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冷》2015,(3)
针对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车外换热器不能使用传统平行流换热器的问题,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稳态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结霜工况下制冷剂侧结构,包括流程数、各流程扁管布置方式、扁管宽度和微通道孔高对换热及压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换热器出口达到过热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的减小流程数以降低制冷剂侧压降,同时在空气侧压降的限制下,可以适当的增加扁管宽度来减小制冷剂侧压降,孔高的增加会使得换热量和制冷剂侧压降同时减小,但是换热量衰减很小,所以适当增加孔高也是一个减小制冷剂侧压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某光伏硅材料生产企业新建厂房面积大、负荷变化大,且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波动明显。针对厂房的不同负荷需求和使用特点,空调系统冷源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和热回收型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集中供冷。热回收型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新型带热回收功能的冷凝器,体积比常规冷凝器大,且制冷剂充注量大于常规热回收机组。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的热回收型离心式冷水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差过大,会发生制冷剂迁移,再次启动时容易出现吸气带液现象,在启动时增加排制冷剂控制程序可以有效解决吸气带液问题。昼夜温差大时,冷负荷与热回收负荷不平衡,热回收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启动后只调节冷负荷,无法平衡热回收负荷,严重时会引起冷凝压力过高,在冷却水路和热回收水路增加可调节电动阀及其控制程序可以解决冷凝高压报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汪琳琳  杨昭  王丹 《制冷学报》2022,43(1):59-67
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与传统乘用车不同,对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并利用液冷冷却电池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冷剂充注量比传统汽车空调增加了400~800 g.若使用可燃制冷剂,泄漏扩散至乘员舱,燃烧风险将增大.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R1234yf制冷剂在蒸发器破损泄漏随送风进入乘员舱后的浓度变化过程和最高浓度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胡家泽 《制冷》1990,(2):50-52
一、现有计算法我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家用和厨房用冰箱,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维修中都有一个给冰箱加注多少制冷剂的问题。众所周知,制冷剂加入量过多和过少,对于冰箱的运行都是不利的。但制冷剂注入量的精确计算,迄今  相似文献   

5.
孙文臣 《制冷》1992,(1):13-13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制冷行业,都在竞先研制高效节能的制冷机,有的采用新的混合制冷剂,有的提高换热器的效率,以及采用单板机(或微电脑)控制等途径。采用新的混合制冷剂节能从理论来讲是可行的,但是真正达到十分成熟的应用在中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其原因是:第一,采用新的混合制冷剂与现有压缩机不匹配,第二,存在着新的混合制冷剂与压缩机润滑油间的相关问题。第三,新的混合制冷剂组分间以及  相似文献   

6.
碳氢制冷剂的ODP=0,GWP极低,环保性能优良,热物理性质良好,可以作为未来制冷剂的备选方案。主要从商用热泵、超市复叠系统以及其他商用设备几个方面对碳氢应用于大中型商用设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碳氢制冷剂在系统实际运行中总体性能表现优良,对于其可燃性,国内外学者采取了减少充注量的措施,如采用微通道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紧凑式换热器,采用间接式制冷系统,以确保碳氢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制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作为一种天然工质,是目前CFCs工质替代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根据CO2作为制冷剂的相关热物理和化学性质及CO2制冷循环,说明采用CO2作制冷剂、采用跨临界循环的优越性。介绍CO2制冷循环系统关键设备——压缩机、膨胀机、气体冷却器/蒸发器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采用CO2作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热泵系统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串/并联全热回收风冷式冷(热)水系统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制冷剂充注量、热回收侧进水温度、环境温度对两种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为了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串联全热回收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10 kg)比并联全热回收系统(5.6 kg)增加78%;随着热回收侧进水温度的升高,两种系统的制冷量和热回收量均降低;环境温度对并联全热回收系统制冷量和热回收量基本没有影响,环境温度由45℃降至30℃时,串联全热回收系统制冷量增加3.8%,热回收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为回收冷库制冷系统产生的冷凝热用于制取生产及生活热水,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接入三套管相变蓄热器。通过焓法建立三套管相变蓄能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制冷剂入口温度、制冷剂流量及结构参数对其蓄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温度从110℃升高到130℃,熔化时间降低20.5%,且制冷剂入口温度越高,总蓄热量越大;制冷剂流量从0.008kg/s增加到0.024kg/s,熔化时间减小55.9%,改变流量只影响蓄热快慢而不影响总蓄热量大小,且随着流量增大其对蓄热性能的影响减弱;管径对蓄热性能的影响较小,较小的管径比有利于减小流动阻力而不影响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冷藏库的制冷系统中,较多采用水冷式冷凝器(壳管立式或卧式)。这种冷凝器系利用水的显热来冷却制冷剂,由于水的温升很小,所需冷却水量相当大。已成为冷库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故有必要在冷库制冷系统中提倡采用蒸发式冷凝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针对R290分体式空调器的结构特点,将分体式空调器分成6个单独的部件,分别对不同充灌量条件下的1P和1.5P R290分体式空调器各个部件的制冷剂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开机状态下虽然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分布最多,但整个低压侧的制冷剂量占整个系统充灌量的50%—60%,但在关机后1.5小时,低压侧的制冷剂量占整个系统充灌量的85%—92%。  相似文献   

12.
溜冰场     
谢汝镛 《制冷》1990,(2):68-74
不论是用於室外或室内的溜冰场,冰平面的冻结,通常是用一种热传导流体,通过一个放置在冰下面的网状管道的循环来完成的。热传导流体优先采用的是第二制冷剂如乙二醇、木乙醇或氯化钙。  相似文献   

13.
姜昆  刘颖  姜莎 《制冷学报》2012,33(5):37-42
基于Peng-Robinson通用状态方程,采用基团贡献原理以及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新型LGWP制冷剂HFO-1234yf的热物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了较为全面的HFO-1234yf制冷剂的热物性数据。将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及R417A制冷剂的热物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HFO-1234yf的饱和蒸汽压力与定压比热容和R134a的表现相似,二者的饱和蒸气压均低于R417A,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和R417A相比,其饱和状态焓值较低,这将导致HFO-1234y系统运行时的性能系数不高。该模型能为HFO-1234yf制冷剂在汽车空调以及固定式空调制冷设备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全自动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为提高试验台的测量精度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建成的测试台工况稳定,测试速度快,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的性能匹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取的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范围内,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增大,制热量和COP先增大后减小,功耗则不断增大;随着毛细管长度增大,制热量、功耗和COP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当系统在最佳匹配时,COP达到4.14 W/W。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对制热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功耗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发生变化时,在差异程度最大时,制热量的变化率比功耗的变化率分别高183.3%和82.4%;在制冷剂充注量较大时,COP会明显下降。当制冷剂充注量较大时,在运行前期的水温增长速率比制冷剂充注量较小时高,在运行后期(约60 min以后)反而比较低。  相似文献   

16.
碳氢制冷剂在小型商用冷柜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氢制冷剂作为天然制冷剂的一种,因其热物理性质与环保性能(ODP为0,GWP极低)俱佳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碳氢制冷剂的循环热力学性能出发,对碳氢制冷剂应用于小型商用冷柜的理论和实验进展进行论述,并介绍了压缩机、润滑油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相比于小型商用冷柜中使用的传统制冷剂,碳氢制冷剂的单位制冷量和性能系数较高,排气温度较低,实际运行时冷却速度和噪声水平都有较大改善。然而,碳氢类物质具有可燃性。虽然小型商用冷柜中碳氢制冷剂充注量较小,但要使得碳氢制冷剂在小型商用冷柜中大规模应用,需要做相应的泄漏燃爆实验。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制冷剂氨的饱和液态热物理性质。采用典型的site-site势能模型模拟了制冷剂氨的饱和液态密度和比焓,将模拟结果与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NIST)数据库的值进行了对比,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1.5%(密度)以内和3.2%(比焓)以内。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势能模型和参数,运用该模拟方法预测单一组分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的血液。自从人类有了合成制冷剂之后,制冷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诸如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给传统合成制冷剂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最新出版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撰写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014评估报告",2015年8月在日本横滨召开的国际制冷学会第24届国际制冷大会的有关学术报告以及2014年召开的国际制冷学会第11届自然制冷剂大会的学术报告,总结制冷剂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不同类型制冷装置采用不同制冷剂的现状,新型低碳制冷剂的热物性、传热特性、安全性,可燃制冷剂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以及新型低碳制冷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未来制冷剂替代可能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Peng-Robinson通用状态方程,采用基团贡献原理以及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新型LGWP制冷剂HFO-1234yf的热物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了较为全面的HFO-1234yf制冷剂的热物性数据.将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及R417A制冷剂的热物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HFO-1234yf的饱和蒸汽压力与定压比热容和R134a的表现相似,二者的饱和蒸气压均低于R417A,HFO-1234yf制冷剂与R134a和R417A相比,其饱和状态焓值较低,这将导致HFO-1234y系统运行时的性能系数不高.该模型能为HFO-1234yf制冷剂在汽车空调以及固定式空调制冷设备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R290和R22的热物性,指出R290是一种理想的替代制冷剂,但是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基于R290的可燃性,论述家用空调器采用R290作为制冷剂的可靠性方案设计与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