放电性能测试,研究了在6 mol/L NaOH电解液中添加不同浓度Na2SnO3和由Na2SnO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组成的复合缓蚀剂对铝合金电极析氢速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的加入能不同程度抑制铝合金电极的析氢腐蚀,提高阳极利用率,改善铝阳极的电化学性能,一定浓度配比的复合缓蚀剂的效果要比单一缓蚀剂效果明显.在添加有0.025 mol/L Na2SnO3和10 m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复合缓蚀剂电解液中,铝电极的析氢腐蚀受到明显抑制,缓蚀效率达93.4%,同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硝酸盐热分解方法制备的以CuO为主体含13种金属氧化物的系列复合陶瓷,室温下的电阻率与组成及烧结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当组成(CU:Ca:Sr:Ba:Bi:Pb:Ce:La:Sb:Fe:Zn:Ti:Cr)为3:2:2:2:1:1:0.20:0.60:0.25:0.50:0.50:0.25:0.75(mol:mol)时,陶瓷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带(ZrO_2)_(0.92)(Y_2O_3)_(0.08)(YSZ)保护膜的Bi_2O_3基固体电解质(Bi_20_3)_(0.75)(Y_2O_3)_(0.25)、(Bi_2O_3)_(0.75)-(Gd_2O_3)_(0.25)、(Bi_2O_3)_(0.08)_(0.25)和(MoO_3)_(0.25)做成燃料电池.在600~800℃,将其输出特性与用纯的(ZrO_2)_(0.92)(Y_2O_3)_(0.08)做电解质的燃料电池进行比较.Bi_2O_3基电解质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高于YSZ电解质的,这是由于Bi_20_3基固体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氧离子导电率;Bi_20_3基电解质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比YSZ的低,是由于Bi_20_3基电解质中存在着一定的电子导电率.从材料的结构、机理上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银镜反应制备纳米银包覆SnO2粉体,考察了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时间、SnO2粉体粒径等因素对复合粉体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银镜反应速率有利于纳米银在SnO2粉体表面的包覆,优化的反应条件为:AgNO,浓度0.005mol/L、以乙醇稀释甲醛溶液、pH值为10、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SnO2粉体粒径对最终复合粉体中纳米银的包覆形貌有较大影响,当SnO2为微米级粉体时,纳米银在SnO2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当SnO2为纳米级粉体时,纳米银与纳米SnO2颗粒彼此连接,形成尺寸更大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