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辊式矫直是改善板型、消除残余应力,获得合格金属板带材的重要工艺环节。高性价比的高强板强韧性高,矫直难度大。文章在矫直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大变形平行辊缝矫直方案应用于高强板矫直实践中,并建立边辊调整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对大变形平行辊缝矫直方案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大变形平行矫直方案能有效矫直高强板,矫直效果优于同压下量的倾斜矫直;平行矫直方案的矫直力和传动扭矩均大于倾斜矫直,其矫直力是相应倾斜矫直方案矫直力的1.4~2.0倍。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管材矫直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培庆 《钢管》2002,31(2):28-30
根据管材矫直理论分析及对高精度管材矫直的研究,提出了在普通矫直机上,采用二次矫直获取高精度矫直质量的方法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重轨50和工字钢56矫直力的现场测定,分析了矫直力测定波形和矫直过程,提出了按各矫直辊在各次弯曲过程中的矫直力分量,进行矫直力和弯曲力矩的计算方法,为矫直力测定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文中列出了重轨50和工字钢56矫直力的实测数据,阐述了根据实测数据和各矫直辊的压下量,进行矫直力计算的实验方法,并作出了1300毫米八辊轨梁矫直机矫直力计算的诺模图。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薄壁钛和进行高精度矫直,在对弯曲矫直和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及弯曲矫直与对辊压扁椭圆荞直相结合的矫直法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决定在六辊矫直机上采用弯曲矫直法与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薄壁钛管进行矫直。在详细分析了影响矫直精度参数的基础上,确定矫直的合适工艺。所进行的矫直实验结果表明:弯曲矫直法与对辊压扁椭圆矫直法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的改善薄壁钛管材的直线度和椭圆度。矫直的薄壁钛管直线度达到0.3mm/m,达到了较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辊式矫直机矫直扭矩的计算主要是根据矫直弯矩与矫直曲率之间的关系积分得到的,但由于传统公式不易于计算,故本文采用一些假设条件简化了矫直扭矩的计算。通过在某钢厂十一辊辊式矫直机上测得的矫直辊上的矫直扭矩以及电机功率的数据,验证了基于假设条件下的矫直扭矩的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建明 《钢管》2012,41(6):35-37
介绍了一种新型六辊矫直机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改进了矫直机上下矫直辊结构,加长了矫直辊辊身长度,增加了钢管与矫直辊在单位长度上形成的包络范围,同时增加了新型边侧辊装置。通过上述改进设计,解决了大直径薄壁钢管在传统六辊矫直机矫直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钢管跑偏、矫直变椭圆、钢管断面畸变等质量缺陷问题,显著提高了钢管的矫直精度和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吕启春  陈建 《轧钢》2010,27(4):35-38
介绍了AM380型10辊型钢矫直机的原理、组成、技术特点和矫直调整方法。该矫直机具有在线矫直、速度可调、快速换辊、双钢同时矫直、矫直精度高等特点,能满足方钢、角钢、槽钢、扁钢的矫直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二辊滚光机只有滚光作用,且矫直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二辊矫直滚光机矫直辊的设计方法,通过改进矫直辊变形区域的组成,使二辊滚光机同时具有良好的矫直和滚光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H型钢具有诸多优点而在多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矫直工序。对基于大变形压弯矫直理论的塑性变形量线性递减矫直理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并对九辊型钢矫直机矫直HW300×300 H型钢的矫直规程进行了实例计算,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矫直规程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连铸坯的连续矫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在分析连续矫直概念及连续矫直曲线的基础上,给出了连续矫直机型及其辊列设计的基本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