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等值盐密测量在输电线路防污闪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 《电工技术》2005,(9):12-14
提出了开展等值盐密测量的研究,总结本地区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规律,以调整绝缘子爬距为主要措施,减少线路停电清扫,提高输电线路防污闪水平.  相似文献   

2.
用盐密指导高压输电线路清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文章针对110~220kV架空输电线路的防污技术,基于线路状态清扫的思想,通过对绝缘子盐密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了绝缘子积污增长速率公式.并应用绝缘子污闪机理,通过对表面电导率和污闪电压与盐密相关性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绝缘子盐密控制值的估算方法和线路清扫依据.  相似文献   

3.
500KV线路自然积污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勤  程学启 《电网技术》1994,18(6):5-10,16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500kv线路绝缘子串自然污盐密串平均值测量的新方法,总结了各种号绝缘子的积污规律,以及塔高;电压等级对绝缘子积污的影响。为500kV线路绝缘、绝缘子选型,污秽研究和线路清扫等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500KV线路绝缘子串自然积污盐密串平均值测量的最佳方法,各种型号绝缘子积污规律、污秽总量分析;塔高、电压对绝绝子积污的影响,为500KV线路绝缘设计、绝缘子选型、污秽研究和线路清扫等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银川东—胶东±660 k V直流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在山东德州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1894杆塔作为积污试验点,并进行为期两年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瓷绝缘子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研究分析正负极性对瓷绝缘子上下表面盐密、灰密及灰盐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瓷绝缘子串积污整体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高压端积污最为严重;瓷绝缘子下表面积污比上表面严重;瓷绝缘子表面灰盐比主要分布在10~18.7;负极的瓷绝缘子积污比正极严重。  相似文献   

6.
受静电吸尘效应等影响,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积污相比交流输电线路的绝缘子较严重,污闪风险较大。测量、研究实际运行的直流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有利于电力系统开展外绝缘配置、污闪防治工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人工上塔擦拭的方法,采集±500 kV兴安直流线路实际运行的复合绝缘子表面污秽,测量其等值盐密,研究线路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00 kV兴安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表面积污较轻,等值盐密都在0.025 mg/cm2以下,表面积污受污染源影响,2个直流极积污情况基本一致。复合绝缘子污秽沿串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U形曲线分布,63%的取样样品上表面积污重于下表面,不同插花型式中小伞裙积污最严重。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积污特性与交流线路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浙西地区输电线路挂网运行的自然积污悬式绝缘子串,对自然条件下带电运行绝缘子的积污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数量统计方法分析了等值盐密(ESDD)、灰密(NSDD)以及灰密与等值盐密比值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浙西地区线路绝缘子ESDD大部分在0.05mg/cm2以下;NSDD大部分在0.10mg/cm2以下;自然积污绝缘子灰密与等值盐密比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期望值为2.812,其95%置信区间为[2.5806,3.0435]。研究结果可为污区图修订和外绝缘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500 kV输电线路是我国电网的主干网架,运行中一旦发生绝缘子污闪事故将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因此了解运行电压下绝缘子的自然积污规律及其污闪特性十分重要.对重庆电网某500kV交流输电线路运行中绝缘子的自然积污情况及污闪特性开展了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行中绝缘子上,下表面累积的盐密,灰密有差异,且下表面的盐密/灰密较上表面的严重;运行中绝缘子表面灰密累积速度大于盐密累积速度;运行中各串绝缘子以及绝缘子串中各片绝缘子的积污均存在差异;自然积污下绝缘子污闪电压比人工染污下绝缘子污闪电压高;污秽成分及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的差异是导致运行中绝缘子污闪电压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地区架空线路绝缘子的自然积污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詹清华  阮江军  钟连宏 《高电压技术》2010,36(11):2662-2667
绝缘子自然积污特性研究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在一条架空输电线路上安装不同伞形、材质的绝缘子串,测量绝缘子的等值附盐密度(ESDD)和附灰密度(NSDD),分析比较绝缘子自然积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降雨、风速对绝缘子表面积污有很大影响;绝缘子带电积污量远大于不带电积污量;外伞形绝缘子自洁性能较好,钟罩形次之,深棱形最差;结构高度高的绝缘子,自然积污相对较低;相同条件下,瓷质绝缘子自然积污比玻璃绝缘子低;附灰密度与等值附盐密度具有普遍的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积污会使输电线路绝缘子发生污闪的风险增加。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开展雾霾条件下绝缘子积污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雾霾期间绝缘子的积污特性,文中开展了不同类型绝缘子及试片在雾霾天气下的自然积污试验,测量了绝缘子在雾霾期间等值盐密的变化,并获得了绝缘子表面污秽微观形貌、粒径分布、无机元素组分及热重曲线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雾霾期间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增速大于空气质量良好时的等值盐密增速;但是雾霾期间的高PM2.5浓度对绝缘子积污的影响有限;就粒径分布与无机元素组分而言,雾霾期积污污秽与长期自然积污污秽差异不大;试片表面光泽度随积污时间增加而下降,光泽度可用于短期少量积污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PM10与绝缘子积污特性之间的关系、掌握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笔者将PM10、污秽(盐密、灰密)及微气象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中。开展对现场运行中PM10、绝缘子污秽(盐密、灰密)及环境温湿度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建立了PM10、绝缘子表面污秽度(盐密、灰密)和环境温湿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提出了PM10与绝缘子污秽度(盐密/灰密)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对比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笔者设计的PM10、盐密、灰密在线监测装置,能够准确地反应现场绝缘子的污秽状况,能够为线路清扫提供准确判据,对逐步实现电网状态检修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紫外图像的接触网棒瓷绝缘子污秽状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检测接触网绝缘子的污秽状态,采用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对接触网常用的棒瓷绝缘子进行研究。对绝缘子人工涂污并对污秽绝缘子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放电试验,拍摄紫外图像和视频,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出用阈值滤波对二值图像去噪的方法,提取并定义了"光斑面积百分比"这一图像特征。通过对不同相对湿度下不同污秽等级绝缘子的污秽放电试验,得出湿度和污秽等级对绝缘子放电的影响规律,并将此作为污秽状态评估的依据。建立以光斑面积百分比、相对湿度为输入,绝缘子污秽程度为输出的模糊推理模型,并将其与视频图像处理部分融合,构建基于紫外视频图像的外绝缘污秽状态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绝缘子串的风偏闪络一直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哈密—郑州±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的V形复合绝缘子串风偏设计校核问题,在I形绝缘子串弦多边形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并推导了适用于V形复合绝缘子串(含金具等)的弦多边形计算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给出了确定该方法适用范围的最小轴向拉力计算方法。进而基于该特高压线路的参数,应用此方法研究了V串夹角、导线平均高度及水平档距/垂直档距组合变化对风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垂直档距和水平档距条件下,建议V串夹角随导线平均高度增大而增大;在给定导线平均高度和垂直档距条件下,建议V串夹角随水平档距增大而增大;在给定导线平均高度和水平档距条件下,建议V串夹角随垂直档距增大而减小。给出了不同导线平均高度、垂直档距和水平档距条件下所建议的V串夹角值。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污闪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国内外多种用于绝缘子污秽在线检测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输电线路污秽在线监测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论绝缘子串电晕电流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聂一雄  尹项根  刘春  文远芳 《高压电器》2003,39(5):29-31,35
论述了绝缘子串在高电压作用下的电晕电流特性,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绝缘子电晕电流具有统计特性,它与外加电压、绝缘子表面污秽程度及空气湿度等参数有关。用电晕电流法在线检测绝缘子运行状况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750kV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对于绝缘子的相关设计和运行维护非常重要。运用静态电场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750kV输电线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考虑了绝缘子电介质、屏蔽环、输电线路及铁塔对绝缘子电压分布的影响:比较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对于玻璃绝缘子串加屏蔽环以减少第l片绝缘子承受的电压百分比。运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高压绝缘子串中的电压分布是可行且有效的,可应用于更为复杂条件下的绝缘子串电场分布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场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过程的影响不可忽视。以复合绝缘子FXBW-35/100为试品,分别进行了带电与不带电人工覆冰试验,分析电场对复合绝缘子覆冰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的影响体现为对水滴的吸引作用和泄漏电流的热效应。电场强度小的地方吸引作用明显,而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热效应明显;带电覆冰时,冰凌中的气泡增多会向复合绝缘子的芯棒弯曲;低压端附近冰密度较大;高压端附近冰密度较小;冰厚的增长速度会出现饱和;冰重随电压的增长有一个先增加后减小的过程;带电覆冰时会出现稳定燃烧的电弧,这容易损伤绝缘子。  相似文献   

18.
及时掌握绝缘子表面污秽程度并采取措施能有效减少污闪事故的发生。介绍了泄漏电流法、等值盐密法、表面污层电导率法、污闪电压梯度法和脉冲电流法的电量监测方法以及微波辐射法、声发射监测法和红外成像监测法的非电量监测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绝缘子发生污闪是温度、湿度、运行电压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指出绝缘子污秽度监测研究方向,应建立多因素、多参量的综合性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绝缘子不同积污期的等值盐密测试,得出绝缘子的饱和盐密与一年积污期最大盐密的关系;通过不同型号绝缘子等值盐密测试,得出防污型绝缘子与普通型绝缘子积污盐密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20.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导线截面大、分裂数多、档距长,导线的重量和张力大,使得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上进行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或直线绝缘子棒作业难度较大。针对楚穗±800 kV线路耐张双串单片绝缘子或直线复合绝缘子棒的带电更换作业,给出一种简易的力的计算方法,并据此选择适合的工具吨位。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合现场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