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零距离工程培养接近工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解决高等工程教育的实习难问题?如何提高培养人才的工程素质、上岗能力、心理素质?使培养的人才平滑过渡到工作岗位和社会。逐渐实现由大学生向企业高级技术员工角色的转化,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应用型本科汽车与交通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了“12433”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对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对应用型本科内涵、应用型人才特征及应用型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财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围绕"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程体系,搭建校企联合产学结合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平台,打造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特点,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对交通专业“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新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培养的背景,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一优一动两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数控技术为特色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并对我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从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积极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产学合作机制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黑龙江工程学院以服务地方和行业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定"向"在行业,定"性"在应用,定"点"在实践的"三定"改革思路。通过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根本,改革原有实践教学模式;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实施校企联合共同育人新模式,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中国冶金教育》2010,(5):57-59,62
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应用型本科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实践教学的定位与体系的构建,有效地实现了应用型本科焊接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持续发展性和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根据产业结构转型期市场对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的要求,经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初步建立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周-创新实践-职业资格培训”四位一体的渐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强化了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并将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构建了面向产业转型的应用型本科材料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达到一般意义上的育人要求同时,要担当更多使命。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三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导向教育、工程文化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团结协作教育,保证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