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桥梁缆索钢丝的技术规范,按照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原材料、钢丝加工过程、成品钢丝进行检验,要求复核成品钢丝直径、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缠绕、扭转、松弛、疲劳、锌附着量、硫酸铜试验、表观、长度、自由圈径、不平直度等参数。比较国内外桥梁缆索用钢丝试验方法及要求的异同,国内桥梁缆索钢丝标准不允许钢丝接头,国外标准允许钢丝盘条接头,但要预先通过接头工艺试验和过程抽检来保证成品钢丝质量;国内外钢丝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相同,但强度值要求略有不同,国外钢丝强度规定了一个上限;由于取值区间不同和钢丝直径面积取值要求不同,相同的钢丝会出现不同的弹性模量计算结果;国标同时考核桥梁缆索钢丝松弛性能和扭转性能;钢丝直线度检测方法有微小差别。  相似文献   

2.
介绍切割钢丝行业标准制定的任务来源及编制过程,并说明编制内容。确定术语定义、钢丝标记方法,钢丝系列及其外形尺寸偏差;把钢丝破断拉力确定为主要力学性能,把公称抗拉强度定义为仅作参考的名义值。强调线轴钢丝由1根组成,不允许有焊接头存在,同时规定钢丝无排线不良缺陷及不应有漏镀或明显色差存在;钢丝表面应光滑、无竹节或折弯,钢丝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对试验方法、钢丝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及检验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要求,同时对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条件等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金属制品》2016,(2):59-63
介绍胎圈用钢丝行业标准制定的任务来源、新修订工作程序及重点建议探讨;对标准关键条款进行解释;说明修订内容与2008标准的区别。新标准增加了术语定义;对不同规格钢丝设置了破断力及对应的抗拉强度,强度计算按照公称直径计算;钢丝盘载质量上限由500 kg修订为600 kg;屈强比为85%;残余扭转测试修订为取样长度6 m,残余扭转不大于±0.75圈。钢丝镀层成分为低锡青铜和高锡青铜2类,镀层侧重于镀层质量,镀层厚度仅供参考,给出了镀层厚度参考计算公式,增加了快速简单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作为镀层成分及镀层质量测试方法,同时增加了资料性附录B,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范围、原理、仪器设备、测试步骤及报告;将产品质量保证期及异议处理时间统一定为6个月。  相似文献   

4.
介绍镀铜钢丝镀层重量及其组分试验方法行业标准修订的任务来源与工作程序,对标准修订进行技术性说明。新标准增加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胎圈用钢丝镀层组分及重量,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橡胶软管增强用钢丝及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的镀层重量、厚度及组分的试验方法,增加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增加胎圈钢丝青铜镀层Sn含量计算公式,增加测定仪器性能指标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金属制品》2015,(4):13-16
介绍开式、开闭式2种锚具结构形式,提出大规格钢丝绳索具两端锚具制作工艺及低温性能要求,锚具强度核算方法以及锚具制作执行标准,并对大规格钢丝绳性能要求、长度误差要求及其保证方法进行阐述。对大规格钢丝绳索具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说明。提出钢丝绳的维护及更换原则。分析研究的大规格钢丝绳索具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外要求。  相似文献   

6.
《金属制品》2017,(2):7-9
介绍?3.2 mm、抗拉强度1 960 MPa镀锌制绳钢丝生产工艺。针对该钢丝强度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容易出现断丝、韧性差、剪切试验不合格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钢丝生产过程中,表面处理时采用2次磷化处理,增加钢丝磷化层厚度,提高钢丝磷化质量;钢丝拉拔时采用9道次拉拔,同一拉拔工艺拉丝模具采用不同工作锥角,从第1道次到最后1道次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并确保各道次模具⊿值在1.2~2.0。采取措施后,成品钢丝抗拉强度2 020~2 080 MPa,扭转不小于28次,弯曲不小于14次,达到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客户现场使用反馈的油泥多、不易焊接等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汽车座椅骨架用钢丝的生产工艺参数,将钢丝表面磷化膜面质量由原来的4~8 g/m2调整为3~6 g/m2;拉拔过程选用钠钙基润滑剂,适当增加拉拔道次;采用重量法对成品钢丝表面附着物厚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优化后钢丝表面的附着物明显减少,产品后期能够有效解决用户现场使用问题,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全晟  宋为  王宝玉 《金属制品》2001,27(1):9-10,17
该生产线采用卡电加热铅淬火 ,PID调功器控制铅温 ,精度± 0 5℃ ;阴阳极交替电解酸洗表面处理 ;热扩散电镀黄铜。试生产走线 2 0根 ,DV值 30 , 1 40mm半成品钢丝σb=1180~ 12 30MPa ,伸长率≥ 8% ,扭转≥ 6 0次 ,打结率 >6 5 % ; 0 30mm成品丝σb=2 6 10~ 2 6 70MPa,扭转≥ 80次 ,打结率 >6 4% ,镀层厚度 4 6~ 6 5g/kg ,w(Cu) =6 5 2 %~ 6 7 6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振涛 《金属制品》1996,22(1):20-23
用普通低碳冷拔钢丝经热处理,提高钢丝的强度,增加其延伸性,使钢丝能够更有效地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要求。试验结果证明,采用这种钢丝可有效地提高预制构件的各项技术性能,节省钢丝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金刚线基线用钢丝标准研究的意义,对金刚线基线用钢丝标准制定原则及其原料提出要求;重点研究基线的性能特征,如基线规格、公称直径及允许偏差、椭圆度、破断拉力与扭转值及抗拉强度名义值,工艺性能参数如圈径、翘距的量化指标,给出钢丝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