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CAD/CAM系统中的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CAD/CAM一体化技术,着重论述了仿真的基本概念、一般过程及仿真语言的发展,并阐述了仿真在CAD/CAM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CIMOSA建模框架和功能模型的组成结构,指出了Petir网方法是进行CIMOSA模型仿真和模型验证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CMIMOSA模型仿真和执行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资源共享和仿真传递问题,提出了一种扩懈的有以Petri网方法-控制和集成网方法,并给出它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形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IMOSA功能模型的Petir网表示方法并给出了由CIMOA功能模型到Petir网模型的转换步骤  相似文献   

3.
以DRAM控制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基于美国Latice半导体公司的ispLSI器件,提出了DRAM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利用ISPSynarioSys-tem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4.
多杆空间机构三维实体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三维机械设计系统Mechanical Desktop(简称MDT)平台上进行机构运动仿真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基于MDT平台的,以ObjextARX为应用程序接口、以面向对象VC++语言编程的三维实体机构仿真方法。该方法不受机构 件数量的限制,不发生死机现象。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地解决了多活动构件、多并联不多杆空间机构的实体仿真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PDM的CAD/CAPP/CAM集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概要介绍了PDM(ProductData Managem ent: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特点:其次简单介绍了所实施的CIMS中的CAD、CAPP及CAM 分系统;然后提出了以PDM 产品IMAN 为集成平台的CAD/CAPP/CAM系统集成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案。以该方案为基础,以STEP标准为指导,建立了系统集成所需的信息模型,进而实现了该CIMS中CAD/CAPP/CAM 的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6.
CIMOSA功能模型的Petri网表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CIMOSA建模框架和功能模型的组成结构,指出了Petri网方法是进行CIMOSA模型仿真和模型验证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CIMOSA模型仿真和执行中出现的不确定性、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的有色Petri网方法—控制和集成网方法,并给出它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形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IMOSA功能模型的Petri网表示方法并给出了由CIMOSA功能模型到Petri网模型的转换步骤及一个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7.
以486微机为硬件平台,在WATCOM编译环境下,以C语言为软件开发工具,实现了接近工况实际的多机器人内喷涂生产线的全工况仿真,提高了生产线设计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STEP标准在CAX集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TEP标准是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的国际标准。其推广应用,为机械产品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满足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的需要,要求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一个统一的描述方式,各功能模块之间均只与统一产品模型交换数据,才能保证数据模型的安全性及一致性。本系统以 JW-CIMS的 CAX集成系统为背景,详细介绍了STEP标准在CAD、CAPP/CAM、铸造CAD/夹具CAD、加工仿真等集成中的应用,CAX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可以通过 STEP中性文件,实现 CAD/CAM集成,也可以采用系统提供的 SDAI接口功能,通过相应的 C函数库编写API接口,设计STEP的前、后处理器,实现CAD/CAM集成。  相似文献   

9.
ActiveX:从Visual Basic6.0调用MATLAB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MATLAB是一种功能极强的线性系统分析和仿真工具,VB是目前广为使用的Windows 编程语言,但是这两者无法直接调用,介绍了一种利用ActiveX协议实现从VB调用MATLAB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大大增强用户自行开发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FMS仿真系统AMCC-SIMU是一个复杂程序模块的集合式仿真系统的典型研究成果,它目前已应用于北京机床研究所与重庆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制开发的天津减速机厂机座FMS单元控制器之中,本文介绍了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还提供了几个典型的仿真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液压泵马达和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替换了Advisor中的电机模型和电池模型,二次开发了适用于液压混合动力车的Advisor仿真软件。以宇通ZK6126HG公交车为试验车,对二次开发的Advisor软件进行了仿真应用,分别对传统公交车与液压混合动力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液压混合动力车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比传统车辆明显提高,二次开发的仿真软件能够成功应用于液压混合动力车的设计开发与性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液压混合动力车提供了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2.
应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把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传统的虚拟仿真变成具有真实环境的实物仿真.文中搭建了可以用来装载测试元件的台架,开发了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控制检测软件.实现了快速开发汽车上关键元件的功能,减少实车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有效降低成本,为汽车设计制造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车辆动力学控制交互式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基于M atlab的交互式车辆动力学控制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即完全利用M atlab工具实现实时交互式车辆动力学控制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该系统在硬件在环仿真研究过程中省去复杂不确定的驾驶员模型,直接把人的驾驶行为作为仿真的一部分嵌入仿真过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方案是可行有效的,对进一步研究ESP控制逻辑以及该系统快速开发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虑地面变形特性的车辆地面耦合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View环境中建立某款铰接式自卸车的刚柔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整车道路模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以汽车地面力学为基础,综合考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变形特性,建立轮胎—变形地面接触模型,并将该模型以S-函数形式描述,生成Matlab/Simulink仿真模块。通过ADAMS/Control将车辆模型输出到Simulink中形成车辆模型子模块,与轮胎—土壤接触模型进行集成,从而建立考虑地面变形特性的车辆地面耦合系统模型及其仿真平台,为研究车辆地面耦合问题以及车辆系统的优化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5.
某型工程车辆模拟维修系统采用日本OMRON公司生产的PLC作为主控PLC,选用三菱的FX系列PLC作为实装PLC,两者完成控制功能,输出模拟信号,控制继电器故障等。该模拟维修系统有效地模拟了如何解决工程车辆在使用时产生的故障。  相似文献   

16.
0 INTRODUCTIONVehicles equipped wi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 have the potential of better fuel economy than vehicleswith conventional stepped ratio transmissions. Although the mar-ket penetration of CVT vehicles today is still insignifican…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车辆动力学仿真的主要问题,建立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车辆动力学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系统的类并建立了类图,给出了在车辆动力学仿真中建立usecase和交互图的方法.根据所建立的软件模型,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应用本文所开发的软件分别对车辆的直线制动和转弯制动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符合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面向对象方法所具有的封装、继承等特点使系统具有结构清晰、扩展和维护方便等特点,为车辆控制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汽车随机路面输入平顺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培成  韦山 《机电工程》2006,23(5):28-31
以某多功能商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输入下的汽车平顺性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当吻合,同时也验证了整车建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其研究结果为虚拟样机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对实例车辆做其他设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车用传动装置润滑系统的流动与传热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车用传动装置润滑系统流动与传热的稳态仿真模型。基于一维不可压缩流动方程,建立了润滑油流动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传动润滑系统的传热机理,采用热网络法建立了润滑系统的传热模型;对某型坦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润滑系统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仿真,预测了润滑系统的流量、压力和温度分布,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本研究为车用传动装置润滑系统的流动与传热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分析手段和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CFD的涵道风扇无人机姿态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的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一种新型的涵道风扇无人机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涵道风扇无人机的姿态调整是其控制的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难点。针对所设计的涵道风扇无人机,利用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其进行内部流场分析,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对旋翼叶片表面压力、速度变化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得出最佳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