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溪垅金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千枚岩与粉砂质千枚岩、浅变质细粒石英砂岩的岩性组合有利于矿液的迁移与沉淀;北东向断裂是区内金锑矿主要容矿构造,产状由陡变缓处为金锑矿体富集部位;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具有向北西侧伏现象,侧伏角约45°。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备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洪水河口金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东昆中隆起带,属于东昆仑重要的金、铁、铅、锌成矿带,当前矿区已圈定出7个NE向金矿化体,呈斜列式展布,含矿岩性为毒砂黄铁矿化蚀变碎裂岩,容矿围岩为印支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结合洪水河口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综合研究得出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对比,洪水河口金矿属中成造山型金矿,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区金矿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陕西金龙山锑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金龙山锑金矿产于南秦岭镇旬盆地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下石炭统袁家沟组(C1y)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受断裂、短轴背斜及有利岩性等控制,矿化元素Au、Hg和Sb水平分带明显,矿化集中区呈等间距分布。根据矿区大地构造环境,结合赋矿地层、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以及S、Pb、C、H、O同位素综合分析,认为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浅变质化学沉积岩—碳酸盐碎屑岩,成矿流体在中生代构造动力作用下,萃取了赋矿地层和下伏地层中的含矿元素,沿容矿构造迁移沉积富集,形成了金龙山特大型金矿床,伴生汞锑成矿。  相似文献   

4.
河南汝阳东沟钼矿床是国内发现并探明的第三个特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与成矿作用关系的分析研究,可总结出以下规律:1)矿床赋存于燕山期强酸性花岗岩侵入的前寒武纪地层内;2)赋矿岩石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的火山岩系,主要岩性为三大类:安山岩、英安岩及安山质火山角砾岩;3)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其特点以岩石破碎为主;4)面状破碎、面状矿化是汝阳东沟特大钼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和成矿的最重要特征;5)引裂构造形成矿质矿液向围岩贯入的主要通道;6)容矿裂隙构成矿化的有利空间,容矿裂隙密度与矿化强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沃溪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从矿化地层,岩性,构造、矿脉产状,载金矿物标型和硫同位素等的特征性的地质地球化学方面,阐述了沃溪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独特性。并指出其成矿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
Y89-3黄药提高湘西金矿金锑回收率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表明,湘西金矿应用Y89-3黄药替代传统的丁基黄药浮选金锑效果较好,在提高金锑精矿品位和锑回收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黄金的浮选回收率,降低捕收剂用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广西泗城岭地区巴典金锑矿的成因与寒武系建造及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密切相关,寒武系砂岩建造孔隙大,有利于赋矿,对金、锑矿化有利,同时泥岩、页岩建造为矿液的富集提供封闭的环境。金、锑矿的控矿构造为褶曲构造相伴的一系列裂隙系统,位于褶皱核部断裂是主要的含矿、导矿构造。本文以野外调查进展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本区金、锑成矿地质条件,为在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了找矿标志,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贡果亚陇地区位于巴颜喀拉山晚印支造山带的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成矿区划属于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印支期(金、钨、锡、锑、稀有)成矿带,处于多期构造的交会、复合部位,具备良好的成矿区位条件。利用地质、化探及地表探矿工程等手段进行了查证和追索,现已圈定4处Au、Sb显示较好的土壤异常,并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在土壤异常区圈出7条较大规模的含矿蚀变破碎带,初步圈定3条金锑矿体及多条矿化体,认为本区具备较好的金锑矿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老矿山渣滓溪锑(钨)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在总结对比雪峰山地区的金锑矿化的垂向分带规律的基础上,系统采集矿区深部钻孔岩心及不同标高坑道主要锑矿脉样品分析金,发现这些矿脉在深部普遍有金矿化,往深部随着硅化增强,黄铁矿、毒砂增多,金矿化有增强趋势,且越靠近北西向控矿构造F_3的矿脉金矿化越好。初步认为,金矿化与北西向控矿构造F_3和深部岩性组合的变化关系密切,往深部蚀变矿化增强,推测渣滓溪锑(钨)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金潜力。  相似文献   

10.
对区域地质背景、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研究,在矿区圈定Ⅰ~Ⅲ共3条矿化蚀变带,Ⅰ号金矿带为主矿带,长大于1.1 km,3条矿带内共圈定4条金矿体,1条铜矿体,矿体长100 m,宽1.0~2.8 m,Au品位1.29~2.53×10~(-6),Cu品位0.5×10~(-2),矿体为单工程控制,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铜矿。对青海滩北雪峰地区金属矿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物成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代隆金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于三叠系新都桥组,发现金矿体2条,多条金矿化体,主要容矿岩石为花岗斑岩。通过对岩脉与矿(化)体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及其成因关系的讨论,认为岩浆活动在金矿成矿过程中不仅提供了热能,还提供了成矿物质和容矿岩石,得出代隆金矿花岗斑岩脉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是区内找矿的一个重要标志。总结区内矿化花岗斑岩脉内金矿化的特点,以期为提高找矿效率扩大矿区找矿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尹格庄金矿床金元素分形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的金品位数据进行含量一总量法分形研究,揭示了分形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利用金品位的多标度分形特征可将金品位分为4个区间,每个区间可能对应于金成矿期特定的成矿阶段,该分形特征为该矿床矿化的多阶段性及矿化叠加提供了证据。不同岩性带的金品位分维值与其金矿化强度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分维值的大小可以指示金矿化强度。钻孔金品位分维值等值线图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反映了深部仍有矿体存在,矿体向NE侧伏。  相似文献   

13.
拉桌坎铜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中段南缘冈底斯斑岩型铜(金)矿带冲江-达布Cu、Mo矿集区古近纪始新世金株村单元细-中粒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结蒲林单元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的接触带,含矿岩石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少量的巨斑花岗岩,氧化矿品位0.55%~0.72%,深部原生矿品位0.62%~0.66%,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绿泥石化,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和黄铜矿化。在化探扫面和查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NE向构造是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产状和形态,铜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Cu-1号主矿体有向北延伸的趋势,南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有查证价值,应加大勘查力度,寻找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14.
镇安—旬阳盆地边缘分布着铅锌—金—汞锑矿床,分析认为铅锌—金—汞锑矿为一个成矿系列。通过对小河—西沟地区的1∶5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综合评价,圈定等值线图,结合遥感、已知矿脉的展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小河金矿东部的十二条岭一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经工程揭露,新发现了3 条破碎带,1 条金矿化体。通过分析区域构造形迹特征,预测矿区东部的西沟一带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经查证,新发现2 条矿化体。借鉴小河—西沟地区成功的找矿方法,重新对小河—公馆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综合评价,新圈定A 类预测区3 个,B 类预测区5 个。  相似文献   

15.
周世荣 《甘肃冶金》2013,35(2):62-64
驴耳朵山金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赋矿地层为前志留系第六岩组下部第2层含炭质千枚岩与细碧岩或细碧凝灰岩接触带的石英脉。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金矿体呈似层状或脉状,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特征,赋矿岩石为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矿体在地表不连续,但在深部沿脉坑道中连续性较好,沿走向厚度变化不大,且沿倾向厚度呈明显变厚趋势;品位自地表向深部也呈变富趋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本文通过对矿体赋存规律、矿化特征及岩石含金量等特征分析,认为驴耳朵山金矿受岩性和脆性-韧性断裂控制,属区域变质中温热液充填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牛尔河脑金矿床位于得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北段,额尔古纳褶皱系与大兴安岭褶皱系衔接部位。矿区内共发现3条金矿体、3条金矿化体。Ⅰ号金矿体Au最高品位为5.6×10-6,Ⅱ号矿体Au最高品位为4.6×10-6,Ⅲ号矿体Au最高品位为5.3×10-6。区域成矿条件有利,属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7.
东沟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东部,矿体赋存于泥盆系地层中,金矿(化)体的产出严格受星红铺组千枚岩地层的控制,NW向构造发育程度控制着金矿化的强度。矿区已发现多条矿带,容矿岩石主要为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综合矿区地层、构造、蚀变特征、控矿因素等认识,认为东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有形成中型金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碱浸预处理提高某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勇  徐忠敏  吕翠翠  张治磊 《黄金》2013,34(3):61-64
内蒙古某黄金矿山金精矿中,金主要包裹在黄铁矿及砷黄铁矿中,同时还有锑金属硫化物的存在。氰化浸出生产工艺中金的回收率比较低,只有76.63%。通过常规氰化工艺条件优化试验,金的回收率最高可达到80.15%。对该低品位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进行碱浸预处理,优先除砷、锑,以提高金氰化浸出率。确定了生产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金的氰化回收率由原来的76.63%提高到92%,试验获得了较好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甘肃冶金》2021,43(5)
采用"硫化钠浸出-硫代亚锑酸钠电积法"的先进工艺,对含锑金精矿进行除锑预处理。将含锑金精矿中的锑溶解于硫化钠溶液中,使锑与金精矿得到较好的分离,不仅能提高金精矿的品位,也能提高锑的回收率,满足黄金冶炼企业金精矿中的锑含量在1%以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宝兴沟金矿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额尔古纳地块南东缘的塔河过渡带内,处在黑龙江拗陷腰站断陷南缘与十八站隆起北缘交接部位。矿区内目前共发现2条矿化蚀变带,5条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体,Au-HT07-3号异常内发现3条金矿体,金品位最高为3.08×10^-6,在Au-HT07-4号异常内发现2条金矿体,平均品位为1.84×10^-6,最高6.43×10^-6,区域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