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旻霞 《北京皮革》2004,(11):43-43
10月下旬,温州鞋业已经开始大量加工棉鞋订单,秋冬两季的皮鞋旺产却并没给温州鞋用革市场的销售带来热销热卖的势头,河通桥和黄龙两大鞋料市场上的销售状况比起前两个月来,反而有回落的迹象,经营户都称生意淡到历年来的最低水平,让他们头疼不已。造成现在鞋用革市场交易低迷的首先是天气原因使秋鞋和冬鞋的销售未能连贯畅通,今年秋冬天全国天气依旧普遍高温,时令上已是深秋,南方地区的老百姓还是夏季装扮,北方的寒冷天气也并未如意料中一样到来,使南方市场秋鞋市场冷清,北方市场秋鞋旺销过后棉鞋销售没能紧跟着上档。温州厂家目前做出的棉鞋基本还销售无门,已有部分厂家出现了棉鞋积压的状况。因此鞋料市场上出现了秋冬鞋之间“交接棒失误”的小低潮,但是估计这种影响在接下来北方天气大幅降温后会有所消退,给市场带来一些回暖。  相似文献   

2.
作为温州的传统强项和区域特色产业,皮革业在温州已经形成了由制革、皮鞋、皮件等主体产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等配套成龙的鞋革工业体系,温州的制革厂、鞋厂、鞋料市场、皮化鞋化市场等环节可说是唇齿相依,任何一个行业的震动都会波及到其它相关行业。由于鞋厂生意难做,作为上游企业的温州制革厂,生产和销售形势也出现低迷态势,瞿溪,上屿一带的很多制革厂门庭冷落,更有甚者干脆关门歇业。  相似文献   

3.
原皮:市场季节性更强,蓝皮交易量增加 在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大环境和本地产业动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2006年的温州原皮市场一片萧条,皮源少,价格高,市场交易量一低再低。温州原皮市场目前最明显的特点是淡旺季界线分明,季节性变化非常大,2006年,这个特点表现得尤其突出,开春时原皮销售出现短暂高潮,入夏以后市场全面冷清,半数门而歇业,到冬鞋生产高峰时才逐渐复苏。这是多年来原皮市场作为本地皮革企业货源供应,  相似文献   

4.
由于温州鞋革业的特殊结构.各环节产业的情况相互牵制.行业内的变化波动往往是链条式的,由鞋业开始影响鞋料市场.然后影响到制革厂家最后反应在原皮市场上。今年春节过后.温州鞋革工业启动速度比往年明显减缓,虽然皮料销售和原皮买卖都已开始恢复,但是整个进程显得十分缓慢.预计要达到销售高潮还需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牛皮鞋面革价格小幅上涨,本地产品份额有所增加 2006年开春以后,随着温州鞋厂的春鞋生产进入旺季,温州鞋用革市场上真皮销售也达到高峰,春节以后市场上成品牛皮鞋面革的价格普遍上涨了1元~2元/平方英尺。牛皮价格上涨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安春叶 《北京皮革》2004,(12):42-42
温州市场:真皮滞销,合成革走俏 入冬以来,由于冬鞋销售不畅,导致温州鞋用皮革市场生意惨淡,温州鞋料市场上的经营户都表示,他们遭遇了近五年来最低潮的一个冬季销售期。  相似文献   

7.
年前年后的温州鞋海外受袭事件,给温州制革、皮化及原皮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和皮化、原皮经营户都陷入了多年来的低谷,使原本常规性的淡季雪上加霜。往年的惯例一般是每年的4月~7月份是制革和皮化业的淡季,受鞋业生产状况的影响,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在近几个月里更是困难重重。而且至目前为止,外贸鞋市场仍未得到妥善解决,下半年制革业、皮化业的前景如何,一些业内人士也不敢妄下结论。看来,今年的制革和皮化业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张华 《北京皮革》2004,(9):46-46
入秋后的温州原皮市场随着温州鞋业的复苏,销售状况有明显的回升,瞿溪牛皮市场上进出的车辆数量比盛夏时大大增加.开门做生意的经营户比夏季时增加了三成,尽管8月末的温州天气仍然炎热.但原皮市场上的人都在顶着烈日作业,现场十分忙碌。据几位经营户介绍,近段时间生皮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山东牛皮涨至18元/平方尺.东北皮涨到了11元/平方尺.其它各地的皮源单价也都普遍有1元的涨幅。预计这种价格看涨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涨幅不会很高.而原皮市场则会一直热闹到秋季末。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气日渐回暖,内销市场厂家大都投入到春鞋和凉鞋的生产中。而生产春鞋和凉鞋所使用的鞋面革生意也日渐复苏,在众多鞋面革种类中,笔者在温州浙南鞋料市场中了解到,一种名叫“金属PU革”的销售情况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0.
按照往年的惯例,秋鞋开始大量生产后,皮料市场也将迎来销售高峰,但今年进入秋季后,温州皮料市场并未如想像中那样火爆,记者走访河通桥和黄龙两大鞋料市场时了解到,最近一个月来,各家铺面的生意只能说是稳中略升,谈不上大幅度回暖。其中原因,一是温州鞋厂今年的秋鞋生产恢复并不顺畅,停电、工人短缺以及近来屡次袭击温州的台风,使今年的温州鞋业生产难以顺利达到高潮,也为皮料销售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赵付恩 《北京皮革》2004,(12):21-21
在经过上半年几个月的淡季后,温州原皮市场本该迎来阶段性的旺销季节,但今年行业内风云变幻,在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冬季原皮市场仍然旺不起来。由于今年的内销鞋厂大多不景气,牛原皮销售受到严重影响。相对而言,猪皮鞋里革的销售情况较好,而猪皮服装革企业方面下单量极小,再加上原皮价格暴涨,猪原皮今年冬季销售也很不乐观。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鞋业生产不景气的影响,温州部分牛皮制革厂2003年一直未进入正常的生产状态,原皮销售受到严重影响,生皮经营户叫苦不迭,直到近段时间市场才开始好转。而在温州另一原皮基地平阳,其猪皮产销一直较为稳定,但随着环保问题逐渐被社会所重视,平阳的猪原皮交易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过后,温州鞋革业启动普遍迟缓,工人到位慢、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鞋企全面开工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皮革生产企业和皮革市场都受到影响,迟迟不见春季生产销售高峰。去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原材料大幅降价继续反映在皮革市场上,原皮价格依然瘟软,石油价格跳水使得皮化产品价格在2009年也纷辨下调,成品价格在今年春季开市后也比年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世界原皮资源的整体衰退,处于上升期的中国制革业深受其苦,业内不断掀起争夺原皮的浪潮,而在温州制革界,原皮短缺的声音更是显得格外尖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原皮供不应求的矛盾越发显得突出,甚至使温州制革厂的数量和规模在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又到年底时,笔者在此姑且预言:2005年的温州原皮市场仍将变数多多,注定不会平静。  相似文献   

15.
凉鞋产季过后,温州鞋厂开始了每年一次的“暑假休整期”.产量大幅下降.许多小鞋厂甚至关门停业.因此近段时间鞋厂和鞋料市场的生意都十分冷清。受此影响,温多原皮市场的行情也进入了全年的最低谷。最近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偌大的巨溪原皮市场上只有不到一半的经营户开门营业有生意的更是屈指可数.两个小时没见到一辆货车进出。原皮价格也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郑君 《北京皮革》2006,(11):59-59
秋季是温州鞋企冬季棉鞋生产的高峰期.鞋料市场上的销售形势也由此被带动得一片繁忙。近一个月来,主要经营中高档真皮产品的黄龙鞋料市场十分热闹.常常车满为患.被采购皮料的客商们挤得水泄不通。尽管近段时间牛皮鞋面革的出货量达到全年最高峰.但是价格并没有因此有所下降.与几个月前相比,反而又有攀升。造成牛皮成品革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近一年来牛原料皮紧张。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温州就是中国著名的牛皮革生产基地,牛皮革重镇瞿溪素有“皮都”之美誉。随着中国制革业的风云变幻,近几年温州制革业的群体优势已失去往日风采。1995年前后,温州有牛皮制革企业五六百家之多,以原皮交易为主的浙江皮革市场也在业内闻名遐尔。而如今温州的牛皮制革厂只有一百多家,生产较为稳定的只有三十多家。生皮市场也已风光不再,正常经营的仅仅100家,生意好一点的也只有三十多家。  相似文献   

18.
唐志文 《北京皮革》2004,(11):56-56
经过市场淘汰,目前温州牛皮制革厂数量与前些年相比已相去甚远,皮化产品销售严重受挫。好在温州拥有一百多家人造革生产厂,这些厂家近几年生意较旺皮化产品的销售亏空才得以弥补。而今年以来,人造革厂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目前温州几十家皮化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期,羊皮价格直线上升,已极大地影响了制革厂的生产。近半年来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0%~20%.每张羊皮收购价增加至少2元以上,这让毛利润仅为十几个百分点的许多制革厂头疼不已。羊皮涨价一方面是因为羊皮需求增长迅猛,造成国内皮源紧张,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供应趋紧,原皮走私渠道被堵,市场反应强烈。在这种状况下,许多制革厂有单不敢接,更有制革厂之前接了单现在皱眉头,能不能赚钱还得两说呢。  相似文献   

20.
夏季初至,温州鞋革业就进入了常规性的淡季,制鞋厂的生产量越来越小,直至半停产或停产,皮革交易冷冷清清,牛皮制革厂多数停产,原皮交易更没生意可做。相比之下,猪皮革由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略显优势,原皮交易也稍好于牛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