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QB210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EQB210柴油机匹配橡胶扭振减振器和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的优化设计研究过程.研究表明:橡胶扭振减振器难以满足最佳优化设计要求.即橡胶的阻尼较小;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可以满足最佳优化设计要求,即用硅油满足阻尼要求,用橡胶层满足刚度要求;硅油橡胶复合式扭振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优于橡胶减振器,可使对曲轴轴系扭振影响最大的4.5次和6次扭振振幅的最大值下降35%以上;多质量当量模型扭振计算数据与试验测量数据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四缸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匹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硅油减振器比橡胶减振器具有较好的降低曲轴扭振的性能,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某四缸发动机曲轴装橡胶减振器及硅油减振器的性能指标,采用硅油减振器后明显降低曲轴扭振的主要谐次的振幅、最大扭振应力及发动机前端的噪声,使曲轴运转更平稳、发动机工作更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内燃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低噪声,避免内燃机曲轴因扭转振动而损坏,需要配置应用各种类型的扭振减振器,以保护内燃机曲轴免受扭转振动的损坏。归纳总结扭振减振器的主要型式及其选型依据,研究分析橡胶、硅油、卷簧、板簧、弹簧扭振减振器的用途和性能等,以及优化设计、静动态试验方法,并介绍一些新型减振器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某船用柴油机硅油减振器的设计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第云 《柴油机》2015,37(6):24-27
通过建立某V型船用柴油机的轴系扭振当量系统模型,进行曲轴扭转振动的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该船用柴油机进行硅油减振器匹配设计,以保证曲轴自由端共振振幅及轴段扭振应力低于许用值,同时硅油减振器的散热能力符合要求。扭振测试验证表明:所匹配设计的减振器满足规范和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试验装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内燃机扭转振动的产生原因及减振方法,以硅油减振器为例说明了扭转振动减振器的减振机理;介绍了旋转式及非旋转式减振器试验台,并以行星齿轮式硅油减振器试验台为例说明了试验台测量减振器阻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开发的硅油减振器阻尼测试试验台的误差,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偏心块安装角度误差对扭转激振系统激振力矩的误差和产生的附加径向力,以及两种硅油减振器阻尼计算方法的误差.结果表明:由试验台第二阶固有频率计算阻尼的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当待测试的硅油减振器的壳体和惯量环的转动惯量确定以后,给出了试验台第二阶固有频率范围的计算方法.当硅油减振器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时,根据确定的试验台第二阶固有频率范围,给出了激振箱中太阳轮转速范围,使试验台的激振频率与试验台第二阶固有频率相等,由此使试验台系统共振,进而确定硅油减振器的阻尼.最后给出一个硅油减振器阻尼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硅油减振器的阻尼随着测试转速的上升呈现增大趋势,到达一定转速后阻尼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压入型橡胶扭转减振器的鼓形设计方案和装配性能优化的方法。首先论述了压入型橡胶扭转减振器装配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基于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压入型橡胶扭转减振器装配性能指标,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鼓形影响扭转减振器装配性能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试验问题,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对扭转减振器装配性能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对压入型橡胶扭转减振器鼓形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得到的结果和实测结果作对比分析,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轴系扭转共振引起的车内噪声问题,提出加装多级扭振减振器来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思路。车内噪声试验表明,加装扭振减振器使得车内噪声可降低5dB,说明加装扭振减振器的措施对车内噪声控制是有效的。推导了所有级数多级减振器通用的动力放大系数表达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对并联和串联方式的1~10级减振器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不增加总惯量比情况下,并联和串联级数小于3时,能够通过增加级数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收益,串联2级和3级是较理想的多级减振器选择,为工程实践中多级减振器级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共振法硅油减振器阻尼测试原理,开发了硅油减振器阻尼测试的试验台.设计并加工了行星齿轮激振箱,利用行星轮上偏心块旋转时的不平衡惯性力产生正弦力矩激振.设计了试验台驱动装置,实现硅油减振器测试转速和激振频率相互独立调节.建立了试验台的信号分析处理方法和流程,利用角度编码器测试硅油减振器的转速信号,由此计算得到工作接盘的扭振角度—激振力矩频响函数.建立了试验台等效扭振模型,计算了试验台激振力矩、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并设计试验辨识了试验台的扭转刚度与激振箱润滑油阻尼.  相似文献   

10.
李万明 《柴油机》1998,(6):40-41
3SX振器62502系列柴油机中,标定转速为万公/min的B机和R机,为减少柴油机轴系的扭转振动,在自由瑞均装有硅油减振器.它由咸振器壳体、惯性块组件、减振器盖组成.在间隙为0.55-0.65nun的惯性块与壳体间充满了粘度为018s/m’的硅油,当壳体与惯性块作相对运动时,使硅油生成与振动方向相反的粘滞阻力,从而减少了轴系的扭转振动.然而威报器壳体和盖板较薄,若磕碰、顶压,壳体和盖板易产生变形,影响减振效果,甚至于失去减振作用.为避免硅油流失,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拆卸减振器(这里要提示一点,即减振器与曲轴自由端法兰的连…  相似文献   

11.
利用AVL公司的EXCITE-designer软件,建立四缸发动机的曲轴扭振模型,对比了曲轴安装减振器前后扭振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能明显改善曲轴扭振特性,并且硅油减振器性能优于橡胶减振器。  相似文献   

12.
利用AVL公司的EXCITE—designer软件,建立四缸发动机的曲轴扭振模型,对比了曲轴安装减振器前后扭振特性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器能明显改善曲轴扭振特性,并且硅油减振器性能优于橡胶减振器。  相似文献   

13.
扭转刚度是高弹性联轴器弹性元件的重要性能参数。针对橡胶弹性元件向圆心方向偏移的情况,分别基于橡胶等强度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得到了弹性元件偏心后的扭转刚度放大系数。两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很接近,表明:上述两种方法用于弹性元件偏心后的扭转刚度放大系数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田中旭  祁平  邓康耀  崔毅 《柴油机》2014,36(2):44-47
基于极坐标形式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推导了橡胶扭振减振器的扭转刚度计算公式,可方便地应用于减振器设计和试验的验证。同时给出了扭转刚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案和步骤,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推导的刚度计算公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橡胶扭振减振器(TVD)惯性环转动惯量和橡胶件扭转刚度对发动机曲轴系减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TVD进行最优参数选取,采用EXCITEDesigner软件对曲轴系扭振进行数值模拟,绘制扭振响应云图,分析TVD惯性环转动惯量与橡胶件扭转刚度两个主要因素对发动机曲轴系固有频率、单阶最大扭振幅值、总阶最大扭振幅值和耗散功等的影响.在不改变TVD惯性环尺寸情况下确定出正交试验因素研究范围,设计正交试验,分析TVD各关键因素对各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及规律,并添加约束函数,得到在TVD惯性环转动惯量采用原值(0.003 7 kg·m2)下最优的TVD橡胶件扭转刚度为18 535.5 (N·m)/rad.将优化后TVD参数重新代入软件校核,并进行曲轴扭振台架试验,软件校核结果与优化结果误差在5%以内,经验证该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硅油减振器实际工作过程的扭振仿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还没有针对硅油减振器实际工作过程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硅油减振器的工况、阻尼系数和硅油粘度、温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工作运转中动态热平衡建立过程,建立了基于动态平衡的硅油减振器工作过程的扭振仿真计算方法,并经过工程实例应用和实际机组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来检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从而验证了其工作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建立过程,为进一步对硅油减振器进行精确匹配计算和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12V180ZCaD—2型柴油机台架系统和400CaX—5型柴油发电机组轴系扭转振动的特性分析。柴油机在试验台架上分别带有硅油减振器、弹性联轴器和水力测功器等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扭振试验和计算,较全面地分析了柴油机的扭振特性,验证轴系当量参数和硅油减振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扭振计算和测试,分析机组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扭振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橡胶减振器的冲击力学特性,基于超-粘弹性本构理论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橡胶材料冲击本构模型,在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上开展了速度范围为3~12 m/s的8组冲击试验,获得了应变率范围为1 500 ~6 000/s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3阶冲击应变率修正模型。以某型船用动力设备橡胶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开展了减振器跌落冲击仿真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减振器跌落高度与结构参数对橡胶减振器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减振器仿真冲击刚度与试验冲击刚度的误差为16.49%,处于工程应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采用应变率修正的冲击本构模型能够合理表征橡胶的冲击力学特性;冲击刚度与减振器跌落高度及橡胶倾角和中径长呈单调递增,与橡胶厚度呈单调递减,其中倾角对刚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与双质量飞轮式离合器相比,带扭转减振器的离合器更加适合于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以一款混合动力变速箱上采用的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为例,通过系统建模分析,设计了减振器参数.同时分析了扭转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减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硅油减振器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发动机硅油减振器试验台的结构特点、计算和测量方法,分析了主要的误差对试验台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提高试验台精度的途径。最后说明了本试验台在阻尼测量和检查减振器特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