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一、前言 国内中碳低合金钢亮线断口常见于经电炉或电渣熔炼的35CrMn2MoRE、37CrNi_1MoQ和40CrNiMoA等钢的调质态大锻件中。最近,又在电渣熔炼的37CrNi3MoV钢调质态大锻件中出现此类断口。其宏观特征是沿锻压方向以闪光的亮点组成的细条带,条带的宽度及密度随钢锭或锻件的不同部位而变化。通常,亮线在对应于一般钢锭的头部、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七年第三期《科技参考资料》(五二研究所出版)曾报导了用碱性电弧炉生产的镍铬钼钒钢锻件毛坯,出现了“棱面断口”的质量问题。经过试验已初步搞清棱面断口是 A1N 沿粗大奥氏体晶界析出造成的沿晶断裂,并在生产中采用了锻后“二次过冷”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 钒作为合金元素使用,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优越的性能,因而在合金钢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低合金高强钢,少量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钢的强韧性,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我们在CrNi3MoV钢的电渣重熔铸态断口、大锻件小棱面断口、过热石状断口及CrMoV钢离心铸造的冰糖状断口的微观形貌的观察中,除发现α-MnS及AlN沿晶析出外,还发现在这些含钒钢中都有沿奥氏体晶界以薄片状、树枝状或鱼骨状的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绪言 合金结构钢“亮线”断口,在Cr-Mn,Cr-Ni钢调质态的大锻件中是比较常见的。其宏观特征是沿着热加工方向,以闪光的亮点组成的细条带,条带宽度及间距随锭型大小而异;通常此类断口在锻件心部严重。微观形貌则是光滑的沿晶断裂。亮线断口严重时显著降低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5.
直径150毫米35CrNi3MoVA电渣重熔圆钢经锻造调质处理后,在常规断口抽捡中发现断口异常,在纤维状断口的基体上分布着许多灰色棱面状长片和灰色棱面状粗颗粒。经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观察分析,认为这种异常断口是由于材料过热,VC沿晶界析出而形成的石状断口。  相似文献   

6.
对32CrNi2MoVA钢锻件闪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压温度较低,造成锻后重结晶温度偏低,晶粒未得到细化及粗大晶粒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被遗传下来导致准解理断裂所致。提高锻压温度到1150~1200℃,以及对己产生闪点断口的锻件采用高温常化或多次调质处理都是消除闪点断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35CrMnMORE钢在研制过程中,调质状态断口上经常出现“亮线”(过去曾称为“层状”),致使钢的冲击韧性显著降低。在调质的纵向断口上,亮线表现为灰色的条带。对于碱性电弧炉的不同冶炼批次,亮线断口的严重程度不同。亮线在相当于钢锭的心部严重,边部较轻。这种亮线断口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能否消除或改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金属断口宏观形貌三维重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层切片法重构物体的原理自主开发金属断裂面三维重构软件JHX-FSR,通过软件前处理模块和可视化后处理模块,分别获取金属断口的三维数据场和金属断口的三维重构结果、金属断口的定量可视化结果。分层切片法断口重构通过复杂切片二维轮廓的表面重构,重构空间几何形状复杂的断口整体形貌,从而得到精确的断口重构结果;将重构结果同断口三维数据场校验,证实该软件可较精确地重构断口;根据获取的断口宏观形貌三维数据场,对断口局部形貌特征定量可视化及定量测量,为断口智能化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分别通过断口定量反推、断口剖面二维切片图像定量分析和微裂纹三维重构3个方面阐述计算机分层切片法三维重构技术在金属断口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 一、概况 我厂炮用零件——闩体选用材料PCrNi3MoVA钢,规格φ140×225mm,在火焰反射炉中加热,用三吨模锻机型锻成毛坯,经正火、高温回火、粗加工、调质处理。调质后检查硬度、机械性能、低倍组织、断口。发现零件局部区域低倍组织上有粗晶现象(见图1),晶粒度一级,断口为纤维状及少量过热小平面(见图2),硬度及机械性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厂碱性平炉冶炼的38CrMoA1钢,在锻造时产生裂纹,其纵向断口是变形能力较差、呈致密而较平坦的灰白色大块岩石形异状断口,使横向机械性能(尤其是δ、φ、α_k值)显著降低。通过对异状断口二次复型进行了大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异状断口区存在大量非金属夹杂引起沿晶断裂;经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确定其为AIN夹杂。这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厂生产的船用离合器减速齿轮,均采用18CrNiWA钢制成。原用自由锻造法在三千吨水压机上用2.5吨锭直接开坯锻成,其锻造毛坯如图1所示。这种工艺不仅锻造比小,锻件中心锻压不透,存在残余的树枝晶等铸态组织;而且锻件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的贵重材料和机械加工工时,增加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2.
对稀土锆合金断口微观缺陷的形貌特征、微观断口形貌特征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沿晶”、“多边化”和“扇形解理花样”是稀土锆合金断口最常见的微观形貌特征;“缝隙”和“孔洞”是其断口最主要的微观缺陷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控轧钢的显微组织、形貌,认为控轧钢理想的组织是: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加珠光体;珠光体的含量不要过高,微小的碳氮化物起沉淀硬化作用。Nb、V微合金化钢的沉淀析出相是Nb(CN)和(Nb,V)(CN),晶格常数在 4.19A~4.28A之间。一般在—60℃~60℃之间出现的断口“分离”现象,可能是在低于 Ar_3~-两相温度区间进行控扎,使铁素体(001)//[011]结晶织构沿控轧面平行发育,削弱了铁素体晶粒强度,形成了分离的削弱面。  相似文献   

14.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厚度为30 mm的7A52铝合金厚板进行对接单道焊接,并沿厚度方向每6 mm切取共制成5层疲劳试样,研究其疲劳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沿厚度方向由表层至底部疲劳性能依次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沿焊接方向疲劳性能呈先减后增而后再减的变化趋势;接头疲劳断裂位置和显微硬度的最低处大部分出现在前进侧的热影响区;焊缝断口形貌较母材复杂,断口瞬断区出现沿晶断裂,伴有较厚的撕裂棱;韧窝内第二相粒子发生劈裂和碎裂。  相似文献   

15.
室温下对TA2/Q345爆炸复合板进行静态拉伸和动载拉-压高周疲劳试验,分析其拉伸和疲劳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TA2/Q345复合板界面金相组织和拉伸、疲劳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合界面至基材Q345显微组织演变为等轴细晶区、纤维状变形组织区、扭曲原始组织、原始组织区(铁素体和珠光体条带);结合界面至覆材TA2表面,出现孪晶组织.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结合界面波状分离;疲劳断口为准解理断裂,疲劳断裂的应力远低于静态拉伸.  相似文献   

16.
金属疲劳断口宏观定量分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疲劳断口的定量分析是其定性诊断基础上的深入发展,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本文从金属疲劳断口的宏观定量分析和微观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分别就其疲劳弧线、疲劳扩展临界裂纹尺寸a_c、疲劳瞬时(快速)破断区的大小和对称性、疲劳沟线的位置和方向、表面强化零件疲劳源的位置、疲劳条带的宽度以及延伸带的高度和宽度等疲劳断口的特征形态和尺寸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无疑疲劳断口的定量分析对疲劳失效的定量估算分析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某40CrNiMo钢精铸件,铸造后经调质处理,在校正时发生脆断。产生粗糙的石状断口。试验发现,此种断口严重降低钢的冲击韧性,使产品性能不合格。目前,关于精铸件脆性断裂的研究很少。为了搞清该40CrNiMo钢精铸件脆断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我们采用显微断口分析技术进行了观察分析,同时进行其它测试分析,结果证明,此种断口系由AlN沿铸造晶界弥散析出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电渣重熔35CrNi3MoV钢低倍质点状偏析的实质。分析表明:电渣钢的质点状偏析是由于气体夹杂与成份偏析所造成。质点状偏析在宏观断口上表现为亮线,组织和硬度与基体有差异,微观断口形貌为沿晶脆性断裂和少量的准解理,基体则为典型的韧性断口。质点状偏析对强度无影响,明显降低钢的横向塑性和韧性,这种缺陷是一种冶金缺陷,用热处理的方法无法消除与改善。  相似文献   

19.
超低硫钢过热断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超低硫钢奥氏体晶粒粗化与过热断口的宏、微观特征,以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了超低硫钢晶粒粗化和过热温度界限,从而为大锻件生产,晶粒度的控制,防止过热,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满足炮尾毛坯锻件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倍尺锻造法和直接拔长工艺代替传统的单件锻造工艺。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锻造和热处理后炮尾毛坯的力学性能、低倍组织、断口均能满足产品原技术要求,还可节省大量的时间、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