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山地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落后,已影响城乡均衡发展,加快其建设是山地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阐述了云南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统模式的特点及现实影响,并从山地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山地乡村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最后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国土资源学院阳宗海校区设计的思考,对高校校园空间,特别是山地校园的特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对理性的山地高校空间设计原则,通过对原则的把握,反馈到规划和建筑布局上面,为山地高校空间的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楠  尚志华 《云南建筑》2013,(1):140-146
“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是全省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城镇化科学发展,探索具有云南特色城镇化道路方向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方案依据此指导思想,根据用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自然山势形成高效有特色的校区规划和空间利用,并将具有云南特点的山地田园风貌贯穿其中,提出山地校园规划的原则与目标,由此为“城镇上山”、山地校区规划建设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云南省2011年提出的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引导"城镇上山"和"工业项目上山",山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政策,对大理市海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在山地城市的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云南推行"城镇上山"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山地城市的布局对山地城市交通影响很大,山地城市道路依山而建,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使山地道路的定线和布局受到制约。为了充分发挥山地城市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通”和“达”的作用,搞好山地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其目的为山地城市提供高效方便的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7.
齐有毛 《建筑知识》2014,(7):432-432
随着各种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获取自然资源的需要和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山地建筑也目益增多。山地环境更加接近自然、远离城市喧嚣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旅游的最佳选择。本文从山地建筑的地质气候、前期设计和施工总平策划等方面进行探讨山地建筑施工的重点难点、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浅谈山地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晓庆 《山西建筑》2010,36(13):29-30
介绍了山地建筑单体的几种接地形式,简要阐述了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并就山地建筑的景观设计作了探讨分析,通过建立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通的联系,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山地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9.
传统山地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把我国的传统山地建筑作了归类和分析,并试图通过对其形态成因、形态影响因素的阐述来理解传统山地建筑的形态,以期对我们现今的山地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厦门海沧大桥管理中心规划方案的设计,并结合以往的山地小区规划的实践经验,加以归纳,提出初浅的体会。如山地小区规划的特点,把握山地小区规划布局的主要出发点等等。  相似文献   

11.
柔性光伏支架跨度大、地形适应能力强,逐步应用于山地光伏电站,但其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且受山地复杂地形地貌影响,山地柔性光伏支架设计与施工难度大问题多。为了总结山地柔性光伏支架建设经验,推动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实现山地柔性支架光伏电站建设降本、增效、提质目标,本文以云南某山地光伏项目的柔性光伏支架为例,通过介绍该山地柔性光伏支架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分析了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提出全建设周期设计与总承包深度融合的山地光伏项目管理理念。研究结果表明:全建设周期的设计与总承包深度融合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山地复杂地形限制柔性光伏支架的建设难题,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态与山地地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玮 《南方建筑》2001,(2):12-14
山地城市形态格局,与特殊的山地自然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在山地城市形态的演化中,衍生出不同的城市格局是与自然山地环境长期的适应的结果。目前是我国众多山地城市规模迅速扩展时期,研究其形态的历史演讲过程,对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受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用地紧张影响,山地建筑和景观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山地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结合实例深入探讨山地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营造,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地滨水公园环境功能和意义的分析,阐述了山地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并针对山地滨水公园的现状问题,结合山地滨水公园设计实例,阐述了山地滨水公园的景观理想。  相似文献   

15.
鲁忠良 《山西建筑》2009,35(13):37-38
探讨了山地别墅的设计原则,从经济合理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结合地形和风景的山地别墅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便达到山地别墅与山地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居住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但是不断激增的人口却导致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地空间无疑可以让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得到缓解,山地建筑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山地资源,不仅仅可以开拓人们生存的空间,而且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山地建筑实践,我们既有骄傲的成绩,同时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很多地区在山地上建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但是在我们的山地建筑实践中,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建筑。其设计水平低下、与当地环境不协调、随意对本来山地环境进行破坏、破环山地植被覆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尹艳琼 《建造师》2010,(3):175-177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地、山地居住区的概念,然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目前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昆明山地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8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山地建筑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山地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从形态入手,把我国的传统山地建筑作了归类和分析,并试图通过对其形态成因,形态影响因素的阐述来理解传统山地建筑的形态,以期对我们现今的山地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山地建筑特色是由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历史内含为主体,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含义和形象特征;山地风景区建筑要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特定区域的人文意象和文脉环境。从几个风景区建筑实例,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六十以上,山地城市和城镇人口数量也占相近比例。因此,我国山地的城镇规划建设和平原城镇的不同特点,应当受到特殊的注意,投入大量研究,并在山城城市的规划实践中总结出科学的规律。而我国城市规划人才大多集中在相对发达的沿海和平原城市,这就影响了对山地城市规划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