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梅陇断裂带变形岩石中的火山砾及石英粗晶进行二维和三维应变分析的结果表明:发生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的一次韧性变形其应变类型为平面型(k=1±0.3,ν=0±0.2);应变椭球主轴方位X为223°∠20°、Y为为117°∠35°、Z为335°∠45°,XY面为156°∠45°,与宏观主要变形面理产状一致;下侏罗统的金鸡组在此前经过另一次变形变质作用;长埔锡矿一带时代不明的火山杂岩体与高基坪群应为同期或相近期之产物。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了华北石炭二叠地层特点、岩溶陷落柱总体特征以及煤田岩溶陷落柱区域分布规律,运用区域古构造应力场发展演化史——中生代印支、燕山期受欧亚构造域板块挤压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认为华北地区基本处于构造压应力状态,构造活动强烈,发育诸多造山带、隆起带和深大断裂带,新生代的喜山运动时期,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同时,太平洋板块回弹,在中国大陆东部,华北地区压应力释放,处于构造张扭应力状态,形成了大量张性NNE走向正断层,提出岩溶陷落柱分两期发展,最终形成于新生界喜山运动时期,得出古构造应力场是岩溶陷落柱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樟东坑钨矿床的地质构造为背景、工程地质条件为依据,划分了其岩体结构类型,并应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求得了该矿床所在地区的构造应力场(σ_1=126°<3°;σ_2=216°<67°;σ_3=36°<23°),进而对矿山目前生产所在地段500m水平以下改分采为合采时岩体的稳定性作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晋获断裂带位于沁水盆地东部。其形成和演化对附近煤田的改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切穿的灰岩中方解石双晶的研究,确定了古应力σo与C轴一致,σ3与T轴一致,研究表明晋获断裂带主要经历两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一期为南东东──北西西向,另一期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应力场之差应力为43.9MPa。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丹-都安断裂带分段构造特征和其控盆作用的分析,推断出该断裂带的运动学模式为:在后期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盆地内早期的地层与台地型地层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挤压运动,控陷正断层发生构造反转,盆地内地层块体向上、向前逆冲运动;台地型地层沿滑脱面发生拆离,顺滑脱面产生反向逆冲.  相似文献   

6.
在桂北元古代本洞花岗闪长岩体中首次发现了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总体走向为近南北向,糜棱岩面理倾向为240°~280°,倾角为40°~63°;代表剪切运动方向的拉伸线理产状为216°~226°∠39°~46°.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性质为左旋-正滑剪切,滑动方向为由北东向南西方向.韧性剪切带中发育典型的花岗质糜棱岩类,并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从剪切带中心往两侧依次发育千糜岩、糜棱岩、初糜岩.本洞岩体中韧性剪切带和糜棱岩的发现揭示了叠加在元古代本洞岩体之上的一次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7.
广西凭祥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凭祥逆冲推覆构造是广西境内首次在上古生办地台盖层中发现的大型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长度〉30km,总体走向25°-40°,断面倾向南东,倾角20°-30°,逆冲方向307°-310°,分带特征明显。经平衡剖面复原计算其缩短率e=033.3%,相对长度比εγ=66.7%,推覆蹁〉5600m。  相似文献   

8.
依兰—舒兰断裂带成因及其演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依兰——舒兰断裂带(简称依——舒带)是东北地区著名的依兰——舒兰断裂的北段。地理座标:南起东经126°55′北纬42°25′,北止东经131°10′北纬47°20′。由于依——舒带和其东邻的敦化——密山断裂带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中生代及其以后的大地构造演变的控制性作用;由于依——舒带所蕴藏的煤炭资源和近年来所不断发现的石油显示;由于依——舒带在历史上和近代的地震活动性,因此有关依——舒带的成因与演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断裂擦痕的Etchecopar电算法,结合褶皱和共轭节理的研究,将灌阳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分5期:按最大主应力方位第1期为84°~105°;第2期为120°~127°;第3期为12°~47°;第4期为298°~336°;第5期为67°~76°。其中,前两期产生于印支构造运动阶段,以褶皱作用为主;后三期产生于燕山构造运动阶段,以断裂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对哇洪山断裂带中段变形岩石磁组构分析表明,断裂带及其外围构造岩磁化率百分率各向异性H值(普遍>5%,断裂带>10%)较高,说明岩石经历了较强的韧性变形,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磁化率量值椭球呈压扁状的特点.由构造岩磁化率最小轴推断的韧性变形期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主要为近E-W向,由此推断该期断裂带的水平运动性质为左旋.沿断裂带走向构造岩磁组构参数有明显的变化,反映构造变形特征沿断裂带走向有一定差异,其中阿移项、哇沿河—巴硬格莉沟—加木恩韧性变形较强,而红柳沟—蒙高、老沿等地相对较弱.晚华力西期及其以后岩体(脉)H值不高,说明岩石无明显韧性变形,反映韧性变形早于此类岩体(脉)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全球范围看,岛屿几乎全在大陆块的东海岸,南极凸出,北极凹进;北半球陆地多,南半球海洋多,这应该是大陆长期向西向北纬62°漂移运动的结果.利用u场概念,讨论了大陆向西漂移的原因;并推知,大陆向北纬60°运动是太阳在银道的近心点,及地球北极与银北极成62°角等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12.
桂西南发育两类大型断裂构造 :( 1 )逆冲推覆构造为前展式、叠瓦状构造 ,走向2 5°~ 4 0°,倾向SE ,倾角 2 0°~ 30°,逆冲方向 31 0°± ,分带明显 ;e =-33 3% ,εγ=66 7% ,s>560 0m ,为印支—燕山早期冲断 -推覆成因。 ( 2 )东门断裂为一长寿深断裂 ,走向 4 5°~ 80°,总体南倾 ,倾角 50°~ 80° ,海西期为拉张控相 ,印支期以后为右旋走滑 ,先后形成糜棱岩—碎裂岩 ,有限应变测量结果 :k =1 5,γ =3~ 4 ,X∶Z =1 0∶1~ 2 0∶1 ,古差异应力Δσ达 1 0 0~ 1 2 0MPa。金矿主要与东门深断裂有关 ,主断裂导矿 ,北侧NNE—NE向次级断裂容矿 ,原生金矿化常见于T1熔岩质蚀变碎裂岩中 ,表生氧化作用有利于次生富集。逆冲推覆构造中金 (w (Au) )的变化规律是 :锋带 1 0× 1 0 - 9,中带 1 94× 1 0 - 9,根带 2 1 8× 1 0 - 9,从锋带向根带递增 ,今后要适当注意根带附近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山西断陷盆地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活动构造地貌类型.通过分析山西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地震分布规律、构造应力场和深部构造特征,提出了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分3个阶段:第1阶段,挤压破裂;第2阶段,地幔上升、地壳剪切-拉张破裂断陷;第3阶段,断陷盆地形成和发展.地幔上隆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脆性构造形成于地壳浅层,记录了地壳浅层构造变形过程,精确限定浅层地壳变形时代是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由于脆性构造变形发生于较低的温压环境,岩石应变速率快,变质和交代作用相对较弱,难以形成韧性构造变形中可定年的同构造新生矿物,所以脆性构造的精确定年一直是学界难题。近年来,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脆性构造变形同构造方解石脉U-Pb定年可以精确限定构造变形时代。对近几年方解石LA-(MC-)ICP-MS U-Pb定年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系统地介绍了同构造方解石脉特征、方解石U-Pb定年基本原理、方解石LA-(MC-)ICP-MS U-Pb定年方法及应用实例,指出该方法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在于方解石U-Pb年龄代表的地质意义和其定年的成功率。野外识别同构造方解石脉,划分不同期次方解石,确定原生域和次生域能够准确揭示其年龄的地质意义; 圈定最优待测靶区,选择合适的普通铅校正方法以及寻找理想的方解石标样有利于提高定年结果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辽河油田已有地层、构造资料,研究了杜84块构造格架、主要断裂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应力场模拟的三维地质模型,用3D-σ 软件进行了构造应力场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其结果表明,杜84块油层受构造应力状态为最大和中间主应力近水平,最小主应力垂直。在此应力场作用下,区内断层运动方式为正断兼水平扭动。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沿断层带均发生压应力和剪庆力集中现象,从而有利于断层发生扭张性运动。位移分析表明,有明显的呈阶梯状组合的正断位移。据破坏率分析,在现有应场作用下,油层所在岩体局部会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节理统计,得知中新生代以来,太原东山矿区出现过两期构造应力场。其一是主压应力轴为NW-SE向的燕山期古构造应力场;其二为主压应力轴为NE-SW向的喜山期古构造应力场。断层擦痕的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两期应力场的存在,并表明区内的NEE向及EW向断层形成于燕山期,喜山期重新活动;NWW向断层形成于喜山期;上述断层形成后,区内曾出现过SN向引张,使各组断层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正向位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川南构造展布的独特形式,探讨川南地区的特定边界条件及其对区内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建立起川南统一的非均匀联合应力场的观点,从而将川南构造划分为三向压应力构造带及中腹构造应力联合区。认为各(?)向压应力构造带对下古生界油气运移聚集具较好的成藏条件,中腹构造应力联合区受三向压应力联合作用,为川南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适景区。  相似文献   

18.
连云山西缘花岗质糜棱岩是湖南长寿街—双牌断裂动热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讨论糜棱岩显微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利用位错密度法对该断裂带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 ,其结果分别为 80 MPa和 4.7× 1 0 - 12 S- 1.  相似文献   

19.
连云山西缘花岗质糜棱岩是湖南长寿街-双牌断裂动热变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糜棱岩显微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位错密度法对该断裂带的古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其结果分别为80MPa和4.7×10-12S-1.  相似文献   

20.
高州岩群是云开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体,宏观露头主要发育5种不同构造样式和生NE缓倾的拉伸线理,显微构造显示出下部混合片麻状花岩具准岩浆结构特点;英石C轴组构呈开角70°~80°小圆环带和低级对称型;超显微结构显示了石类以扩散蠕变为主,长石以位错蠕变为主,在前晋宁期,云开地区长期和于伸展状态并发生自SW向NE方向的近水平分层剪切,变形主要温度范围在300~700℃,深度在10~23km,剪切差异应力在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