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晓宇 《山西建筑》2002,28(6):102-102,160
对雷击电磁脉冲、防雷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产生雷击电磁脉冲的主要原因,在设计中应遵循内部综合保护的设计思想,严格执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增补内容,即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加装电涌保护器诸措施,以及在工程中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倪林 《建筑电气》2009,28(8):26-28
对某公司程控交换机机房和信息中心机房雷击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出了容易忽视的屏蔽问题,分析阐述了屏蔽问题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雷击电磁脉冲屏蔽的工程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水泥厂建筑物中,雷电防护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按照雷击效应及其危害后果,建筑物的防雷应考虑防直击雷等外部防雷措施及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对信息设备的干扰等内部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洪正 《建筑电气》2007,26(10):38-40
阐述了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信息设备的危害,以计算及实例说明LEMP的危害与雷击点的距离成反比,雷击概率N与雷击点高度h的平方成正比。N越高,LEMP的危害就越大。LEMP是信息防雷的重点,应采取屏蔽接地技术,有效防止LEMP的入侵;完善信息防雷保护,提高抗LEMP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雷击电磁脉冲危害的特点和侵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途径进行分析,利用现代防雷理论,结合多年雷电防护的工程实践经验,指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止雷击电磁脉冲侵入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并提出防止侵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郭荣生 《广东建材》2005,(7):121-122
文章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LEMP对大楼计算机房设备的危害及干扰途径,针对LEMP雷电侵入机理,简述了从电子计算机房的选定、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等方面应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汪洪实  王新月 《钢结构》2007,22(3):76-78
适用于所有钢结构建筑物设计施工。在施工方法、材料用量都很经济的情况下,使建筑物处于对雷击、雷击电磁脉冲的最佳防护之中。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雷击电磁脉冲对6 kV高压变频器的危害,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屏蔽和防浪涌两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雷击电磁脉冲建筑防护标准》颁布实施为了防止和减少雷击电磁脉冲电磁场引起的危害,对建筑物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保障国家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市建委于2002年下达了《雷击电磁脉冲建筑防护标准》的编制任务[课题编号:2002-20]。由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和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在总结工程实际经验基础上,编制完成天津市《雷击电磁脉冲建筑防护标准》。经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委员会审定,批准《雷击电磁脉冲建筑防护标准》(DB29-58-2003)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04年2月1日起在本市施行。《电气装置消防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高耸建筑物如何降低雷击时10 kV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首先根据珠江三角洲某镇10 kV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点分布情况,统计出建筑密集的城市区雷击故障点数要明显少于郊区。其次,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原理和雷电先导发展阶段的电场分析得出建筑物高度越高、上表面横截面积越大,建筑材料的介电常数越大建筑物对10 kV配电线路的屏蔽效果越好。最后,通过ANSYS仿真分析出无建筑时导线周边电场畸变比有建筑时严重的结论,进一步证明建筑物对10 kV配电线路遭受感应雷过电压具有屏蔽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雷电绕击成为高压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且山区高压输电线路绕击更为严重。防雷电绕击侧针是对高压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绕击雷防护的改进措施。以某500 kV直流输电线路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一基G1型杆塔附近15~30 m范围内安装防绕击侧针前后,线路绕击率及绕击跳闸率的变化情况。基于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了防绕击侧针对最大绕击雷电流幅值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防绕击侧针安装以后明显降低了高压线路绕击率及跳闸率,且在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雷电流幅值同时,起到将绕击雷转变为高压系统可以承受的反击雷的目的。可见安装防绕击侧针作为已投运的高压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防雷改造措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司琼  董发勤 《混凝土》2004,(11):25-27,34
介绍了分别掺杂短碳纤维和石墨的电磁屏蔽混凝土的制备,研究了短碳纤维和石墨的含量对混凝土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短碳纤维的加入对石墨混凝土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机理,为将来设计高性能低频电磁屏蔽混凝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孟德东 《建筑电气》2009,28(6):43-45
给出了计算雷电电磁场屏蔽效果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保定市近年来所建32栋高层建筑雷击电磁场屏蔽效果的计算,发现高层建筑的顶层基本不能做电子机房使用.顶二层只有个别部位能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建筑设计部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必要的计算,以保证电子机房位置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架空活动地板和金属装饰板在商用建筑物中常被采用,这种建筑物中的大面积金属构造物有一定的磁场屏蔽效果。笔者对这种大面积金属构造物,包括架空活动地板、金属装饰敷层,以及常用的铝板和镀锌铁皮板的工频磁场屏蔽性能进行了实验调查。分析了屏蔽材料、磁场源的方向性、屏蔽厚度,以及观测点距磁场源的距离等因素对屏蔽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分析,对建筑物内大面积工频磁场屏蔽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欢  曾华荣  罗洪  刘华麟  唐程 《电瓷避雷器》2013,(1):98-101,106
为了研究在地线上加装防绕击避雷针的可行性和安装原则,以贵州500 k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25缩小的输电线路典型杆塔模型进行雷电绕击模拟试验,研究防绕击避雷针长度以及安装位置与防绕击效果的关系,为防绕击避雷针在500 kV的应用上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架空地线上合理布置防绕击避雷针,对雷电绕击导线具有较好的防止效果,防绕击避雷针长度以及位置对绕击率影响较大,建议防绕击避雷针安装在距杆塔10~50 m区域,并提出了针间距应满足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塑性区沟槽对爆炸应力波屏蔽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在爆破塑性区内的屏蔽沟槽对爆炸应力波具有一定的阻隔效应。为在实验室模拟研究地下爆炸塑性区沟槽对爆炸应力波的屏蔽作用,采用0.125 gTNT当量的微型炸药球作为爆炸源,在?1 370 mm×1 200 mm的黄土化爆试验平台上进行沟槽阻隔爆炸应力波的微药量化爆模拟试验。从理论及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研究沟槽深度H对爆炸应力波的屏蔽作用。结果表明:(1) 塑性区沟槽对爆炸应力波屏蔽效应的力学机制不同于弹性区沟槽;(2) 以粒子速度、位移幅值度量的屏蔽系数在沟槽屏蔽区域内存在极大值;(3) 塑性区沟槽对爆炸应力波有延迟效应;(4) 试验结果定性地验证沟槽屏蔽爆炸应力波的理论分析,两者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泥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和电磁屏蔽机理,分析了水泥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碳系-水泥基屏蔽材料和纤维-水泥基屏蔽材料。结果表明:碳系-水泥基屏蔽材料成本低廉、屏蔽性能稳定,但其在1.5GHz频率内的平均屏蔽效能值一般不超过30dB,且力学性能随填料量的增加而下降;而纤维-水泥基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其在1.5GHz频率内的平均屏蔽效能值能达到30dB以上,在8~12GHz频段内的平均屏蔽效能值达40dB左右,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水泥基电磁屏蔽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杨泽平 《山西建筑》2012,(35):198-199
根据敞口式盾构在我国的实用情况,论述了敞口式盾构前盾设计的技术特点和具体的实施方式,介绍了敞口式盾构前盾主要部件的结构计算方法和思路,为敞口式盾构整体设计提供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特性不同于交流系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高、跨度大,且工作电压幅值、极性不变,使得雷击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概率增大,有必要对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针对近年来葛南±500 kV直流输电线路多发的雷击故障,以葛南±500 kV直流单、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为工程背景,采用ATP-EMTP和电气几何模型法分别对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并与交流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5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远高于反击跳闸率;工作电压对雷电先导发展、建弧率以及导线绕击距的影响比交流更大,使得直流输电线路正极性导线的雷击跳闸率高于负极性。  相似文献   

20.
田红平  李怀锋 《山西建筑》2011,37(4):203-204
运用三维直角坐标转换,先求出盾构机轴线局部坐标系与实际三维空间坐标系两种坐标系的转换参数,然后再利用转换参数求出盾首中心和盾尾中心点的实际坐标,进而计算盾构机的姿态,该方法用于地铁盾构的引导测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