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避雷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承受多次雷电冲击影响,其过电压防护效果值得关注。选取现场已运行19年的110 kV氧化锌阀片为研究对象,在135℃条件下进行加速交流老化试验,测试了阀片热功耗曲线及其它特征参量,并基于热加速因子的阿伦纽斯模型计算了阀片剩余寿命。进一步,以特制存在不同阀片劣化程度的避雷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次连续的雷电冲击电流(8/20μs, 10 kA)试验,测试了多次雷电冲击电流前后能表征避雷器电气性能的特征参量以及冲击电流、电压波形。研究发现:已服役19年的阀片剩余寿命分散性明显;避雷器局部阀片的劣化将使避雷器耐受雷电冲击特性明显下降;雷电冲击试验后,若避雷器未发生击穿或击穿后阀片无明显外观缺陷,其绝缘电阻、阻性电流、交流U1mA、直流U1mA和残压等特征参量几乎没变化或变化不明显;若避雷器发生击穿且阀片发生炸裂或明显破损,则上述参量(除残压外)会明显下降,阻性电流明显增加。虽然残压值基本不变,但雷电冲击电流、电压波形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不同波形的冲击电流测量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ZnO避雷器)的残压,并观测和比较了ZnO阀片和传统的SiC阀片的特性。研究发现,在ZnO避雷器情况下,记录的残压波前部分有一个短时(约0.15μs)的电压尖峰出现,此过电压尖峰是短时间的,对常规的设备绝缘不构威胁。然而,由于它的存在提出了有试验的必要性,等同于传统避雷器需做波前放电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420kV氧化锌避雷器为例,介绍了测定阀片柱容性电流的方法和据其确定避雷器电位分布的方法;并介绍了改善均压效果的一些措施;同时还介绍了几种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根据阀片的电容值和一毫安残压值进一步改善电位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ZnO避雷器无感冲击电压测量技术的改进ZnO避雷器残压试验时一般在波头有一过冲,对此现象的解释纷纭。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方法,与整体避雷器串联一片很薄的阀片抽取低电压进行测量,可测得很快的过渡过程,避免杂散电感的影响。阀片用同样的ZnO材料制成,中间带...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以下简称MOA)是最新和使用最广的避雷器,起初价格较贵,现在,在价格上巳能和老式SiC避雷器竞争.使用SiC避雷器时,正常情况下由间隙隔断电流.间隙达到放电电压后,流过电流,在避雷器上形成残压.而MOA则没有间隙,依靠阀片的高非线性进行工作.低电压时电导很小,而在高电压时,导电性很好.电压一旦恢复正常,电导立即降至很小的正常值.两种避雷器残压差别不大,仅按此点,难以区别优劣.  相似文献   

6.
利用陡波冲击电流发生器研究避雷器阀片的残压及过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论述了在陡波冲击电流(最短波前近180ns)作用下避雷器阀片的残压及其过冲的特点和成因;比较了不同波形电流作用下ZnO及SiC阀片的伏安特性。所得结论对避雷器的设计及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美国、日本、苏联超高压复合式避雷器结构和性能,指出复合式避雷器采用限流间隙和高通流容量阀片,可以容易作到既能保护操作过电压,又能降低雷电流残压。  相似文献   

8.
以高速示波器来测量避雷器阀片残压己用了几十年。这一测量技术,工效低、需要操作人数多、劳动条件差、测量误差大,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跃发展的需要。71年,我车间老工人和技术人员遵循毛主席的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教导,自行设计和装制成了避雷器用低温阀片低点残压自动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9.
《电瓷避雷器》2000,(2):22-22
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新型ZnO阀片耐受电压为常规阀片的两倍。通过用新的添加剂以减小ZnO颗粒粒径。从而达到串联阀片数减半的目的。装有这些新型元件的GIS避雷器的体积是传统避雷器体积的40%~60%。通过各种试验,如耐热稳定试验、残压试验、抗震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众所周知,ZnO阀片有着优异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可制成保护性能优良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MOA),一般可达到磁吹避雷器的保护水平或略好,要求更好一点就有一定困难了.近年来国内在选用MOA时,往往偏重于保护特性,选用残压很低的MOA.制造厂为了竞争,显示自己的水平,迎合人们这种心理,在样本中列有"标称电流10kA残压优于磁吹避雷器的MOA".这样人们纷纷订购残压最低的MOA.如:用于110kV和220kV系统的MOA标称电流  相似文献   

1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快速暂态过程的保护性能取决于电阻材料对快上升冲击波的响应。众所周知,金属氧化物阀片从容性到阻性工况的转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残压测量中可观察到某种电压过冲现象。本文介绍在不同电流冲击波下测得的电压过冲幅度。现已证明,这种ns范围内的峰值,仅能利用带宽约为几MHz的同轴测量系统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清楚地表明:这种大约10%左右的电压过冲可能与ZnO材料的特性有关。其起始峰值可能受材料成分的影响,本文就这种性能的物理解释进行了讨论。利用设置在紧靠避雷器阀片旁的分压器所测得的过冲幅度要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还可对避雷器布局的性能变化包括一个避雷器的电感工况进行估量。除电压过冲之外,本文还评价了电流冲击波的波头时间对残压幅度的影响。为了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试验结果开发了一个避雷器阀片的模型,而且试验与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到了相当好的一致性。此外,我们还将避雷器阀片上得到的一些结果,推广应用到电力系统成套避雷器的保护特性上。  相似文献   

12.
新型ZnO阀片的耐受电压为同等厚度常规阀片的两倍,它已经发展到通过添加一种新添加剂来减小ZnO微粒大小,以达到串联阀片数减半,与常规避雷器相比这种先进的GIS用避雷器的体积仅为原来的40%-60%,通过各种评估试验如热稳定试验,残压试验,地震试验和长期稳定试验来看,它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中国和其他国家避雷器用氧化锌电阻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氧化锌电阻片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核心部件,它的电性能决定了避雷器的电性能.电阻片的发展是随着避雷器的要求而发展的,随着避雷器向特高压、罐式小型化及特高压直流发展,电阻片向低成本、低残压、高能量、高梯度及交直流通用的方向发展.讨论了配方和工艺对电阻片电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高电阻片电压梯度和通流容量、降低电阻片的残压和直流电阻片的研究方法.指出了提高电阻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绿色制造的重要性,分析了避雷器标准的修订对电阻片电性能的影响,对今后高性能氧化锌电阻片的研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复合式避雷器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超高压避雷器。它主要用来解决阀片和间隙通流容量不足、灭弧能力低的矛盾,使避雷器的通流容量增加,以满足超高压系统对避雷器的要求。复合式避雷器的关键元件是并联间隙。它在一定的冲击电流下必须可靠动作,使避雷器冲击残压保持在规定值以下;在操作过  相似文献   

15.
4—1 阀式避雷器分类不同型式的阀式避雷器首要的区别是保护特性及通流能力(见第三章)。根据间隙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间隙电弧不运动的避雷器及磁吹灭弧的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第一种间隙用于残压及放电电压较高,但通流能力较小的避雷器。较现代的避雷  相似文献   

16.
阀式避雷器的基本特性为:①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和最大允许电压;②工频放电电压和内过电压下的放电电压;③冲击放电电压;④残压;⑤通流能力;⑥避雷器的灭弧能力。除了上述的阀式避雷器特有的基本性能外,对避雷器还有和所有高压电器一样的一系  相似文献   

17.
配电避雷器是一种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雷电流冲击下的残压特性是描述避雷器过电压保护能力的重要参数。现行标准下针对氧化锌避雷器雷电流的残压特性实验和整只避雷器现场运行情况并不等效,通过比例单元残压特性实验测试的避雷器在现场运行中故障率仍然较高。本文选取了五个常用厂家的整支避雷器进行8/20μs的雷电流冲击实验,获得了不同厂家整支避雷器的残压特性曲线。五个厂家中的三个厂家的整支避雷器残压特性符合标准要求,另外两个厂家的整支避雷器残压值超过标准要求,其在试验过程中也发生了爆炸。试验结果表明,整只避雷器进行的雷电流残压试验更能反映避雷器的现场运行情况,应该加强对整只避雷器的雷电流残压检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连续雷电冲击电流(8/20μs)作用下,35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小电流特性与残压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避雷器内部电阻片的老化特点及失效方式。35 kV避雷器受到连续雷电冲击时,存在一冲击阈值(850次),当冲击次数低于该阈值时避雷器小电流及残压特性几乎不变,当冲击次数大于该阈值时,避雷器小电流及残压特性发生明显劣化;雷电冲击造成避雷器的失效主要是由内部电阻片沿面闪络引起的,并在避雷器接地端首先发生沿面闪络现象;氧化锌电阻片受到雷电冲击后性能出现方向性差异。该研究为35 kV等级的避雷器运行的雷电冲击老化寿命评估和失效方式预防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高非线性系数氧化锌电阻片的出现,使能设计出不需要串联间隙的避雷器。氧化锌电阻片在工作范围内的非线性系数约为25,甚至更高。由于这种材料具有高非线性,所以能长期承受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压。而当10千安雷电冲击放电时,其残压只比现今最好的碳化硅阀式避雷器保护水平高10%。换句话说,利用氧化锌电阻片可以制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意大利对各公司1980~1984年生产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了特性和运行可能性的研究。这些避雷器的氧化锌阀片额定电压的电位梯度为1~2kV/cm(有效值)。氧化锌阀片的直径45~85mm,阀片高22~35mm,而且直径75~85mm阀片的通流容量相当于IEC推荐的标准草案中的第4级。雷电冲击下的保护比USI/U_(ref)为2.2~2.7,而操作冲击下的保护比为1.9~2.2(U_(ref)—当电流密度为50~100μA/cm~2时阀片的残压有效值)。阀片在温度115℃和最大工作电压下稳定性试验表明,在五种型式的氧化锌阀片中只有一种功率损耗随时间而增大,其余四种的功率损耗在8500h中没有变化或随时间而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