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成都市一般镇规划编制技术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总结成都市多年城乡统筹实践和"5.12"大地震小城镇灾后重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小城镇现状特征和发展实际,参照各级规范标准,制定一般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进一步规范成都市一般镇规划编制程序、重点、标准和成果,促进小城镇壮大产业、形成特色、完善配套,在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小城镇建设按照“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思必循规划、行必遵规划、效必合规划”的要求和“发展性、多样性、相容性、共享性”四性原则,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提高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将小城镇与周边乡村空间作为整体来进行规划,整合各类型空间规划以形成规划全覆盖,解决各类规划存在的分歧.同时制定城乡统筹空...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近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经济增长快、人居环境优、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城镇。但"大城市太大,小城镇太小"的格局尚未彻底扭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深入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大力强化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相似文献   

4.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相似文献   

5.
陈新宇 《四川建筑》2009,29(5):22-23,25
伴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规划的不断推进,城乡统筹从理念向实践深化细化。成都市乡镇规划编制,由宏观的规划研究向微观的实施规划侧重,在规划编制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认识,不断总结与探索。通过对乡镇规划编制问题的分析,阐述城乡统筹的理念与方法,总结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从事乡镇规划编制的人员提供借鉴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规划面临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脱节、规划标准适应性滞后和面对现实的规划作用尴尬等困境。本文提出了"刚性"和"弹性"改进思路."刚性"包括实施区域功能控制、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保障和"两规合一"三个方面."弹性"包括应对市场需求的一揽子规划框架和顺应村民自治的规划互动反馈机制两个方面。建议《镇规划标准》实施中。省级层面按大城市郊区镇、县域中心镇、特色镇和一般镇四种类型对小城镇进行分类引导.镇域层面落实"两规合一"、细化镇村布局技术。  相似文献   

7.
镇用地分类是科学编制镇规划,有效指导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落实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满足小城镇现实的发展诉求、适应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是本次镇用地分类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通过梳理镇现状用地特征和地方导则的相关内容,明确镇用地分类的编制目标、编制重点和具体的编制思路,为建构"城乡一体化""落实多规合一"的城乡用地分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0,(Z2)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在科学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过程中,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着眼于城乡整体的和谐发展,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成都市开展城乡统筹工作十余年来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在回顾成都市新农村规划建设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对成都市城乡居民居住、从业现状与未来意愿的民意调查,以审视成都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成效与不足。调查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空心化现象仍然显著,就地城镇化进程仍旧缓慢。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引导农村人口流动、推动"人、地、房"三者统一、促进"产村相融"、实现"建改保"相结合、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体制等多个方面探索未来成都市新农村规划思路转型,以期为其他城市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成都市把加快小城镇发展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努力探索特大中心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全面现代化之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成都市小城镇建设工作回顾成都市从2004年起,在推进中心城区提升改造、转型发展的同时,历经十余年持续不断地探索小城镇发展路子。实践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单纯依靠需求侧刺激的经济增长方式一定程度地导致小城镇在城乡要素流动中“被跨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体制机制、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三个层面助力小城镇走出发展困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内涵在于:在城乡差异化的整体框架中寻求基于自身特色的区域立足点,依托特色构建“城-镇-村”的要素流动纽带.这包含对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与配置、对外建立面向城市和乡村的输出机制.小城镇实现特色化发展应遵循“改革制度供给,释放要素流动-要素资源重组,内部结构优化-输出稀缺价值,实现有效供给”的路径.论文以长三角地区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认为其特色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现状特征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城市郊区的小城镇在发展机遇、发展速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当前面临着规划、管理的各项问题,阻碍了城镇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城乡统筹下郊区小城镇不同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发展模式:新城模式和特色城镇模式,并从规划、交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前虎  潘兵  司梦祺 《城市规划》2019,43(10):22-28
小城镇作为城乡交互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小城镇也将面临能否由"区域分异"走向"区域分工"的战略抉择。以浙江省为例,在剖析当前省域小城镇社会空间极化、职能类型分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对浙江省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影响,并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视角提出针对性的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为"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小城镇的特色协同发展提供路径思考,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志诚  侯雷  兰贵盛 《规划师》2006,22(2):69-72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五个统筹"中的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城市化新理念,倡导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则体现为:镇区与镇域规划并举、统筹发展产业空间、统筹管治地域空间、统筹协调城乡交通.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出发,以嘉定区外冈镇为例,针对上海郊区小城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运用等方面作相关课题研究,力图探索区域大统筹时代的小城镇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分割城乡规划的时代即将过去,城乡的二元结构正在被打破,城乡统筹发展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城乡规划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深入研究城乡规划工作,充分认识城镇的特征,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健康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江阴新一轮优化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结合江阴城乡规划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苏南城镇化的“第三次突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回顾苏南模式变迁和城镇化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苏南城镇化进入"第三次突围"的发展新阶段,即制度引领的城镇化阶段。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苏南的小城镇发展实现了质的提升,一些小城镇正在向中、小城市转变,城乡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南城镇在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城市化相关政策和制度等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苏南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些制度瓶颈亟待"突围"。最后,论文结合地方制度创新的探索,提出一些完善和改进制度和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统筹环境下,基于生态与人 文价值的视角,通过对成都温江绿道的空 间体系构建与价值体系构建的分析,来探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便在乡村景观 的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方面为城 乡统筹下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