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建筑技术》2016,(4):147-150
素土挤密桩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素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分析、探讨了经过素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地基处理效果。实践表明:经过素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地基密实度增加,孔隙率降低,湿陷性消除,地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处理后的地基桩间土和桩体土密度相差不大,同一平面可作为均质地基考虑。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应按照规范,并结合地质情况、拟建房物的规模和类型等综合考虑确定。  相似文献   

2.
赵学亮 《广东建材》2021,37(3):66-68
湿陷性黄土在西部分布较广,素土挤密桩加固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方法简单成熟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对素土桩桩体压实系数及桩间土挤密系数,通过现场钻孔实际采取不同分区、不同时段施打的桩体土和桩间土形心试样,由室内试验来求取,并通过各种试验及检测方法来验证素土挤密桩在消除黄土湿陷性、降低压缩性、改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效果,以及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间土承载力所具有的显著作用。并介绍了履带式素土打桩机沉管成孔、自动回填夹杆式夯实机夯实的施工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素土挤密桩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素土桩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处理效果检测指出素土挤密桩在消除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的同时提高了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DDC)挤密桩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工法。为研究SDDC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开展了室内试验、载荷试验和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DDC挤密桩可有效消除桩长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桩间土和桩体土的干密度且挤密系数最大值分别可达0.98和1.04;SDDC挤密桩可显著提高桩间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也可显著提高桩体土的黏聚力;SDDC挤密桩不仅可有效消除天然黄土地基的软化特性,还可以显著提升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分别是天然含水率黄土地基承载力和浸水饱和黄土地基承载力的1.33倍和2.03倍。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土挤密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在陕西关中地区建设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以法门寺合什舍利塔裙楼素土挤密工程施工为例,围绕素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施工中的整个过程,叙述了素土挤密桩施工中放线定位、成孔、成桩等质量控制,经试检测桩间土的挤密系数,湿陷系数,桩体压实系数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地基中采用沉管、冲击等方法挤土成孔,并向孔内夯填素土成桩,这就是素土挤密桩法。运用素土挤密桩后的土质密度上升,硬性指标提高。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素土挤密桩法是一种良好的地基加固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更佳。这种施工方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应用比较普遍,加强其质量控制,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就素土挤密桩的施工质量控制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0)
宁夏海原县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地基处理难度大、要求高。本文结合黑城至海原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围绕素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整个过程,对素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从施工准备、质量控制要点及素土挤密桩对于地基处理的适用条件、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依据黄土地区公路地基湿陷性改良需要,制定了素土与石灰土夯扩挤密桩现场试验方案。通过现场详细测试,分析了素土与石灰土夯扩挤密桩的单桩强度、桩间土挤密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等。结果表明素土桩的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是550 k Pa,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够达到370 k Pa;灰土桩的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 400 k Pa,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够达到450 k Pa。  相似文献   

9.
灰土挤密桩在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有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的优点,因此,在一般轻型工业建筑地基处理当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某电厂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案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前后桩间土压缩性的对比分析,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阐明了在试验阶段灰土挤密桩深层浸水的必要性,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优点,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步骤,结合图表加以分析,通过检测数据阐明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素土挤密桩的效果,并以实际工程为佐证,说明素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