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56年夏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后.我被分配到国家技术委员会,不久,又于1957年春奉调到国家计量局。那时候国家计量局局址在北京市阜外三里河,未见开展检定、校准业务,一切尚在筹备中。但是,国家对计量的高度重视和苏联的全面援助我很快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计量已列入《最重要科学技术规划》;国家计量局直属国务院领导;  相似文献   

2.
1956年,国家计量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计量局组织简则》的要求,开展翻译计量资料,研究出版计量图书等工作,并于1957年6月开始出版《计量工作》刊物。《计量工作》刚开始为内部刊物,不定期出版,最初只印发450份。1958年以后,随着计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宣传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广先进经验,交流计量检定技术和计量科研成果,《计量工作》从1959年7月起,经领导批准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3.
“计量”词溯源 回顾我国“计量”名词定义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我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第一机械工业部计量检定所(后发展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家计量局(现国家质检总局),一直从事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工作。刚从事计量工作时.当别人问“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什么叫计量”时.我当时是似懂非懂.说不清楚。那时大家都有一个愿望.  相似文献   

4.
《上海计量测试》2007,34(1):I0003-I0003
为开好今年10月下旬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法制计量大会,国际法制计量局马格纳局长于2007年2月813对上海进行了考察.并对本市区县质量技监局、计量技术机构和部分企业共150余人作了一场名为《国家计量体系和国际计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会。  相似文献   

5.
王大珩先生自国家计量局成立之初就被聘为顾问,他对我国的计量科学和计量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是我国计量人所崇敬的导师。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我在武汉市初中毕业。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学校解体.大部分学生流亡到大后方。那时教育部成立了战区学生指导处。负责把流亡学生分配到内地国立大学继续学习。我在省、市成立的失学学生登记处登记后.被分配到省联合中学恩施高中部,1939年毕业。我从1942年进入全国度量衡局到1981年由江苏省计量局退休.近40年间,计量工作也就成了我的终身职业。今年我88岁,身体尚健,沧桑岁月,永志不忘,抗战时期的北碚全国度量衡局的情况及其后的一些片段.仍历历在目。现将当时见闻回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国际计量的最新进展T.J.Quinn(国家计量局BIPM局长)自从我从事国际计量局(BIPM)工作二十多年以来,国际计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1962年我在英国国家物理所(NPL)工作时相比,各国国家计量院的状况已大不相同。那时,国际间的联系虽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初,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全国上下,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每年的3月5日乃至整个3月,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学雷锋小组",义务为民服务。当时的武汉市计量所老一辈计量人也于80年代参加了武汉市标准计量局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学雷锋"活动期间,按照惯例,武汉市计量所长度室精测专业和  相似文献   

9.
卢敬叁 《工业计量》1997,7(6):23-24
最近,国际计量局(BIPM)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米制公约成员国国家计量院(所)长会议。会议就目前国际计量组织如何满足世界日益发展的贸易国际化的新要求,提出了国际计量组织、区域计量组织及各国国家计量院(所)适应这一新要求的新任务。在这次会议上,国际计量局长奎恩博士做了“国家计量基(标)准的国际等效”和“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所)校准证书的国际等效协议草案”的说明。其核心内容是,由国际计量局主持,以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的各咨询委员会为中心,区域计量组织配合活动,各国国家计量院(所)为主体,有…  相似文献   

10.
一、德国计量基本情况 1.计量体制情况 德国计量体制分为三级.国家级部门为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FTB),该院是行政管理和技术合一的机构,隶属于德国经济部。地方各州(相当于我国的省)政府设有州一级的计量部门.一般归属州经济部领导.按区域设置市一级检定局,直属州计量部门领导。1990年10月两德统一后.全德共有16个州,每州设有1个计量局。从2006年起进行改革.将柏林与勃兰登堡州计量局合并、将汉堡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计量局合并,目前还有14个州计量局.全国共有76个市检定局。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某些州、市局进一步合并。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国际计量局(BIPM)工作20多年以来.国际计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计量学的宗旨却是始终如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际计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为国际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计量基础,这一点也正是我们今天讨论国家测量标准的国际等效性的必要性所在。一、现状其实,在各工业化国家的国家计量院之间,由农测量标准的国际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业已存在。然而,这种等效性没有通过系统文件化保持下来,而只是各国国家计量院为复现SI单位所做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国际多边比对已开展了多年,但要弄清楚各国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量》2006,(5):22-22
确定“世界计量日”是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时由计量学家提议的。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它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画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还成立若干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有的存在至今.成为世界计量学界的最高技术权威。  相似文献   

13.
简介我刊系全国性的技术刊物,于1957年6月创刊。现由国家计量局情报研究所主办。主要刊登如下一些方面的文章: 1.计量技术的科技成果; 2.新的测量与检定方法及其装置; 3.计量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陈南荣 《中国计量》2012,(10):63-64
笔者1958年调到江苏省计量管理所,在计量部门从事检定和管理工作至1996年退休,亲历了计量"跳出简单度量衡圈子,为工业生产服务",向"现代计量"快速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初始8年,可谓创业维艰百战多。1958年年初到省计量所,适逢全国"大炼钢铁"。国家计量局热工处处长马林率技术人员到常州蹲点,探索计量如何为"大炼钢铁"服务。江苏省计量所  相似文献   

15.
宣泓 《中国计量》2008,(5):12-14
2007年6月,国际计量局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的名义发布了关于《贸易、工业和社会对计量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计量局的作用》的报告。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前院长E.O戈贝尔教授和荷兰国家计量研究院前院长、国际计量委员会秘书R.卡尔斯博士为报告写了序言。 该报告首先介绍了撰文的必要性和数次改稿的经过。然后,依次论述了当前贸易、工业和社会中存在的持续竞争力和创新点,它们对创新性计量标准和测量方法的要求,相关领域的特殊发展、需求及其对贸易和社会的影响,法规、计量、认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开展的协作,国际计量局的最新进展及其作用。最后提出了结论意见及国际计量局对此的建议。该报告还有相关的6个附录。本刊将分期介绍报告的内容。本期先刊登序言和摘要:  相似文献   

16.
医疗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在欧美是强制的。在德国、美国等国家是法制计量的重中之重。医疗计量器具准确、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德国的做法是:1.依法监督医疗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预防、监护和治疗。分析病人试样的医学实验室的例行测试是医生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的质量由州计量局依据医生行业规则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和传统的医疗计量器具标准溯源构成州计量局新的工作侧重。医学实验室准确地分析测量结果对医生正确诊断以及依据诊断所进行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意义。随着医学发展这个意义更加深远。计…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近期 ,来自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的6位专家来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代表亚太计量规范组织(APMP)对该院质量体系和长度、电磁、光学、力学和热工等专业进行评审。1999年 ,受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了由国际计量局 (BIPM)组织召开38个米制公约国会议 ,并签署了《国家计量 (基 )标准互认与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及测量证书互认》协议(MRA)。根据协议 ,除承担参加国际关键比对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服务质量体系外 ,国家计量科学院还可以要求所在洲的区域性计量…  相似文献   

18.
一、离开科研第一线,改而从事计量认证为了完成我们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的项目:用偏振激光测量微小尺寸(《计量技术》1985年第3期),1984年10月,我找到时任国家计量局工业处处长的董述山同志,请求帮助解决一点经费,  相似文献   

19.
计量工作大事记1950年年初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技术管理局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管理工作195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国家计量局等二十个直属机构1955年1月25日国家计量局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1955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国家计量局组织简则》,确定国家计量局在国务院领导下,负责推行计量单位制;计量器具国家检定;建立国家计量基准;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检验;审核企业计量标准器的设置;草拟有关国家计量制度和计量法规文件等项任务1956年11月国务…  相似文献   

20.
卢敬叁 《工业计量》2001,11(4):45-46
国际计量局 (BIPM )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米制公约成员国国家计量院 (所 )长会议。会议就目前国际计量组织如何满足世界日益发展的贸易国际化的新要求 ,提出了国际计量组织、区域计量组织及各国国家计量院 (所 )适应这一新要求的新任务。在这次会议上 ,国际计量局长奎恩博士做了“国家计量基 (标 )准的国际等效”和“国家计量基(标 )准和国家计量院 (所 )校准证书的国际等效协议草案”的说明。其核心内容是 ,由国际计量局主持 ,以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 )的各咨询委员会为中心 ,区域计量组织配合活动 ,各国国家计量院(所 )为主体 ,有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