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紫砂是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一大门类,虽然跟古陶瓷艺术比起来只有仅仅数百年的发展,但在中国当代陶艺艺术创作中,紫砂由于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成为了陶瓷成形艺术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诸位名家能手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多姿多彩的器物造型,以及广博的文化内涵,成就了当代紫砂行业的整体繁荣,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魅力。紫砂最初虽然是以日用器的面貌诞生,但随着受到  相似文献   

2.
现代陶艺中的紫砂艺术研究一直是陶艺界中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的一朵奇葩,紫砂艺术中的工艺与造型是其中的研究主题,造型与装饰的设计与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紫砂艺术工作者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创作作品的精神表达。本文以紫砂艺术的现代语言为研究主题,结合造型理论与紫砂艺术工作者的作品创作,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论述分析为紫砂艺术工作者在未来的造型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可以提供一点理论基础和实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而闻名于世,自古就有"世间茗具称为首"的美誉。明代李渔《杂谈》中称:"茗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莫不过于阳羡"(宜兴古称阳羡)。对于这一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艺术如何鉴别和鉴赏?对于紫砂艺术应持有怎样的审美观点?真接影响紫砂陶艺工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认识。  相似文献   

4.
赵良 《佛山陶瓷》2009,19(11):38-40
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紫砂陶器一经出现,即受到人们的喜爱,材质良好的透气性与造型高度的审美性构成了紫砂的艺术特色。紫砂陶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各时期都涌现出了一批制陶名家,他们创作了众多经典紫砂作品,这些作品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工艺制作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试对这些造型设计规律进行分析,来揭示紫砂陶器创作设计的方法和形成紫砂文化内涵的因素,以给当今陶艺创作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紫砂作为一门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与时代文化融合不断发展,这是它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当代各种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而传统紫砂艺术也逐渐形成了与其对应的紫砂艺术新门类。现代紫砂艺术在内容、形式、精神气质上区别于传统,它与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合发展,明显具有了审美情趣上的复杂性、独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6.
华雪琴 《江苏陶瓷》2013,46(4):46+48
紫砂造型艺术有着悠久且优秀的传统,造型丰富、千姿百态。面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继承并创新是长期以来紫砂界同仁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紫砂陶是具有特定功能要求的日用器皿,有着相当严格的固有使用习惯和审美要求,且经过几百年的绵延传承,造型创新发展几近穷尽,如何求得突破、再创辉煌,需要现代陶人脚踏实地地去研究传统艺术,总结规律、掌握精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蓬勃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质地坚韧,色泽古朴、典雅,素以制作技艺的精湛、造型的千姿百态、形质的完美、特殊的日用价值著称于世界;又以书画陶刻装饰见长,形成了独特的陶艺风格,成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8.
紫砂陶艺,素以历史悠久、造型千姿百态、制作技艺精湛、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一体而著称为世。它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高雅的艺术魅力,以其独具的文化风格,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紫砂制壶陶艺中,最为常见的款式是素器(俗称"光货")。所谓素器,主要是指依据点、线、面的造  相似文献   

9.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0.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造了“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2.
沈菊芳 《陶瓷工程》2011,(10):63-63
宜兴紫砂光素器造型是紫砂茗壶型体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与紫砂方壶并存于世,相互辉映,不断变化、调整、发展,蕴育了紫砂漫漫的发展历史,创作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茗壶世界。就艺术而言,地方色彩愈浓,其民族性就强,愈自然,也就愈美好。紫砂陶艺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茗壶莫妙于妙,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世间茗具称为首”都是对宜兴紫砂壶的美誉.源于宋,成熟于明清的紫砂陶艺发展到今天,宜兴紫砂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且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古朴雅致的色泽,精湛的手工制作工艺和优异的日用功能闻名于世.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赏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紫砂壶的造型品类繁多,但总归离不开光货和花货两大类,有人爱花货的自然多变,有人爱光货的质朴素雅,紫砂以类似的种种变化满足着社会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当下的紫砂行业,随着新一代经受过系统的现代美术教育的新鲜血液加入到紫砂陶艺创作的大家庭来,紫砂壶艺亦越来越显现出系统化,理论化的倾向,有人认为这不好,会让紫砂陶艺的发展沦为公式,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好事,科学的思维与艺术的创作并非相互冲突,相反只要  相似文献   

15.
紫砂陶艺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独特的风格,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比较突出的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茶具是一门从日用陶中脱胎出来的特种陶艺。既有优良的日用功能,又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较优质的茶具,看上去光滑如镜,色泽鲜艳,造型美观,摸上去珠圆玉润,手感舒适,喜者爱不释手。本文主要阐述了紫砂壶的手工成型及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民间手工艺术已经发展了数千年,紫砂壶艺就是这众多民间艺术当中,在当代焕发全新生命力的手工陶艺。其按照造型划分为紫砂光器和紫砂花器,紫砂光器以古朴雅致为美,紫砂花货则胜在能够描述各种动人的意境。花器作品以写实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浓浓的艺术美、意境美,是当代陶艺创作一种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江南特有的文墨之风,紫砂陶艺在中国陶艺历史上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代紫砂成功的市场化,使得当代紫砂陶艺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紫砂陶手在思索紫砂创作的意义,以及自身创作的内涵。所谓博采众长,吸收了众多文化门类的特点的当代紫砂已经成功的进行了一次蜕变,既能满足雅俗共赏的平民化大众化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文雅高端的订制化创意服务,紫砂陶艺作品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开拓时期,紫砂的艺术空间越来越广阔,紫砂造型的门类  相似文献   

19.
李群 《江苏陶瓷》2012,45(6):56
紫砂陶艺属于我国传统的陶艺范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称著于世。紫砂陶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是因为这门艺术是由诸多方面的文化构成的,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文化等艺术于一体,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天成、意味隽永。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陶艺的影响尤为重要。紫砂陶艺深蕴的传统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在造型与装饰之中,形成了紫砂陶艺内在的生命力。可以说,紫砂陶艺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并形成自身特点。今天我们探究紫砂陶艺,仍然要把它置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去分析和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特征来剖析其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20.
高建中 《江苏陶瓷》2010,43(3):44-44,47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博大精深,有着取之不尽、永不枯竭的艺术营养。 宜兴紫砂源自北宋,盛于明清,经历代陶人的努力创造,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上独有的传统工艺,亦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陶艺茶具。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紫砂陶艺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紫砂陶艺是我国工艺美术中造型最丰富、艺术品味最浓的工艺精品,素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其独树一帜的面貌和茶文化相结合,更增添了其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