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毕爱军 《净水技术》2020,39(8):36-43
针对水源水质存在的微污染问题及出水水质提升的需求,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后置下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一般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消除的微污染问题,使处理水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工艺设计上对布置形式、池型选择、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将深度处理工艺后置,采用较厚炭层和砂层的下向流活性炭翻板滤池,并在预臭氧和后臭氧-炭滤工艺处分别设置超越管,保证了深度处理效果优良及工艺运行操作灵活。通过对工艺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总结,为水质提升工程提供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炭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运行方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察生物活性炭滤池不同运行方式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时,试验表明,下向流运行时滤池对各项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均优于上向流,但上向流的反洗周期比下向流更长,两种方式的选取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戈梦青  周冰洁  林涛 《净水技术》2020,39(4):108-115
以典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二氯乙腈(DCAN)为例,研究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UBAC)工艺和臭氧-下向流生物活性炭(O3-DBAC)工艺的去除效能差异,并结合DON、分子量分布、亲疏水性和三维荧光光谱探究其差异机理。结果表明,O3-UBAC工艺对DCAN生成势(DCANFP)、DON、分子量<3 kDa的有机物、亲疏水性有机物,以及芳香族蛋白质和类可溶性生物产物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31%、61.60%、49.22%、46.60%、62.17%和82.08%,而O3-DBAC工艺对相应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72%、50.79%、21.16%、27.32%、47.37%和43.04%。因此,O3-UBAC工艺比O3-DBAC工艺对DCAN前体物的净化效能要好。  相似文献   

4.
调研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在上海市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根据工艺流程,可分为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臭氧-重力流活性炭前置工艺和臭氧-上向流活性炭前置工艺这三种主要工艺类型,其中活性炭滤池主要分重力流滤池和上向流滤池。通过实践经验,总结了活性炭滤池管理要点,并建议编制活性炭滤池运行管理技术规程,为上海市饮用水活性炭滤池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二氯乙腈(DCAN)和二氯乙酰胺(DCAM)前体物的去除为目标,综合考虑浑浊度、CODMn、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通过调整臭氧投加量、上升流速、反冲洗周期、反冲洗时间4个因素,研究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UBAC)工艺对典型N-DBPs的去除效果,确定O3-UBAC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在春季和秋季时,最佳臭氧投加量为1.2 mg/L,最佳上升流速为9 m/h,最佳反冲洗周期为11 d;在夏季藻类暴发时,最佳臭氧投加量为1.6 mg/L,最佳上升流速为10 m/h,最佳反冲洗周期为9 d;在初冬蟹塘排水时,最佳臭氧投加量为1.5mg/L,最佳上升流速为8 m/h,最佳反冲洗周期同夏季,为9 d。春夏秋冬四季O3-UBAC工艺的最佳水反冲洗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6.
冯钧  陶明  徐建平 《净水技术》2011,30(3):72-77
为使出厂水达到新颁《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松江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将水平沉淀池改造为短水平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及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利用两组沉淀池之间的空间安装臭氧设备。在节能、节地条件下,实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7.
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金松  朱佳 《净水技术》2000,18(3):28-31
对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臭氧扩散装置的型式和特定水质条件下的臭氧最佳投量,开发了一种新型臭氧尾气破坏设备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对不同种类的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并对工艺系统中生物活性炭的设计参数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化工污水,并对其的作用机理进行详细论述,探讨了化工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考察了影响此工艺对化工污水的处理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艺主要是利用臭氧化学氧化、活性炭物理吸附和微生物氧化降解的原理。水温、处理水量、臭氧投加量等都对工艺的去除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有机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配水方式,通过中试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微污染原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选择适应投加臭氧环境的优势菌种,人工固定化形成生物活性炭,可以在水温较低时,较短时间达到生物活性炭的稳定期;同时,还确定了水流量、滤速、炭层高度、臭氧加入量等工艺参数,使生物活性炭出水CODMn≤2.5mg/L。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水厂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砂滤"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考察了不同进水浑浊度对组合工艺长期运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组合工艺各单元的有机物种类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长期运行结果表明:(1)组合工艺对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有机物指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2)臭氧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量有机物,故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_(Mn)2、UV_(254)和DOC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整个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在40%~50%,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在80%~90%。(3)臭氧活性炭工艺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砂滤工艺主要去除D0CDA。(4)上向流BAC柱活性炭颗粒间空隙率较大,降低了对浊度的机械截留,其后置的砂滤池可起到稳定出水浊度,保证出水微生物安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针对闵行水厂前置生物活性炭和后置生物活性炭两条生产线路,通过比较冬、春、夏各季节各工艺段出水有机物综合指标(总有机碳和UV254)变化情况,研究了有机物在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中的去除效果,同时比较活性炭滤池与V型砂滤池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珠江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珠海市给水厂的水源也受到污染.建议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采用小试试验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臭氧质量浓度为1.0 mg/L、活性炭柱空床时间为15 min和臭氧质量浓度为1.5 mg/L、活性炭空床时间为30 min这两个工况下,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TOC、UV254、浑浊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效果,并通过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发现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很好地去除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三卤甲烷和含氮类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于HAAs卤乙酸类的DBPs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文中也给出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工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中试试验为基础,在约6周时间内以生物预处理后出水和东江北干流枯水期河水两种不同水体作为系统试验原水,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工程试验,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O3-BAC)处理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性能与效果。浓度由低到高的原水试验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M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均可达55%和80%以上;对NO2--N和浊度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可达85%和95%以上,由此验证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微污染源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氧化单元中DOC、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31%和78%,BDOC增长了33%;砂滤单元四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25%、52%、42%和44%,而生物活性炭滤柱对四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6%、83%、52%和20%,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对三种微量有机物(1,2,4三氯苯、DMP和DEH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60%、68.6%和68.8%。与未投加臭氧相比,臭氧的投加有效促进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5.
郭键勇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2012,38(2):69-71,75
针对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分析在不同的曝气气水体积比下,该工艺对南方某水厂水源的净化效果,并与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对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曝气气水体积比为0.2最合适。在此条件下,炭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4.17%、47.40%、49.40%、84.62%。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比中置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更好。  相似文献   

16.
日本柴岛净水厂深度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阪市柴岛净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 ;并通过实际测定和分析 ,指出了应用臭氧 -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提高了对小于 30 0 0D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率 ,可以有效降低DOC、Euv等有机物指标 ;但要注意防止活性炭出水中浊度小幅升高的问题。另外 ,分析指出了中臭氧工艺有利于去除锰和氨氮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生物膜的形成、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活性炭的性质、微生物、臭氧以及反冲洗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例举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工业上的应用,并总结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现存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流水源水中全氟类化合物是常见的污染物,为探究深度处理工艺对河流原水中全氟类化合物(PFCs)的去除效果,研究检测了自来水厂臭氧和生物活性炭组合深度处理对17种全氟类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分析了深度处理工艺调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原水中检出14种PFCs,ΣPFCs的浓度范围是19.35~57.57ng/L,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所占的比例较高,达到47.6%~57.9%;臭氧和生物活性炭联合深度处理工艺对PFCs的去除率达到37.3%,砂滤后置工艺比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采取"后置臭氧-下向流活性炭"工艺的金泽水厂中臭氧投加量的优化,依托中试装置研究了臭氧投加量对各构筑物处理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的(CCD)响应面模型优化了臭氧投加,同时,简析了该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常见微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中UV254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臭氧接触、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总有机碳(TOC)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可提高臭氧接触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但过高的臭氧投加量不利于混凝沉淀及活性炭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通过响应面模型预测了活性炭滤池出水中CODMn去除率最优值为65.4%,此时预臭氧及后臭氧投加量分别为1.02、1.36 mg/L.该工艺对金泽原水中常见抗生素及除去1,4-二氯苯、乙苯外的致嗅物质有较高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流向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洗浴废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陈学民 《净水技术》2007,26(6):51-53
研究了不同流向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要略小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从CODCr,LAS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上看,上流式要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且所需气水体积比小,承受水力负荷大,沿水流方向相同滤层高度的去除率高。两种流向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洗浴废水处理后各项指标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0-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