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存在开发对策不适应、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开展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潜力再认识研究,在现有层系控制下,主力层恢复井网、有效提液,二三类层重组井网、精细注水,有效动用潜力层,改善多油层非均质油藏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濮城油田南区属多油层高含水开发后期油藏。由于历史上笼统注水等原因,层系内尚没有真正实现分段开发。主力油层多年来一直是主要开发对象,目前油层面临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分布零散等问题。为此,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对油藏剩余油进行分类评价,确定了不同潜力层段挖潜类型;开展分层启动压力研究和单砂体挖潜先导试验,为井组层间挖潜提供技术支持;确定不同类型油藏层间精细挖潜的技术对策研究:沙二上1油藏建立单砂体井网、沙二上2+3油藏强化弱吸水层韵律段的动用、沙二上4-7油藏最小自然段注水、沙二下油藏层间二三类层重组挖潜、平面相控挖潜。  相似文献   

3.
2012年油砂山油田为了解决水驱控制、动用程度差,一线油井供液能力弱等问题,水井全面进入细分层系、细分层精细注水调整阶段。力求通过精细注水工作的实施达到控制及降低油水井间层间矛盾,改善吸水状况,做到"层层控制,层层水驱",全面提高油田水驱控制及动用状况,提高油井产量。由于细分层精细注水在工艺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等问题,使得油砂山油田精细注水工作开展后开发工作出现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藏特点和低油价下油田注水开发所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在构造规律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低序级断层精细研究以及剩余油精细研究,建立、恢复注采井网,精细调整层间井网,逐步实施实现"块块注水、层层动用"的目的,最终实现明一西块开发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油藏高含水期的采油速度,在以油藏历年开发情况仔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剩余油精细研究分析,提出精细注水措施,配套实施工艺技术,使油藏的潜力小层注采对应,提高注水效率及地下原油的采收率。该方法在濮城油田DS2S1运用以来,效果明显,为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热河台油田存在着开发历程长、井况复杂,油层动用程度高、层间接替难、断层发育等一系列难点,制约油田注水开发。针对这些技术难题,提出了精细油藏管理的理念。主要通过油藏精细研究,落实潜力部位,成立精细油藏管理团组,精心编制热河台油田油藏精细管理方案,通过优化过程管理,实施动态调控,使油藏开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濮城油田卫42、卫43、濮98等断块均属于低渗透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注水井油层近井地带受到堵塞、结垢、污染等伤害,严重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针对注水压力高,完不成配注水量的问题,在注水量下降或注水压力上升的水井,相继推广实施了低渗透油藏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精细过滤配套技术,整体实施后在降压、...  相似文献   

8.
双河油田437Ⅳ层系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高效开发,目前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针对该层系采出程度高、注水井层间窜导致的有效注水率低、综合含水不断上升等现状,通过对动静态资料对比分析及历史注采状况精细描述,认清层系注水存在问题及剩余油分布状况,主要针对注水井进行全面治理,实施精细注水,从整体上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S油田采油速度慢,采出程度低,化学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实施困难的问题,结合地层非均质性特征和生产动态情况,依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采用新钻井和精细分层注水技术,优选油层厚度大、剩余油丰度高的区域部署完善井和加密井,直井兼顾两层,水平井立足单层,精细分层反九点法注水开发。实施新钻井、返层、补孔、压裂和分层注水开发后,预测油田至2035年累计产油1286.95万t,最终采出程度33.78%,含水率97%,地层压力始终保持在18~19MPa之间,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发,主力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如何提高措施方案的优化水平,进行下一步经济有效的挖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以实现"精细研究、精细开发、杜绝低效无效成本支出,提高措施有效益率"的工作目标,从而提高濮城油田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已逐步成为胡尖山油田原油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潜力,但其物性差、产量低、多属岩性油藏、天然能量匮乏,故提高此类油藏的注水开发水平和相关经济效益,已成为胡尖山油田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胡尖山油田的注水开发经历了注水开发试验、大规模注水开发、注水调整、精细注水四个阶段,注水开发后,随着动态的变化,采取了多种注水调整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后期又有新的矛盾不断出现,经过系统总结发现,不同的注采区块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即可以用驱动类型、开发阶段、渗流特征进行划分归类,分成不同的注水单元,这就逐步形成了精细注水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集装箱式精细水处理成套装置,在辽河冷家油田完成了历时2年多的低渗透油藏单井精细注水工程试验研究,回注水完全优于《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1994)所推荐的A1级的水质标准,水量稳定,注水效果明显。成套装置由精滤集装箱、超滤集装箱、药剂及加盐集装箱和注水泵撬块组成,本试验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种灵活机动的精细注水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能够极大提升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解决以往油田开采中面临的部分难题,对我国石油能源开采量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石油开采企业必须对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精细分层注水开发技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薄油层、低渗透性油层、稠油油层、垂直裂缝性油层气锥水锥严重,开采难度大,采收率低。在原开发技术条件下,水驱产量每年将递减100万t以上,到2017年将下降到1500万t以下。因此,为缓解递减,开展大庆油田二次开发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大庆油田精细注水挖潜新理论,形成长垣老区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挖潜技术系列、外围油田低渗透低注入量精细分层注水技术系列、高难度套损注水井有效修复技术系列等水驱精细注水更新换代技术,和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精细注水挖潜工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时容易出现裂缝性油藏,注水也很容易受到裂缝影响而不均匀,导致油田产量非常低。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田出现的特点与缺陷,讲述精细地质研究相关研究现状,重点以具体事例讲述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精细地质研究的应用,希望能为煤矿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榆树林油田东14井区开发效果较差,2007年通过水平井注水,局部井区见到较好效果,但各单井受效程度差异较大。2008年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流动单元的划分,分析了水平注水井组油井受效差异原因,2010年井区加密并开展了主砂体精细解剖研究,指导水平井加密区下步开发。  相似文献   

17.
榆树林油田东14井区开发效果较差,2007年通过水平井注水,局部井区见到较好效果,但各单井受效程度差异较大。2008年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流动单元的划分,分析了水平注水井组油井受效差异原因,2010年井区加密并开展了主砂体精细解剖研究,指导水平井加密区下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低渗透油田一个井组开发历程的研究,对井组实际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井组改造措施提出了低渗透透油田开发的几点认识:采取早期精细分层注水,可以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缓解层间矛盾,保持油井长期稳产;选好油井的合适压裂时间,不但取得较好增油效果,而且措施有效期长,增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目前存在现井网对砂体控制程度较低,现井网注采难度大,注水压力上升速度快,单井注入量低,低产井比例大的问题,分析全油田的细分注水现状,确定细分注水界限,总结细分注水效果,同时对低产井成因进行基础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开展了精细措施调整和措施效果分析,提高单井产量高,改善了油层吸水状况,含水上升得到一定控制,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花土沟油田为典型的长井段薄互层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注采对应差,注水单层突进,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幅度较大。为了改善该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改善水质、井网完善、层系细分、水井分注、剩余油挖潜等精细注采调整工作,达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目的,注采井数比由1:2.7提高到1:1.7,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明显提高,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由14.37%降低到8.7%,综合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