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银霜  王代强 《电讯技术》2021,61(5):640-645
为了在所需的多个陷波频带中获得额外的谐振频率,设计了一种具有五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天线包括蚀刻了两个不封闭口字型槽的秤砣形贴片、矩形微带馈电线、缺陷接地板和两个类U形谐振器.将两个类U形谐振器耦合在馈电线附近,与辐射贴片上蚀刻的两个槽及缺陷接地板共同实现五陷波特性.该天线工作带宽为3.01~12 GHz,有效滤除了WiMAX通信频段(3.73~3.89 GHz)、C频段卫星通信系统(4.25~4.9 GHz)、无线局域网通信频段(5.51~5.83 GHz)、INSAT(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频段(6.77~7.32 GHz)和ITU 8GHz频段(8.13~8.38 GHz)的干扰,且天线在通带频段内五个陷波特性和方向性结果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无线电》2016,(4):71-72
1概述随着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信号的带宽更宽,频率范围越来越广,从短波频段到微波频段,比如:民用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频率范围远远超过7.5GHz,而且这些频段的通信大部分都是点对点的通信,从而对干扰查处提出新的挑战。以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生产的监测天线HE300和HF907DC为核心设备,可以和便携式监测接收机R&S  相似文献   

3.
Ka频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利用26.5 GHz至40 GHz的频谱范围,通过卫星传输信号实现高速数据通信、互联网接入以及遥感应用。该系统利用高频率的优势,实现较大带宽和高传输速率,满足现代通信需求。在空间信息传输、支持偏远地区互联网接入以及提供高分辨率数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一种空间滤波器,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具有多种应用,为系统性能提升和信号优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本文对FSS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Ka频段频率选择表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无线电之间的相互干扰,国际电信联盟组织(WARC)在世界无线电管理会议上对不同频段的利用作了统一的安排.主要是将1~3GHz频率分配给移动无线电通信和移动无线卫星通信,将20GHz频率分配给新的卫星通信.关于频率分配的一致点有:1.广播卫星业务(声音)1.5GHz邻近频段(用于高质量卫星传送给移动接收机——如汽车等,每个国家均可利用.2.6GHz邻近频段分配给日本及附近国家(其他用途使用1.5GHz邻近的频率),而2.3GHz频段分配给美国和印度.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Ka 频段卫星通信系统采用K/Ka 双频段上下行通信链路,需要K/Ka 高性能Ka 宽频带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文章介绍采用FSS 次级反射面的双频段天线设计,仿真系统在17.2~21.2 GHz 的接收频带、27.5~31.5 GHz 的发射频带内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自从1964年世界上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上天开辟越洋通信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新频段的开拓—特别是新频段器件的研制为21世纪世界卫星通信技术进入个人卫星通信时代创造了条件。 通信个人化是未来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倾向。日本SCR公司(宇宙通信研究公司)正致力于开发一种个人用的手提式卫星通信机,并已研制成40GHz的TWTA  相似文献   

7.
1.引言近几年,微波无线电通信,以地面通信及卫星通信为中心,获得了迅速发展。予计今后无线通信业务更会继续增大,随着10GHz以上新频段的开拓,实用价值高的现用频段的所谓频谱复用的想法也日益高涨。特别是拟于1979年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V号,准备在每个单一极化所用的4/6 GHz频段上,使用基于同一频率的正交极化共用技术。为实现正交极化共用,要迅速提高天线及馈源装置的极化特性,与此同时,补偿降雨引起电波传播上的极化特  相似文献   

8.
杨涛 《通信世界》2003,(35):42-43
随着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通信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域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接入网中部分采用甚至全部采用无线设备进行传输已经成为应用的热点。在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中,3.5GHz频段作为国际电联(ITU)推荐使用并工作在低频段的点对多点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更引人关注,目前国外3.5GHz频段已开放2×100MHz频率资源,并已得到广泛使用。在我国,考虑到卫星通信的干扰问题,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于2000年正式开放2×31.5MHz频率资源用于固定无线接入,并于2001年9月颁布了《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规范,明确了3.5GHz固…  相似文献   

9.
郑秋容  王辉 《激光技术》2018,42(4):521-524
为了探寻一种基于光频梳的灵活、高效的多频段变频方案,采用一个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MZM)和两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组成的系统,由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驱动D-MZM,进行单边带调制,进而得到一个载波和+1阶边带。利用两个DP-MZM分别作为两个光频梳产生器,产生两个相位相干、中心频率不同的光频梳,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同时还研究了直流偏置点漂移对系统变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频系统,可将Ku波段的15GHz微波信号转化成3GHz,7GHz,11GHz,19GHz,23GHz和27GHz的信号;输出的微波信号信噪比可达28.82dB~29.99dB;直流偏置点的漂移量在-10%~50%范围内影响明显。该方法可为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多频段变频功能,从而满足多频段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主流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矩形微带单极天线,适用于多频段通信,如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等。该矩形微带天线由一个带两个U形槽的矩形贴片和一个带两个长方形槽的接地面组成,具有四个工作频段,当谐振频率分别为1.22GHz, 2.47GHz, 3.61GHz和5.60 GHz时,相对带宽为25.7%(1.12~1.45 GHz)、25.3%(2.24~2.89 GHz)、15.7%(3.40~3.98 GHz)以及13.6%(5.21~5.97GHz)。仿真与实测结果显示,该天线的工作频段数量更多且相对带宽更高,在各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具有新颖缺陷地结构的多频段新型平面天线,该天线采用微带馈电方式进行馈电,改进的接地板通过延伸两段倒T字形枝节,得到了蓝牙、TD-LTE和X波段卫星通信频段;Wi MAX通信频段则通过左右对称的倒钩形结构辐射贴片获得。该天线实际测量带宽为2.42~2.78 GHz、3.02~3.62 GHz和7.25~7.88 GHz,能完整覆盖蓝牙、TD-LTE、Wi MAX和X波段卫星通信下行频段,尺寸为20 mm×30 mm。天线结构简单、尺寸小及全向性辐射特性表明该天线能很好地满足便携式多频段移动设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任红 《中国无线电》2003,(11):31-34
近年来,卫星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卫星与地面业务在许多频段如1GHz、1.6GHz、2.5GHz、3.5GHz、5GHz、28GHz等等都存在同步或非同步卫星与地面业务频率共用的问题,在无线电规则第S21-2表中,列出了与各种卫星业务共用的地面业务的频段。而且随着频率资源的日益紧张,新业务发展迅速,这种共享形式也会越来越多。卫星业务(除广播卫星业务)与地面业务的干扰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东省消防的卫星通信系统主要使用Ku频段的卫星,而Ku频段卫星频率资源缺乏,卫星链路带宽低,在灾害发生时,后方指挥部和指挥中心能从前方指挥部获取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没有多余的带宽提供给前线其他应急通信设备使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消防卫星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使用高通量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满足当前消防应急救援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4.
Ka频段卫星通信因其具有可提供的带宽大(3.5GHz)、通信容量大、波束窄、终端尺寸小,轨道平面内可容纳的卫星多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未来卫星通信的必然趋势。Ka频段卫星通信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于它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大,这一度使研究人员认为Ka频段卫星通信是不可能实现的。降雨、闪烁、大气吸收等因素都会导致Ka频段地空链路信道质量的恶化。根据Ka频段卫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降雨衰减的特性,提出了几种抗雨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卫星通信技术使用着几个重要的卫星通信频段.L波段{1.6/1.5GHz)、C波段(6.0/4.0GHZ)、Ku波段(14.0/11.0GHz)和Ka波段(30/20GHz)。因此.建立一种基于两种甚至多种卫星波段为接收信号的全自动寻星系统,对于以应急通信为目的的VSAT卫星系统.就显得比较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修改的多模谐振器(MMR)结构,在输入端与输出端开槽形成交叉耦合,实现了一种结构紧凑、频率选择性较高的超宽带(UWB)带通滤波器。修改的多模谐振器能产生5个模式和2个在高低截止频率附近的传输零点,提高了频率选择性。在滤波器的基础上,通过加载谐振器,形成在8.11 GHz处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利用HFSS13.0验证设计原理。仿真结果表明,该超宽带带通滤波器通带为2.61~11.21 GHz,陷波频率为8.11 GHz,能有效抑制X频段(7.91~8.31 GHz)卫星通信系统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影响,适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3)在17.3-17.7GHz频段为2区(美洲区域)卫星固定业务(FSS)空对地方向做出新的频率划分,并在2区规范了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GSO FSS)以及非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NGSO FSS)系统的协调程序和技术限值。当前,全球卫星通信使用的频段主要集中于L、S、C、Ku、Ka等频段。C频段和Ku频段的频谱资源已十分紧张,拥有较大带宽的Ka频段(17-40GHz)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Ka频段可为高速卫星通信、千兆比特级宽带数字传输、高清晰度电视(HDTV)、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超宽带通信中其他系统的干扰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阻带的超宽带天线。通过采用一种不等宽的条带结构,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双阻带特性。除了在要求屏蔽的WiMAX频段(3.3~3.7 GHz)以及X频段的卫星通信下行频段(7.25~8.395 GHz),回波损耗S11在整个频段<-10 dB。通过仿真设计结果表明,该天线在3.38~3.58 GHz和7.29~8.13 GHz处均具有较好的阻带性质。  相似文献   

19.
EHF频段是下一代卫星通信系统优选的工作频段,设备的研制越来越迫切。上变频器是系统中关键的设备,通过应用仿真软件对频率配置、杂散等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研制了上变频器,设备实现了L频段到EHF频段2 GHz带宽的频率变换,EHF频段1 dB输出功率大于+16 dBm,2 GHz带宽内幅频特性小于3.5 dB。通过增加补偿措施,实现较小的带内幅频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扩频多址(SSMA)技术的小型地球终端卫星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采用无中心站的分散式控制方式,使用频段为6/4G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