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包括股东,公司的各种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及公司的潜在投资者,他们对公司的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就上市 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市场设立目的在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创业板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上市公司质量更难以保证,而且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创业板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易产生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问题,市场风险大于传统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风险也不容小觑。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明确提出监管必须以信息披露为本,这就决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创业板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创业板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现实条件基础上,提出了从企业内外部监管和法律法规等角度来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现行法规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2005年对外公布的年报、中报、季报、临时公告等信息资料为样本,分析其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自愿披露项目数量偏少,自愿披露项目信息含量偏低的问题,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高上市公司的自身素质,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审计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法规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评价依据、披露内容和披露时点4个方面对两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比较研究,并选取美洲银行和招商银行两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对比分析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监管部门应制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法规、加强外部审计监督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从完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在参考了部分2004年、2005年高科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后,对我国目前高科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检验了媒体报道总量和媒体负面报道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促进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媒体报道对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媒体负面报道与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也证明媒体报道对国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相关性很小,但媒体负面报道对非国有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改善却有很强的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A股上市公司为例,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位置安排、程度、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安徽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质量不佳、缺乏主动意识、注册会计师审计比例低、披露不全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已为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关联关系及其交易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不充分披露关联交易信息的危害.进一步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加大关联交易审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动态博弈模型以分析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发现:虚假信息披露程度与监管者稽查概率、惩罚力度和贴现因子呈反向变动关系;对管理者实行的股权激励计划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会加大虚假信息披露程度;随着股权激励的加强,应该加大对管理者的惩罚力度;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越完善的上市公司查处虚假信息披露后,越应该加大对大股东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质量问题,从企业和制度两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强大的社会监督机制、严厉的惩罚等措施,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日益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仅凭合并财务报表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他们需要掌握上市公司所属分部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经营特点、发展潜力等分解信息。我国应加强上市公司分部信息的披露,不断完善分部信息披露准则和制度,以提高分部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些失真的会计信息中,一部分纯属会计造假;而另一部分则是盈余管理所致。目前,由于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引致的财务丑闻使会计学界和公众都对虚假会计盈余问题的探讨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笔者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弊端,并对其约束和规范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外部压力角度,分析合法性压力和投资者关注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法性压力越大,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呈现微弱正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分析后提取的信息。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会计信息占70%以上,对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制度建设,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但与美国等信息披露制度较为完备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总体意愿也较低,从而导致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水平普遍较低。透明度不高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利益相关者的使用,同时也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但全流通环境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能否真正解决公司制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导致的代理问题,其效应如何,值得研究。以上市公司2008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在检验股权激励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寻找相似控制变量的倾向评分匹配方控制内生性,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和风险的影响效应。结论得出,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司的绩效,降低系统风险,但不是对各家公司都适用,上市公司要注意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激励方式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国有股退出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国有股退出的主要方式是减少国家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即国有股减持。但在国有股退出过程中存在着配售或回购价格确定的法律依据不明、操作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不同的退出模式对公司和股东的影响不一等问题。为使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亟需立法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以深市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实证检验股权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小、法制水平越健全的地区,上市公司越自愿披露更多信息;股权结构在制度环境较好情况下,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更大,并且...  相似文献   

19.
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监管力度、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方面支持真实性审计存在的问题 ,并从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国家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审计人员监督和处罚力度、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实施真实性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改善和提高真实性审计质量提供了前提条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